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274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检测试卷四含解析岳麓版必.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试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答案D解析共产党宣言从多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故选D。2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每天坐在自己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改造社会的呼吁作出响应

2、,白白等候了12年。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A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B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C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分析D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来源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自我良心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题干中傅立叶用了12年等待人们的响应正是因为他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故B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有社会实践的,如“新和谐公社”的建立,A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在对社会现实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C项错误;D项与材料关系不大。3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

3、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是指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竞争下的利己主义,“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是指中世纪以来人们处在天主教神学和封建统治之下,因此B项符合题意。4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它们失去了宝贵的时机去进行公社的选举,而组织公社的选举等等又花费了许多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C公社领导者缺乏斗

4、争经验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C解析依据“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失去了宝贵的时机”“花费了许多时间”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的领导者缺乏斗争经验,这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A项错误;B项是材料的表象;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5(2019太原高一检测)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这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客观条件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19世纪70

5、年代,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选A。B、C与题干材料相比,不够全面,故排除;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6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而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故B正确。7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

6、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列宁的观点旨在说明所有的革命阶级都把夺取国家政权看作是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革命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实现革命的目的,这表明列宁希望革命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把国家政权从资产阶级手中过渡到无产阶级手中,故B正确。8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B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C掌握了国家

7、政权和军事力量D“和平”和“面包”口号深得人心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违背了广大人民要求“和平”和“面包”的愿望,而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却深得人心,故选D。9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D直接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答案C解析从材料“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世界

8、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故选C。1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指出:“西方曾对列宁有过一种错觉,以为他最擅长的手法乃组织突袭。殊不知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人唯一的真正财产,在于能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并能追随群众,进而领导群众。”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列宁“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的是()A提出四月提纲B推翻临时政府C建立苏维埃政权D颁布和平法令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唯一的真正财产,在于能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结合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退出一战,而最能体现列宁“认识及把握群众的需要”的是颁布和平法令,故选D。11(2018北京学业水

9、平测试)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材料“红星照耀中国”“远征”和所学可知,美国记者斯诺在红军长征胜利后,到陕北采访毛泽东,写了红星照耀中国,故选C。12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红军长征的到来土地革命的开展红色政权的建立人民的喜悦心情ABCD答案C解析由题干时间“1928年”,可知当时长征尚未开始(长征从

10、1934年10月开始)。再由“分田”“打土豪”可知正确,故选C。1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根本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伟大的历史功勋,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结合。”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建立和维护革命统一战线B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提出全面抗战路线D提出人民战争路线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史实支撑法。本题的设问要求是“最能证明”,也就是说本题属于最佳型选择题。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上,最完美、最典型的就是毛泽东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B项。1

11、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化是儒家所批判的霸道文化,东方文化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化,日本是东方文化代表,是王道的化身,日本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这些言论是为了()A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B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C表达种族主义的诉求D论证日本民族中心论答案B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教育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日本认为自己“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在美化自己的侵略战争,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种族主义,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日本民族中心论,故D项错误。15杨奎松在实事求是地总结抗战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说:“抗战之伟大,

12、原本在于近百年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倍受列强欺凌侵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举国一致奋起抵抗的一天”这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C中国一直处于分裂状态D抗战期间各派别彻底放弃前嫌答案B解析从“举国一致奋起抵抗”可以联系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故选B项。A项是影响,与题干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无关;C、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皆排除。16毛泽东曾赋诗颂扬骁勇善战的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40年下半年,彭大将军纵横驰奔在中国华北战场,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

13、战役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故选D。17“一直把中国当成未开化的落后民族、而不以为战争对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散漫且分裂的中国人在应对现代侵略战争的这种组织力日渐形成的过程中一步步开始迈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A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C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表述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民族意识大大增强,开始迈入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行列,不是说国共两党的合作,也不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故A、B两项错误;中华

14、民族的民族意识提高,独立与富强的愿望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故C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由于中国军队抗击了日军的主力,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18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中共方面对时局的看法。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联合政府,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共

15、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191949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后,一些“好心人”劝中共接受,停止进攻国民党,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提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持这一立场主要是基于()A蒋介石反复无常的个人性格B国民党集团的阶级本性C人民革命力量已大大超过国民党的反动力量D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答案D解析中共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一切劳苦大众利益的政党,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是由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故答案为D项。20下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

16、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答案C解析C对: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地位开始于1948年11月,当时处于战略决战时期,因此应为三大战役进行中。21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答案B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17、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选B。22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实现的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答案D解析第一次合作不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实现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共同抗日的目标,两党也不是只能通过武力才能解决矛盾,故排除A、B、C三项。答案选D。23下图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任务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B

18、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C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同的领导阶级决定中国不同的发展方向D判断革命的性质应依据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答案D解析由图片可知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旧民主主义革命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无法从图中直接得出,符合题意。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两党性质的变化C社会性质的变化D国际

19、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4分,共52分。)25(2019抚顺高一检测)(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反杜林论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

20、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大国崛起风云新途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10分)答案

21、(1)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独立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首先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

22、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摘编自叶永

23、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特点。(6分)(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和历史作

24、用。(8分)答案(1)分歧: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还是走城市中心道路。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而八七会议没有指明革命的道路;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照搬了苏联革命道路;党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对国情缺乏科学认识;共产国际错误的指示。(2)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进行长征,由于“左”倾错误仍在党内居于统治地位,革命处于危急时刻。特点: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3)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党在不

25、断与右和“左”的错误斗争中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史作用:使中国革命多次转危为安,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与矛盾,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

26、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4分)答案修改建议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修改理由第一等级: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第二等级: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不准确。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正确解读题干材料,然后与教材知识相联系找出可修改之处,并说明理由。注意题干要求,即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且符合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