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1290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新人教.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 2 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纲展示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 传递() 3.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填数字符号及名称)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 (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反射弧(如图) 反射弧传导方向的三种判断方式。 例如: 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在突触结构中,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2、,作用于突触后膜。 脊髓灰质“后、小、入” ,灰质狭小端连结的是传入神经。 (1)填充图中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图示可否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否;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无中间神经元。 (3)图中 a、b 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则 a、b 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a 不偏转,b 发生两 次相反偏转。 (4)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也能称为反射。 () 提示:只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引起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2)寒冷时骨骼肌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

3、(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提示:酸梅色泽、形状直接刺激视觉感受器,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到神经中枢,然后通 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 (4)膝跳反射弧中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感觉的产生是不是一种反射活动?并说明理由。 提示:感觉的产生不是一种反射活动。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意识” ,而不是效 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所包含的神经元个数相同吗?如何证明脊髓是上述两 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提示:膝

4、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 2 个神经元,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含 3 个神经元;通过实 验破坏脊髓,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存在,说明脊髓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反之,则 说明脊髓不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b)。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 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 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 向

5、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考法 1 考查反射的类型 1(2019株洲市高三质检)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 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 B 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 错误。 考法 2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 其中 a

6、、 b、 c 表示相关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结构 a 到结构 c 构成一个完整反射弧 B兴奋在结构 b 处的传递是双向的 C结构 c 接受适宜的电刺激,可在结构 a 上测到电位变化 D结构 a 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兴奋在结构 c 上传导是单向的 D 图中 a 为传入神经,b 为神经中枢,c 为传出神经,从 a 到 c 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 射弧, 因为其不含感受器和效应器, A 错误 ; 结构 b 处形成突触, 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B、 C 错误。 3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 下实验: 刺激前的处理用硫酸刺激的部位实验结果

7、实验一 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 上的皮肤 左后肢中趾左后肢不能运动 实验二不做处理右后肢中趾右后肢能运动 实验三 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 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 (一次) 右后肢中趾(每隔 1 min 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但 3 min 后不能运动 实验四实验三后立即实验 右侧背部(每隔1 min刺 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但 5 min 后不能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 的是_。 (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 (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 顺序

8、不同。 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 结果表明坐骨神经中的_(填 “传入神经” 或 “传 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解析:(1)蛙脑已经损毁,故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实验时, 损毁蛙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自变量为是否环切 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由此导致实验结果不同,这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 肤内。 (3)在实验三、四中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 实验三用 硫酸刺激右后肢中趾即刺激的是感受器,右后肢在 3 min 后不能运动,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 到传入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约为 3 min;实验四

9、用硫酸刺激右侧背部即刺激的是传出神 经, 右后肢在 5min 后不能运动, 说明从滴加麻醉剂开始到传出神经被彻底麻醉所需时间大于 5 min。综上分析,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答案:(1)脊髓 排除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影响 (2)皮肤内 (3)传入神经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 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 传导过程 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 ab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

10、的关系(如图): 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填数字及名称) (2)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3)图乙中突触类型为轴突树突型:B;轴突胞体型:A。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5)神经递质的作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储存场所: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1、(1)K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 K运输的方式是 主动运输。() 提示:K在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 K运输的方式 是协助扩散。 (2)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提示: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3)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提示: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5)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高尔基体、线粒体密切相关。()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2、) (1)某些交感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 但抑制胰岛B 细胞的分泌,以细胞结构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胰岛 A 细胞、胰岛 B 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 (2)作为神经递质,一般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至少答两点) 提示:突触小体内合成并储存于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能被相关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等。 1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2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不同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 经纤维上是

13、单向传导的。 3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 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与某种有毒有害物质结合,使神经递质不能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考法 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1(2018全国卷)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低于细

14、胞内 C细胞外 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 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D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 很多倍,而钠离子浓度的分布与钾离子相反,因此 A、B、C 错误,D 正确。 2(2018淄博市高三二模)如图中 a、b、c 三个神经元构成了 1、2 两个突触,甲、乙、 丙 3 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 c 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明刺激 a 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 c 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 b 时,a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丙表明 b 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a 的轴

