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8239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DNA和蛋白质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NA 和蛋白质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DNA 和蛋白质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下列有关“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 DNA B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 遇二苯胺会被染成紫色 C用酒精进行提纯,原因是 DNA 溶于酒精,蛋白质不溶于酒精 DDNA 对高温的耐受性一般要比蛋白质强 解析 : 选 D 兔属于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适合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 DNA 溶液与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会变蓝;DNA 不溶于酒精,蛋白质溶于酒精

2、,所以可用冷却的 酒精来对 DNA 进行提纯;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 6080 的高温,而 DNA 在 80 以上才会 变性。 2下列关于体外扩增 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聚合酶只能从 5端延伸 DNA 链 BDNA 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 3端向 5端延伸 C扩增 DNA 利用了热变性的原理 D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解析 : 选 C DNA 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 DNA, 只能从子链的 3端延伸 DNA 链, 因此 DNA 的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 DNA 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时,DNA 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 3端开始延伸 DNA 链, 因此 DNA 的合成方向总是

3、从子链的 5端向 3端延伸。 PCR 利用了 DNA 热变性原理,扩增的对象是脱氧核苷酸序列。 3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适宜、时间长,萃取效果好 D三种方法中都有过滤操作过程 解析:选 A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其操作过程中直接加热,不需要水浴 加热,萃取法需要水浴加热。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适用范 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4、三种方法中都有过滤操作 过程。 4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C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解析:选 C 胡萝卜素的提取中,在浓缩前应先过滤,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解析:选 D

5、 分离提纯血红蛋白时用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 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快;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观察红色区带的移动情 况,并据此判断分离效果。 6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 PCR 过程一般经历下述 30 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 DNA 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与 DNA 模板链结合)72 下引 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内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解析:选 C 变性中,利用 95 的高温破坏氢键,DNA 解聚,此过程在细胞内也可在解 旋酶作用下完成;复性中,55 时引物与 DNA 模板链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延伸中, 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不需要 ATP;PCR 技术扩增 DNA 片段时需耐高温的酶。 7(四川高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 C提取胡

7、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 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解析:选 B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经层析液扩散后得到的色素 带会过宽,甚至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醋酸菌为好氧菌,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 入空气再密封发酵,会降低醋酸含量和品质;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酒精),易溶 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调查人 群中色盲发病率时, 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8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8、( ) A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 B凝胶用自来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 C为加快凝胶膨胀,可以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逐渐升温至接近沸腾, 通常只需 12 h D 在血红蛋白提取过程中, 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 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 pH 范围内, 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解析:选 B 由于装填凝胶柱时用到的是商品凝胶,为干燥的颗粒,使用前需要用蒸馏水 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再用洗脱液进行充分洗涤平衡,使凝胶装填紧密,也可在沸 水浴中加热膨胀,既可节约时间,也可除去凝胶中的微生物,排出胶粒内的空气。 9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实验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9、 A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 混溶 B为了提高萃取的效率,可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方法适当地提高萃取温度 C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D浓缩的过程是为了把萃取剂与胡萝卜素分开 解析:选 B 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不宜提高温度,更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宜采用 水浴加热。 10 PCR 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如图表示合成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高温使 DNA 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 PCR 扩增时需要再

10、添加 C如果把模板 DNA 的两条链用 15N 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 55 72 ”温度循环 3 次,则在形成的子代 DNA 中含有 15N 标记的 DNA 占 25% DPCR 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选 B 丙过程用到的酶是Taq DNA 聚合酶,其特点是耐高温。 11下列关于 DNA 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 DNA 或血红蛋白均可用猪的红细胞或鸡的红细胞 B提取细胞中的 DNA 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 DNA D蛋白质和 DNA 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解

11、析:选 D 猪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能用于提取 DNA;提取 DNA 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提取蛋白质可以直接用豆浆或研磨的大豆;透析法可除去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杂质,不能除去 DNA;用电泳的方法可将蛋白质、DNA 进行分离纯化。 12如图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对这些操作的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洗涤血细胞,去除血细胞表面的杂质 B是溶解 DNA,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 C是溶解 DNA,去除不溶于 2 mol/L 的 NaCl 溶液的杂质 D是稀释 NaCl 溶液,去除不溶于低浓度 NaCl 溶液的杂质 解析 : 选 C 是释放核物质,是提纯 DNA,去除溶于酒精的

12、杂质,是稀释 NaCl 溶液, 析出 DNA。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3(13 分)真核生物细胞内,大量 DNA 和蛋白质以及一些 RNA 等混杂在一起,难以分离。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获得纯度相对较高的 DNA 展开了实验探究。 (1)分离各种物质的基本思路是根据 DNA 和其他物质理化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一定的方法, 如图是从各种物质之间_的差异角度开展研究: a取鸡血细胞悬液 10 mL,加蒸馏水 20 mL,同时用玻璃棒_(填“轻轻搅拌” 或“快速搅拌”)。过滤,取滤液,转移到塑料材质的大烧杯中。 b沿大烧杯内壁持续、缓慢地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 _(填“轻轻搅拌”

