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78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考点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 32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对应学生用书 P081 一、基础小题 1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后,需对培养液进行灭菌 B接种后,需立即进行第一次抽样检测 C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静置几分钟后再吸取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答案 B 解析 对培养液灭菌应在接种前进行,如果接种后灭菌酵母菌会被杀死,A 错误;接种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抽样检测作为后续的对照,B 正确;抽样前应先振荡 试管将培养液摇匀后再吸取,C 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 然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D 错误

2、。 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 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 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12 月份种群出生率一定不是 0 B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保持相对稳定 C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行为信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答案 D 解析 题图显示,未成熟个体的数量,从 2 月底到 6 月底逐渐增多,从 6 月 底到 12 月逐渐减少至 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因此该种群 出生时间大概为 2 月底到 6 月,到 12

3、月都性成熟,因此 712 月份种群出生率可 能为 0,A 错误 ; 依据曲线图所呈现的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可推知 : 该种群的数量从 2 月底到 6 月逐渐增多,从 6 月到 12 月逐渐减少,B 错误;曲线 图体现了该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没有体现受气候、食物、行为 信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C 错误 ;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 的增加而增加的,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强,D 正确。 3如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b 段,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 Bbc 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C为有效防止鼠害,

4、最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 b 点 D利用捕食关系控制鼠的数量,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Ob 段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密度也在不断增大,故两 者呈正相关,A 错误;cd 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内斗争最激烈,B 错误;b 点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为有效防止鼠害, 最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 b 点以下, C 错误 ; 生态系统中复杂多样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D 正确。 4如图曲线 a、b 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 a 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 B曲线 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

5、养级较高 C依据曲线 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D种群密度为 d 时,曲线 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在两曲线的交叉点之前,两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 a 代表 的生物存活率较高,在两曲线的交点之后,两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 a 代表的生 物存活率较低,A 错误 ; 曲线 a 代表的生物种群密度较低时存活率较高,种群密度 越大,存活率越低,说明该动物获得的能量少,营养级较高,体型一般较大,B 正 确 ; 由曲线 b 种群密度适中时存活率最大, 可推测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不能太大, C 错误;曲线 b 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斗争越剧烈,d 点时不是斗争最剧烈时刻,D

6、错误。 5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会存在类似曲线的种群增长形式 B在曲线中的 b 点,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目前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人口发展处于 cd 段 D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 K/2 可获得最大效益 答案 A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时,由于在当地没有天敌,在刚开始时其种群增长曲线 与相似,A 正确;在曲线中的 b 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稳定型, B 错误 ; 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 只是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加, C 错误;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b 点时,产生的酒精较多且较快, 可获得最大效益,D 错

7、误。 6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 件下分别在 4 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所示),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 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105105 起始酵母菌数 (103个)105510 A4 个试管内的种群在 K/2 时增长最快 B4 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 K 值的时间 C试管内种群的 K 值与试管不同 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 答案 B 解析 若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则在 K/2 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 正确;K 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达到 K 值的时间与环境阻力的大小有关,号试管内的环 境阻力最大,

8、因此最先达到 K 值并积累有毒物质,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 所以 4 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 K 值所用的时间,D 正确,B 错误;相 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于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内种 群的 K 值大于试管,C 正确。 7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 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提出合理的假设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 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

9、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 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8研究人员调查了 8 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 的 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 别比例 B第 24 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8 年间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第 8 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 答案 D 解析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A 错误;由图示可知,第 24 年 1,种群的增长率10,兔种群数量逐年上升,种 群数量变化不呈现“S”型曲线,B、C 错误;若

10、刚开始的种群密度为 N0,则第 1 年 的种群密度为 0.5N0,第 2 年的种群密度为 0.50.5N00.25N0,同理,第 8 年的 种群密度为 0.25N00.751.251.50.352N0,即第 8 年兔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 的种群密度,D 正确。 9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 1 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b B图 1 中的 c 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 2 中丁与图 1 中的 a 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 2 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图 1 中 a 只影响出生率, 而 b 既影响出生率也

11、影响死亡率, 据此判断 a 为性别比例,b 为年龄组成,进而可知 c 为种群密度。图 2 为图 1 的变式,图 2 中 甲使种群密度增加,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 生率,应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故选 C。 10(2018江苏高考冲刺预测卷)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1981 年引入广 东地区后因过度繁殖被释放到野外,因其破坏了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我国列 为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福寿螺引入初期,其种群密度呈“S”型增长 C福寿螺引入后导致该地区原有物种数量剧增 D不能引入该地区没有天敌的生物来防治

