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870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现代中国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45年9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这表明()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D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二战后不同国家对处置德国的意见分歧大,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分歧,故选B项。国与国的关系决定于综合国力,故排除A项;材

2、料没有反映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苏的对抗信息,故排除D项。2(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下图为二战后法国共产党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主题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大国对峙的加强C两大阵营最终形成D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答案B解析“有偏袒的援助”是指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法国共产党人的宣传画显然是批评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凸显出当时美苏对峙加强,故B项正确。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20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两大阵营最终形成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国共产党人的观点不代表政府的观点

3、,不能说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故D项错误。3(2019山东临沂十九中质检)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答案C解析美国1952年移民法对于人才引进更多的是限制,无法扩大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并且材料中也并未体现有关苏联的描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的引进,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由题干中可知,此时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安全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美国移民法是对移民和临时劳工入境做了限制,目的是减少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4(2019四川仁寿一中调研)右图漫画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该漫画所包含的正确信息是()A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C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D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20世纪6

5、0年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我比你更觉得疼”等字眼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故选C项。5(2018辽宁沈阳期末)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A已放弃了孤立主义传统B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C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D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答案B解析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思维到“领导世界”的意识说明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故B项正确。美国并没有放弃

6、孤立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美国霸权主义的原因,不是具体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美国对外侵略的明显信息,故D项错误。6(2018安徽马鞍山质检)朝鲜战争爆发伊始,美法均提出武装西德的计划。1952年欧洲六国还决定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但随着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外交政策的转变和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法国国民议会最终否决了该条约。由此可知()A世界局势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B欧洲防务计划受挫促使北约建立C法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以维护独立D欧洲国家的联合从军事领域开始答案A解析材料“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但随着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外交政策的转变和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法国国民议会最终否决了该条约”可以得出,欧洲一

7、体化受世界局势的影响较大,故A项正确。北约建立于1949年,故B项说法不正确;C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欧洲的联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故D项不正确。7(2019皖南八校联考)下图是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拟定的邀请国家参与该组织的部分“标准”,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A协调了内部的矛盾和纠纷B成员国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困难C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D接受了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未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独立外交政策”等可知,不结盟运动发起者不想参与大国利益纷争,力图避免大国集团的干扰,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参与不结盟运动的标准,不是协调内部矛盾和成员国经济困难,故A、B两项错误;

8、中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故D项错误。8(2018黑龙江哈六中期末)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说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B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控制C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答案D解析材料“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增强了抗衡美

9、国的实力,这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故D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西欧的变化,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过于绝对,排除;两极对峙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9(2019福建开学考试)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长,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C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D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世界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以及新兴大国的崛起,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故A项正确;当今西方大

10、国仍然主导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崩溃说法绝对;D项完全改变说法绝对,排除。10(2019吉林长春质量监测)基辛格说:“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对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南辕北辙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其意在说明()A美国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B多极化和全球化相伴而行C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调和D美国构建单极世界不可行答案A解析材料“对美国而言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说明其本意是为美国的外交决策出主意,说明美国要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故B、C两项错误

11、;材料没有说明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信息,故D项错误。11(2019黑龙江哈六中开学考)“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多极化不应也不可能再重复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所谓均势。”这反映了多极化的实质是()A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B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C世界力量对比的均势化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答案B解析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不应也不可能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12、家共同参与、民主共存的特点,体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故B项正确。材料反对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故A项错误;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较为悬殊,不可能均势化,故C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12(2017全国卷)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人民解放军“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

13、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目的是维护内河航运主权,并不能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3(2019山东菏泽入学考试)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是新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答案C

14、解析由图可知,图像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以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并未发展全方位外交,故A项错误;由图可知,中国同北欧、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建交,这些国家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因此这一时期主要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正确;由图可知,新中国不仅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还同北欧国家建交,比如丹麦、瑞典,这些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并不是“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故D项错误。14(2018

15、北京高考)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解析注意题中时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以及题干信息“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美国同意和谈”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方同意与中方和谈以解决朝鲜问题说明抗美援朝使中国

16、国际地位获得提高,故A项正确。两大阵营冷战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故排除B项;新中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作用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故排除C项;抗美援朝后南北朝鲜仍然维持对峙分裂局面,至今尚未实现半岛统一,故排除D项。15(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中月考)“几百年来,亚洲问题主要是在亚洲之外决定,这种倾向现在还存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后要忽视亚洲国家对它们自己或它们邻国的想法,将是不可能的。”尼赫鲁这番话的背景是()A印度实现了独立 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C万隆会议的召开 D不结盟运动的开始答案C解析单单实现自

