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8410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析读专题01四种能力.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种能力要求四种能力要求 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 考试大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预计2019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 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核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 究能力的掌握情况。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 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

2、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 问题

3、。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理解能力1理解能力 近几年高考命题,强化了以“知识为主体,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占 有相当大的份量,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最基本要求。理解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考生掌握知识,要在理 解基础上加强记忆和运用。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是要通过知识体现出来的。考生还必须理解知识的各 种表达方式。 络结构。 该能力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能够对所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主

4、要生物 学事实进行理解,并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该能力要求考生能理解对知识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文字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此外,模式图、图解、 表解、坐标图等都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表达形式。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 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该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分析和解释有关生物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问题做出 判断。 1 (2018新课标全国卷)(2018新课标全国卷)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

5、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激素调节及其实例(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理 清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功能、血糖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各选项的关键。 【详解】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增加心输 出量,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

6、分子,A 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 错误;进食后,食物 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 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 构组分,C 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 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 正确。 【点睛】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

7、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 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2017新课标全国卷)(2017新课标全国卷)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 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 C可推测 ABA 组叶绿体中 NADPH 合成速率大于 CTK 组 D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

8、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用 CTK 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 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 正确;而用 CTKABA 处理比用 CTK 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 说明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B 正确;NADPH 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 能使水光解产生, 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 光反应慢, 形成NADPH的速率慢, C错误 ; ABA 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 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

9、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 AU 配对现象 Ba、b、d 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 c 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 b、c 的参与 Da、c、d 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答案】C 4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的消耗量和 CO2的 产生量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abcde 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 O2的消耗量(mol/min)00.50.71.23.0 A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

10、c 时,苹果产生 C2H5OH 的量为 0.6 mol/min C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4 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答案】C 【解析】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氧浓度为 c 时,两种呼吸方式并存, 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与酒精的量均为 0.6 mol/min; 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CO2产生量分别 为 1.2 mol/min 和 0.4 mol/min,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11,即有 1/2 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O2释放量最 少的氧浓度点是储藏苹果的最佳氧浓度点。 2实验与探究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

11、力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考纲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 考查从四个方面以递增方式对考生提出了要求,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中另一核心要素。 考试大纲从四个不同层次作出了全面的要求: 一、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对考纲所列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操作 技能的要求以及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要求。 二、验证实验的要求。对简单的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三、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 和解释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四、对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这

12、是最高能力层次的要求。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实验方案,也可以是其他方 面,评价和修改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试题目标来进行。 高考实验类试题往往会重视从已经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出发,考查考生设计实验 或对实验方案进行补充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运用迁移的科学逻辑, 实现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深入考查, 注重实验方法的选用、实验设计、分类讨论和反思评价。注重实验过程设计,加深对经典实验的研 究,搭建科学探究的实验框架。倡导简约性原则,以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替代写出完整的生物学 实验方案,既适当减少了文字的表述量,强化了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又彰显了生物学科的 本色,这一新的高考命题形式必然成为今后高考的命

13、题方向,希望能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答案】B 【解析】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加蔗糖溶液,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较易观察到的是紫色的大液泡, 由于此时液泡占整个细胞体积的比例较大,因此观察到的无色的细胞质基质区域应较小,A 错误。第二 次观察时已

14、经通过引流法使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可以发现首先从细胞的角隅 处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B 正确。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或清水, 使溶液浸润整个标本, C 错误。 第一次显微观察是为了获得实验前的现象, 以便于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进行前后对照, 因此不能省略, D 错误。 6 (2018新课标全国卷)(2018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药物 X 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 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某同学将 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 乙、 丙三组, 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 (其 中甲组未加药物)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

15、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 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 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 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 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 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 X,继续培养 D若药物 X 为蛋白质,则药物 D 可能改变了药物 X 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探究药物 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 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为载体,考 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出该实验的自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 验结论。 【详解】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 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

