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7227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61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课件2.ppt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史 专题十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高考历史(通史模式),考点一 “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6课标,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 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五年高考,答案 B 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这是中苏关系 恶化,中国调整了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实

2、现与西方国 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 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A、C、D三项均与题干时 间不符。,方法技巧 时间定位法:本类试题要紧紧抓住时间信息,以时间为线索判断备选项是否符合题 意。,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江苏单科,13,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 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3、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 C 本题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局势,同时考查学生完整、准 确解读历史信息、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的变化, 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世界政 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故C项正确。当时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并未改变,A项错误;当 时各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依然存在,B项错误;D项中“决定”的表述错误。,解题方法 解答本题,一要着眼于两极格局的变化,二要理解中美面临的共同威胁,三要正确把 握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2.(

4、2015山东文综,22,4分)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 B 在冷战背景下,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 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取决于两国的利益需要,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至1972年,英国并未加入欧共体,中英关系的改善 与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无关,C

5、项错误;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 抗,D项错误。,3.(2015安徽文综,18,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 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 看法”说明国际社会上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

6、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 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 等于反对美国,故C项错误。,4.(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 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 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 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 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

7、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 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 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 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2

8、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 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 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 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

9、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 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 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

10、;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 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 来。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其大意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

11、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简要叙述中美 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即可。 (3)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日本于1972年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要从多个角 度分析日本谋求中日建交的原因。 (4)从日本方面来说,要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影响角度阐述;从中国方 面来说,应从反抗侵略、铭记历史等角度阐述。,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福建文综,17,4分)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

12、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答案 A 示意图显示,19721978年中美贸易波动比较大,这是由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导致 的,故A项符合题意。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此后贸易额有所增长但并未始终 保持增长,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但1977年中美进出口总额不升反降,故C 项错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但之后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并未消除,D项错误。,2.(2013广东文综,17,4分)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答案 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从材料信息看

13、,毛泽东认为,中间地带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东欧各国则反对苏联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都推行霸权主义,因此,如果团结 中间地带和东欧各国,则可以构建反霸统一战线,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评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 稍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中间地带、东欧各国在反美和反苏方面的共同点,分析选项 内涵即可解答。,3.(2013安徽文综,18,4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 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14、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答案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A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的演说表明当时美 国已开始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故B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的演说预示着中美关系出现重大 转机,故C项正确。D项本身表述错误。,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8课标,31,4分)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 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

15、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 漫画中“奶奶”“阿姨”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说明女性成为国家建 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反映出工业化建设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 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由漫画信息无法看出城乡差别,并且当时城乡差别并未发生根 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方法归纳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 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首先,漫画多有寓意,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立 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再 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

16、内 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的寓意并深入体会其对我们的启示。,2.(2018课标,30,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 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提出健全法制。结合中共八大 召开的时代背景可知,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即将展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变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7、成为时代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进行,故选C项。A项错在“开始”和“制度化”;1956年时,新政权已经巩固,排除B项;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D项错误。,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江苏单科,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 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 C 从表格信

18、息看,“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为原始史料,即 第一手史料;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和北京粮食工作中国商业四十年 两部经济著作均为后人撰述,为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为可信,故C项正 确。展览中的文字介绍为后人整理加工,有主观色彩,A项错误;从表格信息看,两部经济著作的 记述并不完全一致,B项错误;真实可靠的原始史料是可以证明历史真相的,D项错误。,2.(2015福建文综,18,4分)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 的是 (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19、“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 D 从图片可以看出,1957年以后中国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而农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图片反 映的信息不符。,3.(2015海南单科,24,2分)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 因为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答案 B 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全国大办工矿企业,因此这一

20、时期职工人数猛增, 故B项正确。,4.(2015上海单科,29,2分)下侧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 ( )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 A 从新闻中的“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可知这是典型的浮夸风,其是“大跃 进”的典型特征。,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山东文综,20,4分)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 条。它反映出当时 (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 C 词条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

21、光辉照耀下”这一说法带有强烈的“左”倾色 彩,因为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本身就是“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据此分析,C项正 确。,【大跃进】d yu 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2.(2013重庆文综,9,4分)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 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 A 由表格数据

22、可知,19581960年重工业产值与1957年相比大幅度提升,这是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说明此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出现了“左”的错误,因此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从1960年重工业产值与轻工业产值及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来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谈不上形势好转,因此B、C、D三项均与表格信息或史实不 符。本题选A项。,3.(2012课标全国,32,4分)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 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

23、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 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答案 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把材料信息与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经济建 设情况相结合,正确分析此时期的阶段特征。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并没 有发生“急剧变化”,故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已趋于恶化,材料信息高估 了苏联对华

24、经济援助的作用,故可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看,该评估认为“中国可以解 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而实际上,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国 民经济遭受了挫折。因此,这一文件的判断与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三 科技、“双百”方针与教育的发展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9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 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 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据陈白尘

25、、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 略。,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同时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试题以对文学作品的介绍为载体,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多种素养,引导 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故事梗概与中国的翻译与改动情况进行比较,根据 不同的时代特征思考翻译与改动的原因,选好角度拟定论题;其次结合材料信息,联系不同时期 的中国社会状况对论题进行阐释。注意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

26、结合。,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7北京文综,19,4分)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C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古代、近现代的科技。李时珍的本草纲 目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属于传统科技的总结性著作,且这仅是医学方面的成就,因此由李时 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无法得出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排除A项;康熙帝向西方传 教士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兴趣,并不能由此得出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 然科学,排除B项;电影的发明是近代科技进步的结果,京剧被拍成电影,体现了近代科技使传统 戏剧获得新的传播形式,因此C项正确;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

