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6911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133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课件:第八单元 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pptx(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KAO GANG YAO QIU,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其他植物激素()。 3.植物激素的应用()。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01,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02,考点三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03,NEI RONG SUO YIN,内容索引,考点四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04,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答案,知识梳理,尖端,尖端,快,答案,分布不均匀,答案,生长素,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

2、布,色氨酸,芽、叶,种子,胚芽鞘,上端,下端,韧皮部,生长旺盛,答案,(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2)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 (3)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5)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6)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答案,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经典实验是所谓的“供体受体琼脂块”方法,现利用

3、如图处理方法做实验。,答案,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_ _。检测4个实验受体琼脂块,其中含有生长素的是_。,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2)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_。 (3)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实验结果为_ _,则该观点正确。,两组实验的受体琼脂块都有生长,素,且含量相等,答案,1.胚芽鞘系列实验的5个结论 (1)生长素的产

4、生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 (2)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5)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重点剖析,2.胚芽鞘向光性的原理,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命题点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分析

5、 1.(2018湖北六校联考)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胚芽鞘尖端只有受到单侧光照射才能产生生长素 B.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C.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 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命题探究,答案,解析,解析 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照,A错误;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植物激素,人体细胞不能合成,B错误; 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C正确; 胚芽鞘的向光性是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导

6、致其在尖端下面的伸长区的分布不均造成的,D错误。,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答案,解析,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项正确; 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项错误; 植物向光生长,因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不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项错误; 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D项错误

7、。,命题点二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与分析 3.(2019牡丹江调研)下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盘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花盆随转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 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 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 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答案,解析,解析 影响A花盆中的小苗生长素分布的外力为离心力,生长素主要分布于外侧,小苗将会向圆心生长,A项

8、错误; 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小苗处于黑暗环境中,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B项正确; 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只有当小窗转到光源方向时小苗才接受一次单侧光照射,小苗将弯向光源生长,C项正确; 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则小苗表现为接受间断的单侧光照射,光源来源于小窗,所以向小窗弯曲生长,D项正确。,4.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射,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解析 A中虽然有单侧光照射,但由于玻璃片阻挡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

9、直立生长。由图分析可知,B向左生长,C向右生长,D向光源方向生长。,答案,解析,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科学思维,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知识梳理,答案,促进,抑制,促进,抑制,疏花疏果,发育,(2)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的信息。 (3)特点:_。 (4)表现:低浓度_,高浓度_。,细胞代谢,调节代谢,两重性,促进,抑制,(5)实例 顶端优势 a.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原因,答案,顶芽,低,促进,侧芽,高,抑制,c.解除方法:_。 d.应用: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

10、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根的向地性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_侧生长素浓度高,_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_侧生长慢,_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答案,摘除顶芽,向地,背地,根的向地,背地,除草剂,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_。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_农田里的_杂草,同时促进_植物的生长。,敏感,单子叶,双子叶,单子叶,2.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_的化学物质。 (2)应用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_。 促进结实,获得_。 促进扦插枝条的_。,人工合成,脱落,无子果实,生根,答案,深化拓展,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补救,因花粉发育不

11、良或暴风雨袭击影响受粉导致的瓜果类作物产量下降问题;但此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各种粮食作物或油料作物的减产问题。,(1)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2)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 (3)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 ) (5)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6)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 (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

12、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答案,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1)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幼苗的作用,幼苗出现向光性时,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答案,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大于m,且小于M,(2)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植物水平放置时,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 (3)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植物水平放置时,表现出根的向地性

13、时,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的近地侧浓度范围是_。,答案,大于0,且小于m,大于i,1.生长素浓度与促进程度的曲线分析,重点剖析,a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ce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将由“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浓度”。 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ef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

14、程度曲线分析,(1)对于各种器官,生长素的功能均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命题点一 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及应用 1.(2018汕头模拟)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命题探究,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中的a部位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二中的d部位的

15、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 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答案,解析,解析 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中的b部位,A项错误; 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生长,B项错误; 图二中的d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C项正确; 图二中的c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f部位,g部位处于抑制状态,D项错误。,2.(2018广东深圳中学高三诊断)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必然会抑制根的生长 D.使用一定浓度的生

