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1528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6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阶段测试卷五(第一-十二单元)阶段测试卷五(第一-十二单元)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腺苷是构成 ATP、RNA 和 DNA 的基本成分 B.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储能物质 D.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 B 解析 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是构成 ATP 和 RNA 的基本成分,但不是构成 DNA 的成 分,A 项错误;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可以识别信号分

2、子,抗体识别抗原,限制酶可以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 项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物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 质,而淀粉、脂肪是储能物质,C 项错误;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 或核糖核苷酸,D 项错误。 2 2.(2018 江苏溧水测试)右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 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和上 B.被称为脂质合成“车间”的结构是 C.在细胞分裂末期,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 D.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只有 答案 D 解析 图中依次是液泡、细胞核、内质网

3、、叶绿体、高尔基体、细胞壁和线粒体。在核糖体 上也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3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RNA 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 RNA B.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以过氧化氢为底物 D.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 答案 C 解析 RNA 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核糖核苷酸,A 项错误;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 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 项错误;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 量,而加热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

4、干扰,所以一般不以过氧化氢为底物,C 项正确; 酶分子经高温处理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但仍然有肽键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会出 现紫色,D 项错误。 4 4.下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 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 答案 C 解析 B点所对应的温度下,细胞呼吸最旺盛,A 项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 项正确;随氧气浓

5、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加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C 项错误;在E点时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 因此在该氧气浓度下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D 项正确。 5 5.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 AFP 从血液中消失,但慢 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 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 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 合成会增加 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 AFP 的加工与运输 3 C.指导合成 A

6、FP 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持续性异常升高”可知,当肝细胞癌变、分裂周期变短 时,AFP 合成会增加,A 项错误;甲胎蛋白(AFP)属于分泌蛋白,其加工与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的参与,B 项正确;指导合成 AFP 的基因不属于人体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肝细胞等癌变时,指导合成 AFP 的基因会大量表达,不需发生突变,C 项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而容易发生扩散,D 项错误。 6 6.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B/b

7、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 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属于易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筛选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可不用 C.F1中有 1/2 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答案 C 解析 乙属于易位得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A 项正确;是筛选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 是筛选基因重组产生的子代,不能用光学显微镜,B 项正确;因为 F1中雌蝇都含有异常染色体 X,雄 蝇一半正常,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bOXY,不能发育),故 F1中有 2/3 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 项错误;F1中雌蝇为 BbXB

8、X 和 bOXBX,都是灰色,雄蝇为 BbXY,也是灰色,D 项正确。 7 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 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 组 B 组 C 组 P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4 F1 高秆抗病 F2 矮秆抗病 P 高秆抗病矮秆易感病 F1 高秆抗病 矮秆抗病 P 高秆抗病 矮秆抗病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 组和 B 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 B.A 组 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C.B 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物质

9、D.C 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 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 答案 B 解析 育种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在杂交育种过程中 F2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 因型,其中纯合子只占 1/3,杂合子占 2/3,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8 8.下图是 A、B 两种不同遗传病的家系图,调查发现,人群中患 B 病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据图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控制 A、B 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如果第代的 3 号个体与一患 B 病的男性结婚,最好生女孩 5 D.若第代的 6 号个体与 9 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 B

10、 病不患 A 病孩子的概率是 1/6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4 号、5 号都患 A 病,而子女 7 号和 8 号都正常,且 8 号为女性,说 明 A 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 项错误;由于调查发现,人群中患 B 病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说明 B 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控制 A、B 两种遗传病的基 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项错误;设 A 病由 A 基因控制,B 病由 B 基因控制,如果第代的 3 号个体 (AaXBXb)与一患 B 病男性(aaXBY)结婚,女孩都患 B 病,C 项错误;若第代的 6 号个体(aaXBXb)与 9 号