17、身独立的印度并不能代表整个亚洲地区的实际情况,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讨论的亚洲事务仍然是在亚洲之外决定的,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霸权主义色彩,故B项错误;召开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近代亚洲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与的亚洲会议,为实现亚洲人民的自我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于1961年,它所针对的并不仅是亚洲,而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16(2019甘肃西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D三大改造已

18、经完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战争”一词使用频率下降,“建设”“和平”词汇使用频率上升可以得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故A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仍处于两极格局之中,世界局势并未趋于缓和,故B项错误;C项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三大改造完成是1956年,与材料“1949195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7(2018百校联盟联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

19、,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A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B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C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答案B解析由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可知中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故A项错误;由材料“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可知中国旨在维护领空权,表现出强烈的主权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意识而非主导世界,故C项错误;反对霸权主义本质是维护主权,故D项错误。18(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新中国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文字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

20、照。护照语种的变迁体现了()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C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D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答案B解析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美关系的缓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出现英文对照形式,这一变化是中国外交环境变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材料中信息不相符,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之后,故C项错误;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逐步提升,故D项错误。19(2019河南联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A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

21、系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D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体现新时期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的、全方位的外交,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开展多边外交,提高了国际参与度,提高了国际地位,故B项正确;文革期间中美关系就已经正常化,故C项错误;中苏关系逐步恶化后中国开始逐步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故D项错误。20(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

22、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B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D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夸大了国家利益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排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依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外交关系,故B项正确;美苏争霸第二阶段苏攻美守,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故C项错误;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是以维护国家利益来决定,并非犹豫不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

23、8分,第23题12分,共60分。21(2018云南玉溪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价值高达1

24、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640亿美元)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经济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乱经济的样板,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几乎筋疲力尽。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在前苏联提供援助,但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欧洲复苏而使出那么多钱。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

25、2月25日)(1)马歇尔声明“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有关文字对此加以简要评价。(10分)(2)参照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马歇尔计划与“新马歇尔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的异同。(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表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对“新马歇尔计划”的调整明显下降。试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答案(1)评价:马歇尔一方面称其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主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其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实质是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同时还强调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任何为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党、政府,

26、不能得到援助并将遭到反对。可见,马歇尔计划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10分)(2)异: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复兴西欧资本主义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促使东欧和苏联进行所谓“改革”,使其演变为资本主义。同:两者都是反对共产主义的。(6分)(3)根本原因: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西方推行“新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基本达到。(4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马歇尔计划实质和影响分析评述即可。第(2)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二“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和所

27、学从遏制共产主义角度回答;不同点结合材料二“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以及所学从适用范围回答即可。第(3)问,依据所学世界格局变化从苏联解体角度回答。22(2019河北辛集中学训练)古今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材料二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

28、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宜,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

29、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材料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作简要评价。(1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13分)答案(1)内容: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理藩外交。(3分)(2

30、)变化: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6分)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外交的转型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6分)(3)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旁观者)到积极参与。(3分)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5分)国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

31、,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可以得出: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根据“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可以得出: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根据“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可以得出: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

32、制。第二小问,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可从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从整体史观的角度来说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说打破了“华夷观念”,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与世界接轨是中国的进步。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可以得出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80、90年代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可以得出答案。23(2019福建福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中外历史部分重大事件简表。

33、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国际社会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3分)阐述:二战结束后,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美苏走向对抗,展开冷战和争霸。然而,两国间的矛盾并未因此得到解决,反而导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世界动荡不安。历史证明,以合作的态度和和平的方式可以使众多国际问题得到解决,如中国以求同存异争取亚非会议与会国的理解,并一起推动了会议的成功;而老挝和平问题通过世界大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也得到一定的解决。(9分)(示例二)论题:国

34、际意识形态斗争影响中国外交。(3分)阐述:二战结束后,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促成了两大阵营的冷战。在推翻美国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后,新中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和威胁。因此,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结盟,支援朝鲜战争等。(9分)(示例三)论题: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3分)阐述角度:可从1956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波兰事件、古巴革命胜利事件关系的角度来阐述。(9分)解析本题是开放型的试题,分析材料可知主要涉及是外交问题,时间限定在二战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系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美苏冷战,形成了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非军事对抗,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所接受。分析图表中的信息,各种条约、会议占了很大比重,从这方面可以提出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国际社会的问题的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论述,也可以从中国的外交活动体现出以国家利益为重,世界政治形势影响国内政治形势,意识形态斗争影响中国外交等方面提出论题,结合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中国国内的政治活动进行论述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