13、或“快速搅拌”),同时不断收集析出的物质。 图中曲线是根据鸡血中几种物质的析出情况绘制的,请据图分析: c如果只收集纤维蛋白,可采取的措施是_。 d先用饱和度 40%的硫酸铵溶液析出绝大部分纤维蛋白和大部分球蛋白, 再在饱和度 约为_的硫酸铵溶液中析出 DNA(既保证 DNA 提取量较大又避免其他杂质过多), 与 此同时析出的物质还有_。 (2)如果要进一步去掉其他杂质, 尽可能提高获得的DNA纯度, 可采取的两种办法是 : 将DNA 与球蛋白的混合物加入到_中,收集再次析出物;用_处理溶有 DNA 与蛋 白质的溶液。 解析:(1)分析曲线图可知,不同物质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中析出的相对量有所

14、差别, 即分离各种物质的基本思路是根据 DNA 和其他物质之间溶解度的差异角度开展研究:a.取鸡 血细胞悬液 10 mL,加蒸馏水 20 mL,此时可以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加速血细胞破裂。b.沿大 烧杯内壁持续、缓慢地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为了防止将 DNA 的絮状物搅碎,此时应用玻璃 棒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同时不断收集析出的物质。c.由图看出,纤维蛋白的溶解度最低, 硫酸铵饱和度在 20%之前已经开始析出;在硫酸铵饱和度为 30%时析出最快,说明此时的溶解 度最低,且超过 30%后,球蛋白也将逐渐析出,因此如果只收集纤维蛋白,可以在硫酸铵饱和 度达到 30%之前收集析出物。d.由图看出,DNA

15、在饱和度约为 50%的硫酸铵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与此同时析出的物质还有球蛋白,只是球蛋白析出量较少。(2)如果要进一步去掉其他杂质, 尽可能提高获得的 DNA 纯度,可将 DNA 与球蛋白的混合物加入到冷却酒精中,由于 DNA 不溶 于酒精,而其他杂质可溶于酒精,因此收集再次析出物;酶具有专一性,可以用嫩肉粉(木瓜 蛋白酶)处理溶有 DNA 与蛋白质的溶液,此时蛋白质水解,因此可以分离 DNA 和蛋白质。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1)溶解度(1 分) a快速搅拌(1 分) b轻轻 搅拌(1 分) c在硫酸铵饱和度达到 30%之前收集析出物 d50% 球蛋白 (2)冷却酒

16、精 嫩肉粉(木瓜蛋白酶) 14(20 分)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胡萝卜粉碎干燥A过滤B胡萝卜素 (1)除了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胡萝卜素外,还可以从养殖的岩藻中获得或者利用 _生产。 (2)图中 A 过程表示_,此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很高的_,能够充分 _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3)图中 B 过程表示_,该过程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 (4)如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 点样的基线一般距底边_ cm, A、 B、 C、 D 四点中, 属于标准样品样点的是 _。 图中甲代表的物质是_,乙代表的物质是_。 解析:(1)胡萝卜素的获

17、得有三种途径: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岩藻中获得,三是利 用微生物发酵生产。(2)图中 A 是萃取,所用萃取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并能充分溶解胡萝卜 素。(3)B 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可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4)图中 A 和 D 只有一个色 素带,应是标准样品的样点,B 和 C 为提取样品的样点。甲代表的物质是 胡萝卜素,乙代 表的物质主要是其他色素和杂质。 答案:(每空 2 分,共 20 分)(1)微生物的发酵 (2)萃取 沸点 溶解 (3)浓缩 除去 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2 A、D 胡萝卜素 其他色素和杂质 15(19 分)蛋白质分子内含有各种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肽链末端的 氨

18、基和 羧 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中的羧基、赖氨酸和组氨酸残基中的各种碱性基团,所以蛋白质 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基团的解离程度增大,使蛋白质带正电荷 ; 在碱性溶液中, 酸性基团的解离程度加强,使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到达某一 pH 时,蛋白质可因内部酸性 或碱性基团的解离程度相等而呈等电状态,这时溶液的 pH 叫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处于等电点 状态的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量是不相同的。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近于 5,一般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的等电点_(填“偏 高”或“偏低”) (2)根据等电点的不同,可用_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分开。 (3)简述根据等电点

19、分离不同种类蛋白质分子的原理。 _ _。 (4)在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对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要进行透析,除去相对分 子质量较小的杂质蛋白质。请利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对该透析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验证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 _; _。 实验材料:透析管或透析袋 烧杯 玻璃棒 电磁搅拌器 试管及试管架 实验试剂 : 1 mL 血红蛋白溶液 3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 为 7.0) 实验步骤: _; _。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 3 分,共 19 分)(1)偏高(2 分) (2)电泳(2 分) (3)调节电泳槽 中缓冲液的 pH,使某种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而其他蛋白质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带 有正、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别移向两极,而不带电荷的蛋白质留在原处 (4)实验原理:蛋白 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透析袋,而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透过 在分离提纯蛋白质的过 程中,常利用透析的方法使蛋白质与其中夹杂的小分子物质分开 实验步骤:取 1 mL 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 300 mL 物质的量浓 度为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的烧杯中 不断更换烧杯中的缓冲液, 并用电磁搅拌器不断搅 动缓冲液,以加速透析过程,透析 12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