11、 个体(1/3AAXbY、2/3AaXbY)结婚,生下一个患 B 病不患 A 病孩子的概率是 1/6,D 项正确。 9 9.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杀虫剂对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定向选择的结果 B.检测某基因型为 AaBb 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 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 叉互换 D.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 的频率为 (1/2)n,AA、aa 的频率均为 1/21-(1/2)n

12、,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 A 解析 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杀虫剂对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进 行了定向选择,A 项正确;检测某基因型为 AaBb 的父本体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 AaB,说明 b 基 因丢失了,为染色体变异,B 项错误;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同源染 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 项错误;Aa 连续自交n代以后,A 和 a 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所以没有进化,D 项错误。 1010.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 表示生殖隔离,生

13、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 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6 D.d 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答案 C 解析 图中 a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 项错误;b 表示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项错误;c 是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 化,C 项正确;d 表示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 项错误。 1111.(2018 北京四中模拟)右图是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可受多种激素的反馈调节 B.分级调节是分层控制

14、的方式,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D.TSH 特异性地运输到下丘脑和腺体并发挥生理效应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下丘脑受 TRH、TSH 和功能激素的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是分层控制的方式,反馈 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通过反馈调节解除抑制,使下丘脑 分泌 TRH,垂体分泌 TSH;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1212.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 14 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 1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 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时 间 第 2 年 第

15、4 年 第 6 年 第 8 年 第 10 年 第 12 年 第 14 年 增 长 速 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 14 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 12 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7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 8 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答案 D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应呈“S”型增长,A 项错误;第 12 年增长速率比第 8 年下降,但只要增长速率大于 0 种群数量就仍在增长,属于增长型,B 项错误;白头鹎活动范围较

16、广, 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C 项错误;白头鹎在第 8 年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 是K/2,环境容纳量是K,应是第 8 年时的 2 倍,D 项正确。 1313.(2017 海南卷)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 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甲、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 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 C.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由单一种植农作物

17、甲改为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不仅两 种农作物长得好,害虫 A 也被抑制,显然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并使害虫 A 的 环境容纳量下降;“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显示乙和害虫 A 不存在互相抑制的 竞争关系。 1414.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 食小粒植物的种子。19741977 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研究结果,不 合理的是( ) 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8 D.

18、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答案 D 解析 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增加,说明蚂蚁也可 以吃大粒植物种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A 项正确;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竞争阳光,二者存在竞争关系,B 项正确;分析题干可知,啮齿动物与蚂蚁没有捕食关系,二者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实现的,C 项正确;“S”型增长显示种群数量先增加最后达到K值稳定,而题图信息显示,移除啮齿动物后,蚂 蚁种群数量增加后又降低到原来数量,D 项错误。 1515.下表为三个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 草原 典型 草原 荒漠 草原 植物总种数/种 1

19、6010080 平均种数 / /(种m m-2 -2) 201810 平均产量/ /(kgkg 干重hmhm-2 -2) 2 000 900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 比例/% % 25.049.0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 D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A 项错误; 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B 项错误;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 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

20、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不 9 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两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大小,C 项错误;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约 62(7880%)种,大于草甸草原的 40(16025%)种和典型 草原的 49(10049%)种,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 项正确。 1616.图 1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及其关系,图 2 为 a、b、c 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 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图 1 中有两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B.图 1 中狐为第三

21、、四营养级,腐生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图 2 中 a、b、c 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 abc D.图 2 中 a、b、c 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 D 解析 在图 1 中有两条捕食链,即草兔狐及草昆虫鸟狐,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不 存在竞争关系,A 项错误;图 1 中腐生细菌为分解者,B 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图 2 的 a、b、c 中 有一种是草,草是生产者,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据此判断 c 是草, 食物链关系是 cba,C 项错误;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a、b、c 中没有分解者, 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D 项正确。

22、 1717.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 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D.同等强度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10 答案 A 解析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A 项 正确;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B 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为动力,能量流动以物质循环为载体,C 项错误;同等强度 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

