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2921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糖果》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 品 数 学 文 档最新精品数学资料分糖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豆子一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做客,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

2、分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课件出示图片)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想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帮助小朋友分糖果为情境,让学生本能产生互动,同时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参

3、与。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活动前想一想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学生会想到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 师:我们就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解决,引发学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动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同时,用统一的学具代替实物分一分,为脱离一切物质属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础。 2.活动中分一分。 预测:由于有前两节课的基础,有的学生是通过几次分步完成的,也会有学生一次分完,。 设计意图:有了前两节课的基础,学生应该都能够独立分一分,所以给每个

4、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有意参与并指导学生操作,收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汇报处理生成问题的依据。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分法会不相同,正好可以从中体会分法的多样性及结果的一致性。3活动后说一说。(1)示范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解决了问题,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想知道大家各用了什么方法吗?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分的过程?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师: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这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设计意图:对于记录这样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有困难的。所以,先让学生感受到做记录在活动和交流中的优势,

5、然后,教师示范记录过程。再让所有学生试着记录自己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为后续的小组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2)学生进行记录。 师:那其他同学想不想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呢?你可以回忆一下刚才分的过程,或者再摆一摆,然后把你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书上36页右下的表格中。 学生打开书,边摆边做记录。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观察不同分法,哪种方法和你的一样,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分的方法。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有的是分的,有的是分的,不管怎么分,我们都是把20颗糖平均分给5

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颗糖。 当然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师:那好,你能根据你所喜欢的分法,再分一次数目更大些的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倾听,体验分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及时表扬利用口诀一次平均分的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数学认知,为后续学习打基础。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1.提出问题。 要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

7、怎么分呢?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一会儿大家要在小组内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上(出示表格)。(2)组内商定方法。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动手分一分,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有了分糖果活动的基础,学生会想到用口诀来平均分,但50根小棒相对于20块糖果,是一个大数目。让学生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够避免盲目、无效的活动。另外,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不是很多,缺乏经验,需要教师引导分工和组织示范。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4.汇报交流。

8、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 设计意图:展示一些小组的记录,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引导学生交流,意在让学生评价一下哪些分法更简便、更合理,给学生反思、调整的机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四、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1、明确游戏规则。 2、学生组内活动。 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扬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孩子。如果发现有“违规”操作的,问一问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出是想抓确定的粒数,应该在批评的同时,表扬这个孩子肯动脑筋,发现了快速致胜的窍门。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可以和家长、同学继

9、续进行。 设计意图:此游戏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进行平均分的活动。也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经历不定的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为以后除法中有效试商打下坚实基础。 五、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都是平均分的;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 师:你还在哪方面感到困难呢?那你建议老师今天布置哪些作业呢? 根据学生建议,布置作业: 1、课后找一些大数目的物体分一分,利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 2、回去后和家长继续玩分豆子的游戏,可以自定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本课的活动,说一说收获,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梳理,再次提升。实践性作业是与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联系起来,是对大数目的平均分活动的延伸。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身操作,完全能够获得最终结果,并记录下来,积累平均分的经验,为下节课学习除法奠定基础。最新精品数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