12、福寿螺 答案 D 解析 福寿螺属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应采用样方法调查福寿 螺的种群密度,A 错误;由于广东的气候适宜,缺乏天敌,食物和空间充裕,所 以福寿螺引入初期,其种群密度呈“J”型增长,B 错误;福寿螺引入后该地区原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原有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C 错误 ; 引入该地 区没有天敌的生物,可能大量繁殖,造成新的物种入侵,故不能引入该地区没有 天敌的生物来防治福寿螺,D 正确。 11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 结果见下图。其中在 a 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 数量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13、 Acd 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环境容纳量有关 Bab 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 Cd 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 d 时可能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 D曲线从 b 到 d 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 答案 D 解析 cd 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是因为资源和生存空间有限引起的,与环 境容纳量有关,A 正确;ab 段种群中不含抗青霉素基因的个体大量死亡,抗青霉 素基因的频率增加幅度巨大,B 正确;d 点以后出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再次加入了 青霉素,也可能是因为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有害物质大量积累,导致细菌与无 机环境的斗争加剧,C 正确;a 点到 b 点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

14、择过程,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d 段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D 错误。 12(2018福建漳州考前模拟)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 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 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 放养该种鱼 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 b 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 了营养供应 C图中 c 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答案 C 解析 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 a 点后种群数量突然

15、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 正确;若图所 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在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 容纳量是一定的,b 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 正确;图中 c 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错误 ; 图曲线表明 种群数量在 K/2 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 产中的捕捞活动,D 正确。 二、模拟小题 13(2019安徽师大附中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一种单 细胞绿藻)种群数量的变化, 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天)起始123

16、4567 培养液中小 球藻的数量 (106个/mL)0.901.003.213.925.403.784.3215.26 实验期间 室温() 9 138 188 183 151 112 1210 17 A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B可用数学式 NtN0t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C实验前 4 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绿色逐渐加深 D第 56 天,小球藻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的可能原因是温度低抑制了酶 的活性 答案 B 解析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抽样检 测法或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A 正确;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中小 球藻种群不呈“J”型增长

17、,故不能用数学式 NtN0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 增长情况,B 错误 ; 实验前 4 天,培养瓶中小球藻数量越来越多,颜色变化是绿色 逐渐加深,C 正确;第 56 天,实验室温度较低,抑制了酶的活性,小球藻的种 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D 正确。 14(2019河北定州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 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点和 b 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0d 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ab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答案 B 解析 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

18、率,a、b 两点出生率/死亡率都等于 1.5, 即出生率死亡率1/2 死亡率,由于 a、b 两点的死亡率不一定相等,所以 a、b 两点的种群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 错误;根据“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可知, 曲线上出生率/死亡率小于 1 时, 出生率死亡率小于 0, 即增长率小于 0, B 正确;ab 时间段内,由于出生率/死亡率大于 1,此时出生率死亡率大于 0, 即种群增长率大于 0, 此时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错误;bc 时间段内,当出生率/死亡率大于 1 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当出生 率/死亡率小于 1 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D 错误。 15(201

19、9河北衡水中学第一次月考)如图为银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Q 时,银鱼的种群增长倍数 为 0 BQ 时是捕获银鱼的较为适宜时期 C在 LM 时段,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增长速率大于 0 时,银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 D 解析 Q 点时,银鱼的种群数量达到 K 值,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此时种群的 增长倍数 为 1,A 错误;NP 段捕鱼后能使群数量迅速回升,该时间段是捕获 银鱼的较为适宜时期, 而 PQ 段种群增长速率较低, 捕鱼后种群数量不易回升, B 错误;图示曲线表示的是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C 错误;增长速率大于 0 时,说

20、明种群数量在增加,银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正确。 三、高考小题 16 (2018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 D 解析 种群的 S 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 S 型增长 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 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

21、种群数量的增 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 正确 ; 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斗争较大, 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斗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 终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个体之间的斗争逐渐增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逐渐增强,D 错误。 17(2018全国卷)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 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

22、昆虫的物种数目 答案 B 解析 趋光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A 正确;黑光灯是 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 330400 nm 的紫外光波,故黑光灯传递给趋光 性昆虫的信息是通过紫外光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B 错误 ;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可 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 正确 ; 黑光灯能诱捕多 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 正确。 18 (2017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 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

23、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答案 B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内部的个体要全部统计,不用进行 标记,A 错误;要注意随机取样,取样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由 于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 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增加样方数量, B 正确, C、 D 错误。 19(2018浙江高考)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 行调查之后, 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 计算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 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 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

24、度不一定相等 B第 2 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 D 解析 已知 L 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由图可知, 第1年末乙种群的L值约为1, 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而甲种群的L值等于1.5, 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 正确;第 2 年末甲种群的 L 值小于乙种群,但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初始数量未知,所以第 2 年 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 正确 ; 只要是 L 值大于 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 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 3 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25、C 正确;这 4 年中,甲种 群的 L 值均为 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 错 误。 20(2018海南高考)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 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 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 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 菌为自养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C 正确。 一、基础题 21(2019山东滨州模拟)某隔离海岛上主要存在着草本植物、野兔等生物, 科研人员对岛上野兔种