27、培育的杂交水稻,把它作为解 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尚未得到成功解决,排除D项。,2.(2016浙江文综,19,4分)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 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 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答案 B 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 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故选B项。,3.(2015山东文综,19,4分)

28、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 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答案 C 19491978年,中国史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呈现出颂扬革命、否定资产阶级改 良的倾向,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研究较多,论文数量也多,戊戌变法主张改 良,最容易受到史学界轻视的是戊戌变法,故C项符合题意。,4.(2016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

29、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 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 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30、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 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 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解析 (2)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二中严复、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或宗旨及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 针、教育法的规定中概括,并注意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二小问应结合清末、民国初年、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31、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历史阶段面临的历史主题进行分 析。,5.(2015北京文综,41,10分)(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 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 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 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 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6分),答案 (2)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 我国航天

32、成就:人造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 即可),解析 (2)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激烈对抗时期,从美苏争霸 这一角度阐述其国际政治背景。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C组 教师专用题组 (2013四川文综,14,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 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 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

33、 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2分)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 的?(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 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 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

34、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 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 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 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 观。(4分)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答案 (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2分)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 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4分) (2)“文化大革

35、命”时期;(2分)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 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4分) (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2分)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2 分,任答其一即可) 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 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 强。(8分,每点2分),解析 本题以我国近现代中小学课程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变迁。 第(1)问,“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可从民国

36、建立前后社会思想的变化角度进行分析;“积极作 用”可从国家和国民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教材的封面和目录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原因”可结合“文化大革命” 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特色和图片内容进行归纳。 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与相关历史观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时代要求”结合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经济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文化上科学化和理性化及世界经 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进行思考即可。,考点四 选修,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7课标,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

37、很快 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 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 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 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 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 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 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 调

38、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答案 (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 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析 本题以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解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描 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9、(1)第一小问,直接提取材料信息,从陈云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角度 回答其“经济思想”;第二小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困惑、计划经济的弊端和苏 联模式的影响等回答。(2)从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理论影响和实践影响等角度,简述陈云对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知识拓展 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是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也是中国在落后状况下走上富强 道路的必然选择。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制约。陈 云的经济思想就是探索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尝试。,考点一 “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 1.(2019河南洛阳一模,16)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

40、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 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 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答案 A 由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 国际力量的组合”可知中国弱化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交流,故选A 项。“摆脱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这一变化没有突破美苏两极格局,排除C项;材料 没有涉及缓和与资本主义

41、国家关系的问题,排除D项。,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四,31)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 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 说明 ( ) A.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B.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C.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答案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在向国会 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提“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说明尼克松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 这符合中美联合公报的精神,故选C项。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完

42、全解决,排除 A项;材料只是尼克松总统向国会作的外交报告,无法说明美国在具体的外交行为中是否遵守 “一个中国”原则,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两国建交障碍已清除,排除D项。,3.(2018辽宁五校期末,17)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 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 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答案 B 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故B项 正

43、确。鼓掌表决是一种倒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曲折,故A项错误;材料涉 及的仅是投票方式的变化,并非政治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全国人大投票方式的 变化,无法体现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错误。,4.(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34)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决定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农业部认为这是 增益本国农业的大好机会;财政部认为此举有助于从中国大量获取原材料;而国防部则表示不 满,认为出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会被中国用作军事或更大的战略用途”。这说明美国对华政 策 ( ) A.促进中美关系改善 B.体现不同集团妥协 C.彻底摆脱冷战思维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答案 D 材料体现

44、的是美国政府不同部门对放宽对华贸易管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的不 同结论,但都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体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 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而非中美关系的改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政府不同 部门对放宽对华贸易管制的不同态度,不能体现不同集团之间的妥协,故B项错误。彻底摆脱 冷战思维是绝对化表述,故C项错误。,5.(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诊,5)下面表格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B.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D.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45、,答案 C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得到不断发 展,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扶持力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C项正确。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于1978 年,A项错误;美国从未放弃对台湾的军事支持,B项错误;在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争夺重点一直 都在欧洲,D项错误。,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6.(2019河南开封一模,31)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 下,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阐述了“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 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 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

46、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等问题。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 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苗头 C.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答案 A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解决的重要关系问 题,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分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故选A项。论十 大关系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不属于“左”倾,排除B项;“一五”计划开始施行于 1953年,排除C项;苏联的建设经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7.(2019湖北黄冈调研,31)1961年6月,中共中

47、央发出商业40条和手工业35条两份文件, 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 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 ) A.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 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调整了相关领域的生产关系 D.奠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答案 C 由材料信息“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 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可知这是对“一大二公”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故选C项。 “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完成,此做法并不是对其的深化,排除A项;“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 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只是部分的调整,没有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排除B项;经

48、济体制改革 始于1978年,题干中的做法没有为其奠定基础,排除D项。,8.(2019江西南昌一模,31)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经济;改革企业管 理体制,要求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企业对国家实行“五保”,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 责制,等等。这说明当时 ( )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调整了国民经济政策 C.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D.“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答案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政策调整,故选B项。21世 纪初中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这些举措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但不能说是 “进一步扩大”,排除C项;20

49、世纪60年代还没有摆脱“左”倾路线,排除D项。,9.(2019山东淄博一模,31)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人民公社 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1965年至1976年期间,其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 元。到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发展到152万个,总产值达到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 3%。这一现象( ) A.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 B.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1965年至1976年期间社队企业发展迅速,对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有 所帮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根据材料“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 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可知社队企业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要 论述社队企业的发展,没有体现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排除B项;1978年后中国开始新时期经 济体制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