23、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D 项错 误。 1818.某生态系统中有 a、b、c、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 abc,d 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入 b 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 b 的同化量,乙表示 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蘑菇可以参与丁过程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D.图中 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 b 答案 C 解析 甲=b 的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故甲为 b 的同化量,乙=b 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故乙 为 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 项正确;蘑菇是大

24、型真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参与丁过程,B 项 正确;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种群的数量应稳定在K值左右,C 项错误;图中 d 的能量不 全部来自 b,如 b 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a 固定的能量,D 项正确。 1919.下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和蚯蚓活动对麦田氮元素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其中表施处 理是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层表面,混施处理是将秸秆与 020 cm 土壤均匀混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有机碳 (gkg - 1) 全氮 (gkg - 1) 铵态氮 (mgkg - 1) 硝态氮 (mgkg - 1) 对 照 6.880.693.5916.69 秸8.710.853.8

25、617.59 11 秆 表 施 秸 秆 表 施 + 蚯 蚓 8.610.834.0921.13 秸 秆 混 施 9.240.924.2918.98 秸 秆 混 施 + 蚯 蚓 9.390.914.2121.21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农作物秸秆回田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原理 C.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氮向各种无机氮的转化 D.秸秆混施处理后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导致分解作用减弱 答案 D 解析 土壤中的动物一般活动能力弱,所以应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 项错误;农作物秸秆回田只 能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而能量不能循环,B 项错误;蚯蚓是分解者

26、,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蚯蚓的 12 存在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作用不是十分显著,C 项错误;秸秆混施处理后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较高,有 机碳需要分解者分解,可能是土壤中氧气浓度低导致分解作用减弱而形成的,D 项正确。 2020.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 B.神经冲动在结构处和结构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C.结构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处则不能 答案 D 解析 结构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A 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 的作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

27、神经冲动在结构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结构处的传导速度慢,B 项 错误;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C 项错误;刺激、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 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完成逆向传递,肌肉不收缩,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21.(8 分)低温寒潮会造成农作物受灾,光合作用是受低温影响较显著的过程之一。科研人员用黄瓜 研究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1)选取黄瓜叶片,沿叶脉将叶片一分为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然后进行两种预处理:一半置于低温弱光下,一半置于 ,在培养箱内处理 6 h。之 后,再次置

28、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右图。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 是 , 。 (2)为进一步探究上述两种预处理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原因,用 NADP+作为受体来测定 NADPH 生成 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 低温黑暗 低温弱光 预 处 理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 13 前后前后 NADPHNADPH 生成 速率/%/% 10085.110055.8 实验结果表明, 的预处理导致光反应减弱更显著,进一步影响 反应中的 过程,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较明显。 答案 (1)低温黑暗中 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都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低温 弱光比低温黑暗的预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

29、影响更显著 (2)低温弱光 暗 C3还原 解析 (1)反映实验结果的直方图显示,实验进行了两种预处理,一半置于低温弱光下,一半置于低温 黑暗中,而且两种预处理后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对值均低于处理前,低温弱光处理组的光合作用强度 相对值更低,所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都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光合 作用强度;低温弱光比低温黑暗的预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影响更显著。(2)表中信 息显示,与低温黑暗处理组相比,低温弱光处理组的 NADPH 生成速率较实验前减弱更显著,而 NADPH 是光反应的产物,说明低温弱光的预处理导致光反应减弱更显著。NADPH 参与暗反应中的 C3还原

30、过 程,光反应减弱会进一步影响暗反应中的 C3还原过程,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较明显。 2222.(10 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果蝇,该种果蝇具有刚毛(A)和截毛(a)一 对相对性状,且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的数量相等,每种性状的果蝇雌雄各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 活。从种群中随机选出 1 只刚毛雄果蝇和 1 只截毛雌果蝇交配,产生的 87 只子代中,42 只雌蝇全部 表现为刚毛,45 只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 (1)上述结果显示,果蝇刚毛和截毛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 ,其遗 传遵循 定律。 (2)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结果不能确定 A 和 a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