26、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 问题: (1)科研人员对野兔数量的调查一般采用_法,主要原因是 _。 (2)由图分析在 38 月期间,种群呈_型增长,此期间种群的出生率 _(填“大于”“小于”或“先大于后小于”)死亡率。 (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 严寒环境(111 月)不利于野兔中_个体的生存 ; 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_(填“”“”或“”)雄性数量时,更有利于种群数 量的增长。 (4)为了减轻野兔对植被的破坏,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最有效的时间是 _(填 “3 4 月 ”“5 6 月 ”或 “7 8 月 ”), 因 为 此 时 期 _。 (5)如果把该海岛改造成牧场,从生态系统功

27、能上分析,其目的在于 _。 答案 (1)标志重捕 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S” 大于 (3)雌性 (4)34 月 种群数量增长慢,恢复能力弱,易于控制 (5)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更多流向人类(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解析 (1)由于野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野兔数 量进行调查。 (2)由图分析在 38 月期间,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数量在逐渐增加,此期 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由图表可知,严寒环境(111 月)雌性比例较小,说明严寒环境不利于野兔 中雌性个体的生存;由图可知,当性别比例大于 1 时,种群几乎全呈增长趋势, 所以当野兔种群中雌性数量大于雄性

28、数量时,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4)由图表可知,34 月种群数量增长慢,恢复能力弱,易于控制,为了减轻 野兔对植被的破坏,所以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最有效的时间是 34 月。 (5)从生态系统功能上分析,如果把该海岛改造成牧场,会使生产者固定的能 量更多流向人类(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22 (2018天津质检)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 、 、 ),其中 a 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 倍“J”型增长,N0 为种群起始数量,t 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 Nt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 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

29、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 当 a 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 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 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填 “K1”“K2”或 “0”), 以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1)种群密度 N0t 基因频率 (2)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3)K2 解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若图示种群每年以 倍“J”型增 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 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 N0t。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 阻力即自然选择,可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

30、种进化。 (2)当 a 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 K2时,说明该物种所处的生态环境 破坏严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3)图中 K 代表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速率最大,而东亚飞蝗可 破坏生产者,因 K2K/2,种群增长速率小,所以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2。 二、模拟题 23(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 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

31、图 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出现 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曲线和曲线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 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点后,增长速率为 0。 (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 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 _。 答案 (1) (2) cd (3)曲线 (4)f (5)e e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 最大,使捕捞后数量保持在 e 点,可持续获得较大产量 解析 (1)曲线表示“J”型曲线,曲线表示“S”型曲线,

32、e 点(K/2)增长速率最 大,f 点(K 值)增长速率为 0。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 造成严重威胁,说明是“J”型增长,符合图中曲线。 (2)自然环境下,世界人口的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符合;cd 段表示 种群的数量下降,即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J”型曲线表示的是理想条件, “S”型曲线表示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 自然 选择(环境条件)决定进化的方向,因此曲线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快。 (4)“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增长速率为 0,即 f 点。 (5)e 点时种群数量为 K/2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 把握在 e 点

33、后进行。 24(2018湖南重点中学调研)种群密度能够明显影响布氏田鼠的内分泌水平 且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 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取 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的两样地(距约 30 km),样地 1 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 度为 35 只/hm2,样地 2 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 12 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 殖时期各样地内_, 从其颈部取血 4 mL 进行皮质酮水 平的测定。 不同密度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g/mL) 繁殖时期种群种群种群 繁殖初期0.090.110.09 繁殖盛期0.10

34、0.080.09 繁殖中期0.060.060.06 繁殖末期0.070.080.08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_。 (2)样地 1 和样地 2 的高原鼠兔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群,原因 是_。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 10 hm2的样地 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 兔 26 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 17 只,其中 2 只带有标记, 则该样地高原鼠兔密度约为_(取整数), 样地 3 对应图中的曲线为_, 增加样地 3 的目的是_。 (4)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 _ _ _ _ _ _。 答案 (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

35、2)不是 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 (3)22 只/hm2 b 增加密度梯度 (4)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 高原鼠兔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 在种间差异 解析 (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种群密度是否 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影响,所以自变量是种群密度,对照实 验中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 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应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从其颈部取血 4 mL 进行皮 质酮水平的测定。 (2)由于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样地 1 和样地 2 的高原鼠兔不

36、是同一 种群。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 NMnm,则有 N26 172, 得出 N221 只, 样地 3 的面积为 10 hm2, 因此样地 3 种群密度为 221 只/10 hm222 只/hm2。分析曲线图可知,样地 3 对应图中的曲线 b,增加样地 3 的目的 是增加密度梯度。 (4)根据图表分析可知,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 群增长,种群密度对高原鼠兔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 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三、高考题 25(2017全国卷)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 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

37、(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 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 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_ 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 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_ _ _ _。 答案 (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解析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山鼠种群的增长曲 线呈“J”型。 (2)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药物使山鼠的死亡率升高之外, 造成此结果的因素还可能是山鼠的迁出率升高等。 (3)引入的天敌主要是与山鼠存在捕食关系的动物。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