16、长素可促进结实和获得无子果实,答案,解析,解析 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传递给侧芽,使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生长素浓度,顶芽因生长素浓度低而促进生长,侧芽因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正确;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遗传物质控制,与外界刺激无关,B项正确; 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也可能促进根生长,C项错误;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瓜类单性结实,可获得无子果实,D项正确。,命题点二 生长素两重性的曲线分析 3.(2018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甲,图乙表示不同浓

17、度的生长素处理顶芽和根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 B.图乙中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图乙中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两图均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 由图甲可知,当外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为0时,生根的数量大于5,说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A项正确; 与芽相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图乙中表示的是根部、表示的是顶芽,B项正确; 图乙中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项错误; 图甲和图乙均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答案,解析,A.甲、乙和丙对

18、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4.(2016四川,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解析,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相比,生长素类似物甲、乙、丙低浓度时促进根的生长,而生长素类似物大于一定范围时抑制根的生长,因此三者都具有两重性,A、C项正确; 在020 ppm范围内,甲组莴苣幼根长度大于丙,故甲对莴苣幼

19、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项正确; 植物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根时,根长相对值大于100%,因此仍然促进根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用其处理幼芽时也会促进生长,D项错误。,利用“三看法”判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思维,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知识梳理,答案,(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是多种激素_ _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 _的结果。,答案,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1)生长素和乙烯对细

20、胞伸长生长的影响,深化拓展,(2)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茎秆伸长方面的关系,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_、原料广泛、_。 (3)应用实例(连线),答案,调节,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不同,归纳延伸,1.有关五类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与作用的判断 (1)根尖能产生细胞分裂素( ) (2)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3)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4)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 (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

21、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常考基础诊断,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答案,2.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判断 (1)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2)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 (3)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 (4)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1)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有的是拮抗关系,有的是协同关

22、系。,下图为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教材热点拓展,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命题探究,命题点一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1.(2017全国,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

23、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解析,解析 据题图分析可知,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叶片,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故CTK能延缓叶片衰老,A项正确; 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叶片,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一定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则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两者同时使用则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介于两者之间,说明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项正确; 由于叶绿素能通过吸收和利用光,将水光解成NADPH和氧气,根据CTK组比ABA组的叶绿

24、素含量高可知,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CTK组,C项错误; 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得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凸显出来,据图ABA组叶绿素含量低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项正确。,2.(2018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如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 C.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减少 D.激素C在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生长具

25、有促进作用,A项正确;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B项错误; 激素B是乙烯,其果实成熟时含量增多,C项错误; 激素C是脱落酸,在萎蔫的叶片和将要脱落的果实和器官中其含量较多,D项错误。,命题点二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2018重庆江津中学等七校高三诊断)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生长发育的棉花幼苗,其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 B.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C.植物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处能合成脱落酸,主要作用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 和脱落 D.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植

26、物的生长发育,答案,解析,解析 正常生长发育的棉花幼苗,其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A项错误;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项正确; 植物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处能合成脱落酸,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项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项正确。,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

27、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 粗谈),答案,解析,解析 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两重性有关,A不符合题意; 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B符合题意; 白稻的根茬发芽长出新稻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C不符合题意; 柿子的成熟与木瓜释放的乙烯有关,D不符合题意。,考点四,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_、_下

28、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2)生长素类似物的影响存在一个_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3)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_和_。,实验解读,答案,浓度,时间,最适,浸泡法,沾蘸法,2.实验过程,答案,一系列浓度,生长状况,相同,枝,条生根,状况,3.结果分析 由下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设置对照组、重复组 (1)设置对照

29、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3.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关键点拨,4.处理插条 (1)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 (2)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3)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命题点一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0、 1.(2017江苏,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命题探究,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 处理插条 D.400 mg/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 由图可知,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A错误; 与NAA浓度为0相比,NAA浓度大于300 mg/L时,生根率下降,B错误; 生产上为提高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应选择二者都较高的NAA浓度即200 mg/L,C错误; NAA浓度为400 mg/L时

31、的平均生根数高于NAA浓度为0时的平均生根数,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2.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最佳浓度位于26 ppm 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使用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答案,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NAA浓度为4 ppm时生根最多,其最佳浓度应在26 ppm之间,但不能确定最适浓度是4 ppm,A项正确、B项错误; 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两种,C项正确; NAA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D项