15、突与 c 的胞体构成突触 1,甲表明刺激 a 时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 号的形式传递给 c,A 错误;分别刺激 a、b,可通过 b、a 的电位变化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单 向传递, B 错误 ; 刺激 b 时, 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会使 a 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与图乙不同, C 错误;甲、丙曲线对比可知,b 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 正确。 3(2019枣庄市高三期末)神经细胞膜上的一些载体,在静息电位的维持、动作电位的 产生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首先与细胞膜上的载体 B 有关,它不断向细胞内运输 K,向 细胞外运输 Na,这样就会产生浓度差,该过程的运输

16、方式是_,其次 A 一直处于开放 状态,K通过 A 不断流失到细胞外,K能通过 A,不能通过 C,说明载体具有_。 (2)载体 C 只有在神经元相应部位受到刺激时,才会开放引起动作电位,此时 Na通过 C 的运动方向是_(用“甲” 、“乙”和“”表示)。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对于多 细胞生物体的意义是_ _。 解析:(1)读题图知,载体 B 不断向细胞内运输 K,向细胞外运输 Na,这种逆浓度梯度 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K能通过 A 不断流失到细胞外, 不能通过 C, 说明载体具有特异(专一) 性。 (2)载体 C 应该是 Na内流的通道。结

17、合第(1)小题可知甲为细胞外侧,乙为细胞内侧。因 此,Na通过 C 的运动方向是甲乙。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完成的,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功 能的协调,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1)主动运输 特异性(专一性) (2)甲乙 (3)信息交流 保证多细胞生物体细 胞间功能的协调,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考法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分析 4(2019深圳市高三期末)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的氨基酸。具有改善睡

18、眠、调节血压、抗疲劳等功效,其作 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GABA 释放至突触间隙时细胞内 ATP 含量迅速减少 B突触小体内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 C释放的 GABA 可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 DGABA 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阴离子内流而抑制兴奋 B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因此在GABA释放至突触间隙时细胞内ATP 含量变化很小,A 错误 ; GABA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被降解,不会持续发挥作用,C、D 错误。 5(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 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C 表

19、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 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 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 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 解析:(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 D 酶的催化下分 解为 A 和 C,其中 C 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 AC。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 多巴胺、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等。(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 释

20、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兴奋 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考法 3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 解题指导 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特点时常根据如图所示来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 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 A 处,刺激

21、B 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要验证某药 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操作时将药物 放在 B 处或不放药物,刺激 C 处,观察 2 处都会有反应,故不需要做。 7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觉信息的流向部分示意图,A、B 为反射弧上位点。请据 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刺激图中位点 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这种变化主要与_ 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填“能” 或“不能

22、”)称为反射活动。 (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 A 和 B 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 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 _。 (3)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无意间,某同学 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 缩手反射受_的调控。 解析:(1)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 变化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刺激 A 点,虽然效应器产生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 不能称为反射活动。(3)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 中枢有调

23、控作用。 答案:(1)由负变正 钠 不能 (2)刺激 A 点,测量 B 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 B 点,测 量 A 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 后膜 (3)脊髓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及功能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3人脑的高级功能 (1)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大脑

24、皮层言语区及损伤症 5学习和记忆 (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 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3)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不是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 (2)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提示:水盐平衡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3)“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4)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提示: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5)人憋

25、尿的现象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主要有哪些神经中枢参与? 提示: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 V 区、躯体运动中枢等。 (2)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实验表明,当受试者有意识控制下肢时,膝跳反射不能发生, 这说明_。 提示: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考法 1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D

26、 下丘脑某些细胞可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 项错误。 2(2018肇庆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C 血糖调节有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两种途径,因此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不会完全 丧失血糖调节能力,A 错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B 错误;先天性行为 是非条件反射,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有直接联系,D 错误。 真题体验|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1(2016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

27、误的是( )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 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 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故 A 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 耗 ATP,故 B 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故 C 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 息状态时,将 Na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故 D 项正确。 2(2016海南高考)下列与动物体内 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

28、的是( ) ANaCl 中 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 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 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A 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Cl、Na等)有关,A 错误。 3(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C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 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 会在

29、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 正确;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 正确;从 a 到 d 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 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 正确。 4(201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 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 0.5% 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_ _。

30、(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 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_ 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填 “能” 或 “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 _。 解析:(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 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 因是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 入 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 需的。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 0.5%硫酸溶

31、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反射 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5(2012新课标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图(a) 图(b)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 a、 b、 c、 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是_, b 是_, c 是_, d 是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 (3)图(a)

32、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 经元的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 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 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 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 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 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