16、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 X 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 于乙组, 药物 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 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 D, 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 X, 丙组先加入药物 X,后加入药物 D,故 AB 正确,C 错误;若药物 X 为蛋白质, 药物 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 因此 D 可能改变了药物 X 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 X 失去活性,D 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中药物 D 和药物 X 的作用, 分析出两种药物对培养液中细胞数目的影响, 从而分析出乙组和丙组所加的药物种类,从而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 7 (2017新课标全国卷)(2017新课标全

17、国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 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 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 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 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8 (2017新课标全国卷)(2017新课标全国卷)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

18、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 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 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 (1)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 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 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

19、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 RNA 病毒;反之为 DNA 病毒。 【解析】 (1)由于 DNA 和 RNA 有各自的特有碱基,DNA 特有碱基为 T,RNA 特有碱基为 U,在用放射性同 位素标记碱基 U 的培养基中培养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含有放射性。再用病毒去侵染含放射性的宿主细 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放射性,为甲组;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碱基 T 的培养基中培养宿主细胞,使 宿主细胞含有放射性。再用病毒去侵染含放射性的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放射性,为乙组。 (2)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 RNA 病毒;反之为 DNA 病毒。 3获取信息的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

20、息的能力是指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和收集信息、鉴别和选择信息、转化和运用信息的一种能力。在 日常的生物学习中考生注重对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获取信息能力是培养考生自主学习的 第一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能在这些相关材料中获取有效生物学信息,才能 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考生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的实质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使考生在现 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生物科学素养。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 考试 大纲列举的获取信息能力包括: 一、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21、决相关的生 物学问题。 二、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后者则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善于用学科的眼光搜寻有用的重大信息。两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链接,引导 学生提高获取信息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生物的各类试题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 热点。 9 (2018新课标全国卷)(2018新课标全国卷)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 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 生长, 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 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

22、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突变体 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 突变体 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 突变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 N 混合培养能得到 X D 突变体 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 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大肠杆菌在基本培养基上和特殊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来考查原核生物的遗传 物质和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点,关键要把握题干中“物 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 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

23、)的菌落” ,从 而得出两个细菌出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形成另一种大肠杆菌。 络体系,同时对主干知识加以展开和 延伸,适当增加难度。 2通过专题形式,进行归类复习。从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类和组合,提高考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教材中基木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生理过程等; 4对于文字表达的试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内容,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等,找出关键词,再联系所 学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 5对于用图解、图表表达的生物学试题,关键是读图(表) ,切实理解图(表)的含义,把握关键点 解题。 6熟练掌握教材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学会解释、判断相

24、关生物学 问题。 7对一些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如农作物增产问题、人体健康问题、遗传病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现代生物技术应用问题等) ,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技巧。 以上能力可通过复习过程中,对典型例题和高考真题的分析理解并进行练习训练逐渐获得。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高考在全国各省逐步实施,生物试题所体现的课外信息量越来越多。以能力考查 为主的生物高考不再拘泥于教材,试题往往以某一生物学相关事件为背景,从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 实践,影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生物新技术、新进展等方面衍生出对考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能力考查, 其中首要能力就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它要求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生物学

25、信息,并能结合生物学相 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二、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考生除了落实教材中的必做实验,还要关注课本内容中的实验素材,如课本科学史中有很多以文 字形式呈现的经典实验,还有许多知识点本身就是实验结论,这类实验特别是科学家的实验方法也 要重视起来。需加强对实验设计原则、实验方案评价、对照实验设置、单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及无关变量确认等的归纳与整合,从中把握规律,掌握方法。 第二步,根据提取到的有效信息,结合和运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达到解决实 际问题的目的 在高考生物试题中,除了对生物基本知识的直接考查外,在高考试题中还有许多需要考生根据题中 给出的有效信息进行作答。其中信息给予题就是典型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题型之一。 信息给予题的解题策略主要有: 阅读理解发现信息 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景中的新知识。 提炼信息发现规律 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运用规律联想迁移 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知识相联系,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