31、是位于 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 段。请简要说明理由。(提示:如果位于 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显性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可 写成 XAYA) 14 (3)为了确定 A 和 a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请用上述果蝇种群为 实验材料,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1)伴性遗传 基因的分离 (2)若 A、a 在 X 染色体上,亲代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 XAY,截毛雌蝇的基因型为 XaXa,则子代中 刚毛雌蝇与截毛雄蝇为 11;若 A、a 在 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亲代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 XAYa, 截毛雌

32、蝇的基因型为 XaXa,则子代中刚毛雌蝇与截毛雄蝇为 11。 (3)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若子代中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则 A 和 a 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代中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则 A 和 a 位于 X、Y 染色体上的同 源区段。 解析 (1)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题意符合该概念;刚毛 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若位于 X 染色体上,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 XAYXaXa1XaY1XAXa;若位于同源区段,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 XAYaXaXa1XaYa1XAXa。(3)若 A、a 位于 X 染色体

33、上,雄性刚毛果蝇基因型为 XAY,而截毛雌果蝇基因型为 XaX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 和截毛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若 A、a 位于同源区段,多只雄性 刚毛果蝇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 XAYA、XAYa、XaY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则子代表现 为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 2323.(8 分)下图为人体相关神经中枢参与的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含话梅会使唾液腺分泌唾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神经元的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属于反射 弧中的 ;人听到“话梅”二字时唾液腺分泌唾液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射弧与上述反射活动 涉及的反射弧 (填“完全相

34、同”或“不完全相同”)。 (2)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某种刺激”会引起激素 A 分泌增加,最终使尿量减少。此过程中 “某种刺激”是指 ,激素 A 作用于肾小管与集合管使尿量减少的机 理是 。 15 (3)人体血糖升高后,下丘脑可通过神经元作用于腺体细胞 X,促进激素 B 的分泌,激素 B 作用于靶 细胞 Y 以降低血糖,此过程为 调节;当血糖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又抑制腺体细胞 X 分泌激素 B,最终使血糖保持稳定,这体现了 调节机制。 (4)某患者因感染某种病毒而导致重症肌无力(一种自身免疫病),检查发现该患者体内的神经元 的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正常,该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 。 答案 (1)效应

35、器 不完全相同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水 (3)神经体液 反馈(负反馈) (4)该种病毒的抗原与肌肉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构相似,该病毒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能 够与肌肉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兴奋,从而出现肌无力症状(合理即可) 解析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口含话梅分泌唾液” 和“耳听话梅分泌唾液”两个反射活动中涉及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有差别,故它们涉及的反射 弧不完全相同。(2)机体缺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感受该刺激后使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水

36、以减少尿液量。(3)人体血糖升 高后,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以降低血 糖,此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当血糖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又抑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最终使血 糖保持稳定,这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负)反馈调节机制。(4)若某种病毒的抗原与肌肉细胞上的神 经递质受体结构相似,则该病毒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能识别肌肉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此种抗 体与肌肉细胞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后,可能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兴奋,从而出现肌无力症状。 2424.(14 分)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 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

37、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 16 乙 (1)图甲生态系统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 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 是 。 (2)参与过程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 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若图甲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 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 同化的能量。 (3)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 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 为 。 (4)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

38、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从 2008 年以来,该地区为 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答案 (1)A、B、C、E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取样器取样 B (3)水平 竞争与捕食 (4)标志重捕 抵抗力 解析 (1)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图中 A 是次级消费者,B 是初 级消费者,C 是生产者,D 是无机环境,E 是分解者。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率 相同,即图中和相等。(2)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及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 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归入上一营养级 B 同化的能量。(3)题干中 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 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4)鸟类 17 是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填埋湿地增加耕地面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