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374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96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 .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章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远古时期 至公元前221年),-3-,时空坐标,阶段特征,-4-,时空坐标,阶段特征,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政治方面:西周时期,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在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出现诸侯争霸和割据混战的局面;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经济方面: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方式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

2、本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公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商业发展从西周“工商食官”到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5-,时空坐标,阶段特征,3.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和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石氏星表成为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时期的帛画浪漫而古拙。,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7-,知识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 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世袭制。 (二)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3、,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权具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8-,知识点,(三)西周的分封制 1.概念: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3.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4.基本内容 (1)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2)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9-,知识点,5.发展演变 (1)溯源: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 (2)瓦解:

4、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3)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4)遗存:汉初郡国并行,平定“七国之乱”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服务。,-10-,知识点,6.积极作用 (1)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2)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 (3)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7.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

5、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11-,知识点,(四)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特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实行分封制。 4.内容: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6、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2-,知识点,微点拨1.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古代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长子可能庶出,故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13-,知识点,2.掌握宗法制的四个视角,-14-,知识点,(五)西周的礼乐制度 1.目的: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15-,知识点,微点拨西周政

7、治制度及其联系,-16-,主题一,主题二,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解读 材料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解读 材料主要叙述了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中以第一个句号为界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王室与诸侯之间权利和义务的纵向联系;第二部分反映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诸侯之间的横向联系。,-17-,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8、归纳分封制最终走向瓦解的原因。,提示:(1)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2)西周后期,周王的直辖地范围越来越小,王权衰弱,而诸侯国的势力却日益壮大。 (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促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18-,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 从多角度分析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 (2)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亲族多分布在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了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

9、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19-,主题一,主题二,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材料解读 材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摘编自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解读 材料主要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治的影响。材料表明西周宗法制的观念和传统对中

10、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导致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20-,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运用 根据材料,概括宗法制对古代中国封建政治的影响。,提示:导致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一个重要表现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以及封建统治者的守旧思想。,-21-,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归纳 1.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

11、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4)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谱、追根寻源等社会习俗。,-22-,主题一,主题二,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

12、、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23-,1.内外服制度 (1)含义: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之地,即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外服:是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2)概况: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 (3)内容 内服官: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王朝高级官吏统称为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 外服官:主要是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守卫边境的卫等。他们既

13、是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官员。,-24-,2.“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继承王位,既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既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25-,3.谱牒 (1)含义:谱牒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的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要旨。 (

14、2)发展: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了“定世系,辨昭穆”,西周大力发展谱牒,并设专官掌管;谱牒在秦汉之前称作世系、世本、系本、牒记,之后称作族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家谱、宗谱、世谱、世牒等;隋朝皇室称家谱为玉牒;之后唐朝、宋朝的皇室效仿,亦称玉牒;宋代以后则通称作族谱,民间口传为家谱。 (3)影响:谱牒是伴随着父系家族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献或簿籍。中国人的族谱是一个家族世代延续的记录。它对于族群的认同、尊祖、敦亲、睦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汉字正是记叙世系、源流、族规、家训等重要家族信息的特殊符号。,-26-,1,2,3,4,5,1.2018浙江单科,1(改编)有学者在研究中国

15、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解析,-27-,1,2,3,4,5,2.(2017课标全国,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

16、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解析,-28-,1,2,3,4,5,3.(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解析,-29-,1,2,3,4,5,4.(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解析,-30-,1,2,3,4,5,5.(2014课标全国,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