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2625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D.促进贸易自由化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行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促使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D项说法正确。答案D2.“如果说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

2、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解析注意1971年的“30年后”是指2001年,中国在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答案C3.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 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是一把双刃剑B.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金缺口D.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解析材料反映了全球化趋势推动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未提及其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只提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得出各国经济

3、差距缩小的结论,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投资,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C4.某一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曾说,“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中国“找到”“多边体制”是在()A.1971年B.1991年C.1995年D.2001年解析由“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可以看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成功加入的时间是2001年,故D项正确。答案D5.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A.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C.

4、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解析由图片依次得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技术是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

5、总值比较表国家类别人均产值年份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 129美元22 185美元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主要根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二的观点是片面的。理由: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当进行辩证的分析。(2)问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贫富分化和南北对立的问题日趋严重。根源: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

6、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下面表格是战后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成立时间名称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世界银行1947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60国际开发协会196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B.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C.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D.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解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在表格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国际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与各国间贸易壁垒逐步打破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战后国际经

7、济组织的建立,使得世界经济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下面是漫画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B.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最大受益者C.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D.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解析根据材料“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得出WTO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3.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福特、大众、丰田、本田、标致、雪铁龙等几大国际汽车集团全球竞争的一部分,国产品牌红旗和中华却鲜有机会成为主流产品。上

8、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B.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C.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面临严峻挑战D.给中国在许多方面带来发展机遇解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如题干中的中国汽车产业。答案C4.导学号09504070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

9、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A.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B.对美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C.使美国成为全球的众矢之的D.使美国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解析材料中“反美化”“去美化”“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说明美国的霸权逐渐削弱,A项正确;材料主要讨论上述问题带来的挑战,没有讲到机遇,B项错误;材料未讨论美国与他国的关系,C项错误;从材料中“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说明美国失去了一些经济增长因素,但并没有完全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D项错误。答案A5.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

10、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A.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B.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解析题干论述了每卖出一台iPhone利润的分配状况,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可知,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公司的利润分配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11、或者称为利益失衡,故B项正确;题干中iPhone利润的分配失衡,只会加剧全球的两极分化,不会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C项错误;苹果公司的案例部分体现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但它是建立在不对等基础上的分工,更加突出它失衡的一面,故D项错误。答案B6.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解析1989年东欧剧变,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趋于瓦解,有利于世界各国联系加

12、强,故B项正确;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与材料中“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不符,故C项错误。答案B7.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析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故选B项。A、C两

13、项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答案B8.这个新的互相联系的世界遭到了某些人的批评。例如,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这反映出()A.民族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B.世界文化一体化不可避免C.全球化发展遭遇强大阻力D.反对帝国主义仍是世界主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等可知,随着世界联系的加强,一些国家在文化等领域受到了一些强国的巨大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一体化,且文化一体化这个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中的“批评”体现的是全球化存在问题,并不是反对全球化发展,排除C项。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排除D项。答

14、案A9.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它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的设立()A.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B.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D.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解析根据材料“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得出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美欧的盟友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亚洲

15、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的宗旨,不能得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与“2016年1月16日”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0.中国多家商会曾在美国媒体上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我国企业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开放思想和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所有制结构、加入亚太经合

16、组织没有关系。答案D11.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浪潮:“事实上,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带动政治及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全球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就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这反映了()A.宏观上讲,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B.政治民主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C.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西方政治民主化的翻版解析由“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就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故选C项。A项太绝对,排除;政治与经济是对等的,排除B项;D项错在“翻版”,排除。

17、答案C12.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解析从新航路的开辟就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给各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大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人口的迁移是全球化推动的结果之一。综上所述,B、C、D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

18、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二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

19、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历史意义。(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1)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2)进步: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20、扩大世界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局限: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确立霸主地位提供条件。(3)时间:2001年。对中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潮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1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材料,完

21、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进行论证,或对材料中多种观点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参考答案观点史实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在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环境污染贫富差距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写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能源危机、欧盟内部矛盾、恐怖主义活动等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