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4839797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作计划/学习计划 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计划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一):初中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二、分项复习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理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e、名著阅读:在阅读了原著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短文中的知识点,并牢记。2、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课内,选取课文的重点段,温习学习时的课文批注。3、文言文阅读:注意文言词、句的解释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并能概

2、括出全文和每段的大意。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从思想上重视不少同学认为复习不过是平时已学过知识的重复,所以在复习阶段听课不够投入,最后导致很多知识都还是半生不熟。而期末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总结,考试时往往侧重于对一个学期知识的总结、综合。仅靠平时的一些印象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大面积的丢分。从思想上重视,不麻痹大意,强调的不单纯是时间的投入,更是“头脑”的投入,只有在复习课上真正用“脑”听课、思考、总结,才会使自己平时零散的所得到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并进而成为一种能力。(二)、复习讲究方法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考试也是一

3、样。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的是最常规但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1、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本次期末检测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2、根据考试的检查范围与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情况,并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有针对性。3、提高自己的复习听课的效率,向效率要成绩。薄弱之处加以强化,做到“查漏补缺”。4、根据不同内容和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是不是能够

4、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学习的同学,而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同学却恰恰相反,所以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期末复习阶段,同学们更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做好复习,在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按照考试的重点要求组织大家进行复习和过关考试。无论是哪个环节的复习都很重要,所以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同学们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并找出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四、复习时应注意克服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经过了紧张的复习,是不是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呢?这还取决于考试时是否有科学的正确的应试方法。考试中常见的失误及对策1、*没读懂,就匆匆动笔。应对策略:可以通过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等内容,掌

5、握全文的基本观点、基本情感、明确思维指向,形成鸟瞰状态后再动笔,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2、题目没看清,就草草作答。应对策略:仔细审题,即使是括号内的提示语也不要漏掉。有字数限制的要分清是用一个词、四字短语,还是不超过多少或必须达到多少字以上,严格按要求答题。答题之前应该明确方向、角度。3、信息没找全,就中止寻读应对策略:明确范围,仔细筛选。有效或有价值的信息判断依据是命题。体现在题干上,诸如哪段、哪几段乃至全文。考生应该根据命题的提示语,确定答题的信息范围。范围求。确定后,依题干要求,找准对应材料或根据对应材料进行语言转换(即仔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在答题后,最好想一想,还有没

6、有另外的信息符合要求或者说更符合要。既然我们清楚了考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那么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努力克服这些毛病。相信,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的。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二):高中复习方法1、扎实掌握课内知识,了解课内涉及的文学常识,识 记要求背诵的重要篇段。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显的 文言文,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3、正确使用词语,能辨析修改常见病句,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4、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

7、抒情等表达方式。时间安排第 18 周(12 月 28 日12 月 30 日) 抓课本复习,包括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文学常识等课本知识。第 19 周(元月 2 日元月 7 日) 重点复习巩固文言文单元,突破重点背诵、默写、翻译等。 作文技巧、应试技巧指导及学生自主复习。其间安排一次综合模拟检测。备考策略第一,死抠背默不丢这是唯一与课本有直接联系的内容,一定要反反复复记牢基准,力争得满分!必修一与必修二要求背默的的的古诗文共约10篇,请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不仅要会背,更重要是会写不写错别字!第二,作家作品要记牢。课本上涉及到的著名作家,要记牢他的朝代、国别、时代、评价(或

8、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等。著名著作(如诗经)了解它的成书时代、主要内容、编著者、文坛上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等。第三,保质保量做练习。用好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例如海淀的三新,西城的学探诊),认真完成每道题,实在没时间,对照答案认真读读都可以。选择题要明白为何选此项,其他项的含义(或错处)。主观题、阅读延伸题要注意思考方式与答题方法,做到独立思考,体现个性。第四,掌握文言文规律。文言文不一定会考课内的(高考都是从课外出题),但也要非常熟悉课内文言文,熟读课文,掌握课下注释,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尤其要掌握各种语法现象的规律与特点,如词类活用,如翻译技巧。扎扎实实地钻研课文。提高了文言语感,才能提高文

9、言阅读能力,最终把它迁移到课外文段上。第五,诗歌鉴赏找方法。看看历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结合课内所记笔记,了解诗歌常见表现手法、分析技巧,熟悉答题的格式与方法。例如,凡有写景抒情,必要明确答出情与景的关系或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第六,作文整理积素材。整理旧作,看有哪些可取之处,看老师评语或讲评笔记,明确应该如何修改、完善。高一的重点一般是写人记事抒发感情,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从身边搜集值得写的人与事,积累素材。动笔前一定要列提纲,写作时注意细节描写与刻画,把笔墨用到描写的主要对象身上!第七,现代阅读养习惯。现代文必然是课外的,只能是养成良好做题习惯,学会画题干、画*,尽可能从文中找线索概括答案。有时间可以做几道高考题,找找感觉。因为统考语文是水平测试,侧重能力,已经开始向高考靠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