32、正确。,命题点二 实验的拓展与应用 3.(2018遂宁高三三诊)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水稻(YTA、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 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一样强 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解析,解析 水杨酸是植物激素,对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起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

33、的是酶,A项错误; 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B项错误; 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有差异,其中水杨酸浓度为1.5104molL1时抗病能力相对较强,C项错误; 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的数据(0 molL1)对比可知,低浓度的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说明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具有两重性,D项正确。,4.(2018宁德高三5月质检)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

34、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D.0.5 mgL16BA与0.8 mgL1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答案,解析,解析 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只是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组合原球茎的增殖数量不同,说明6BA和2,4D可以调节原球茎的增殖,A项正确; 2,4D浓度为0时,原球茎增殖数是20个,而2,4D浓度大于0时,其增殖数量均大于20个,因此实验结果不能表明2,4D对原球茎的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

35、,B项错误; 由于缺乏单独使用6BA和2,4D的对照组,故无法比较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C项错误; 由于本实验所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大,无法准确确定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D项错误。,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命题探究,易错警示突破选择题,1.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的3点说明 (1)尖端均匀光照或黑暗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2)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3)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2.关于两重性的2个要点 (1)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

36、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的可认为“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的可认为“促进生长”。,(2)确认能否体现两重性的关键在于“浓度与生长状况” 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能体现两重性,如根的向地性生长、顶端优势等。 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 3.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4.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命题探究,长句

37、应答突破简答题,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是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再经极性运输运送到尖端下部,导致下部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4.顶端优势的原理: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5.下图为去除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实验结果:,去除顶芽能抑制主根的生长;顶芽

38、植株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由顶芽向下极性运输;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1.(2018海南,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 B.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C.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解析 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A项正确; 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B项正确; 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C项错误; 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片的脱落,D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

39、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2.(2018江苏,7)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解析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IAA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即外源IAA的浓度为0),但枝条本身存在IAA,A错误; 用300 mg/L 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IAA诱导茎

40、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 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分析柱状图可知,100 mg/L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错误; 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IAA均使根生物量增大,体现了IAA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1,2,3,4,5,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3.(2016全国,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

41、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1,2,3,4,5,解析 由于a中不含生长素,则b、c中均不能接收到生长素,而a中含生长素且可极性运输至b处,故b、b中IAA含量不同,A、B错误; 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错误; 由于b细胞生长素可不断被消耗,则d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应小于a中生长素输出量,D正确。,1,2,3,4,5,4.(2015全国,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

42、,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解析,1,2,3,4,5,解析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错误; 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

43、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1,2,3,4,5,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 _。,5.(2017全国,30)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1,2,3,4,5,答案,解析,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的,解析 由题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

44、叶的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1,2,3,4,5,(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1,2,3,4,5,答案,解析,解析 施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水分散失减少,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降低,(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 _(答出两点即可)。,1,2,3,4,5,答案,解析,解析 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根冠、萎蔫,的叶片,(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 _(答出两点即可)

45、。,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等。,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水是根细,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2018芜湖高三5月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B.生长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 C.黑暗时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 D.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无产

46、生生长素的特定器官,A项错误;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项错误;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指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与是否有光照无关,即黑暗时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依然可以运输到尖端以下部分,C项正确; 植物的向光性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背光侧浓度高,促进生长,且背光侧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向光侧,则出现向光弯曲生长,因此不能体现出生长素的两重性,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2.(2018中山模拟)下列事例与生长素的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台风吹倒的树苗,茎背地生长 B.扦插枝条时保留部分芽,易于枝条生根成活

47、C.盆栽花卉放置在阳台上一段时间,茎会弯向光源生长 D.刚摘下的青色香蕉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黄成熟,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台风吹倒的树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近地侧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背地侧,因此茎背地生长,A项正确; 扦插枝条时保留部分芽,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易于枝条生根成活,B项正确; 盆栽花卉放置在阳台上一段时间,由于单侧光的作用,导致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茎会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C项正确; 刚摘下的青色香蕉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变黄成熟,是由于乙烯的作用,与生长素没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3.(2019天津模拟)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 D.结合顶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