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48447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特征码 fJeaetKdzCDJtXqsXSYb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 学情简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 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 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 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 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 习,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去。 三年级学生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 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大 多数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纪

2、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 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二、教材简析 第 2 页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一 教育主题统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共设计了七个单 元教育主题: 1、我和我的同学;2、我要安全地成长;3、我的成长与家庭; 4、我的邻里生活;5、我的成长与学校;6、我的成人与他人; 7、家乡哺育了我。 这七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 的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 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本册由前三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主要进行自我认识与同学关 系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进行安全生活教育;第

3、三单元主要进 行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教育。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 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 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 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 个不同范畴,并使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因此教材呈现如 下特点: 1、 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 第 3 页 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 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 的关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 意

4、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 有公德意识。 2、 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 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 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 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教材注意了这一内容的体现,如 我想要 我能要帮助学生建立现在社会所要求的消费观念, 特别应避免儿童攀比夸富的心理和倾向。 3、 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关注同学,关注每 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等。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 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的关

5、注和对人的 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三上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 生活的思考和关注。如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通过做小记 者采访、总结、体验,关注身边的榜样,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 第 4 页 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学之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态度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 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荣誉。学习 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 助。 4.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

6、 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5.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 规则和学校规律。 6.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 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第 5 页 7.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8.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 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 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9.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系家庭生活, 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10.知道家庭经济的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

7、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四、课时安排 第一周1.自画像 第二周1.自画像(2 课时) 第三周2.同学之间(2 课时) 第四、五、七周3.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23 课时) 第 6 页 4.同样是学习(23 课时) 第六周国庆放假 第八周5.我不耍赖皮(2 课时) 第九周6.平安回家(2 课时) 第十周7.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23 课时) 第十一周8.心中的 110(2 课时) 第十二周9.家庭树(2 课时) 第十三周10.父母的疼爱(2 课时) 第十四、十五、十六周11.现在的我能做什么?(23 课时) 12.家庭的记忆(23 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13.我想要,我能要(23 课时)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