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918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3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1)必要性: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

2、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一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2)不良后果: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

3、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4.特点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旧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1)管理方法手段:

4、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农业政

5、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3评价(1)成就: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4启示(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6、,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

7、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在当前俄罗斯的教科书中,把20世纪2030年代之交的苏联农业集体化称为“第二个农

8、奴法”)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后期的三次改革均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三次改革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1(2019濮阳模拟)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这实际上反映了()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的尝试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故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自192

9、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解析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来建设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答案B3(2019邯郸高三期末)1939年前,“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

10、本货物(再投资),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这是因为()A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B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D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解析据材料可得当时苏联是斯大林模式,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而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国家干预经济,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故A项正确。答案A4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

11、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根据题中“1953年到1964年”可知,当时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所以苏联的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D项正确;A项虽然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但与材料没有关系;B项不符合史实,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农业方面;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答案D5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问题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这说明()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B如果

12、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催生造成的D苏联解体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解析材料反映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A、D两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加剧,从而使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答案C命题点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实证史料一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13、“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解读: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史料二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

14、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解读:史料二“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探究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试答: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15、【探究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试答: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历史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素养提升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练习1(2019沧州质检)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信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

16、家庭即遭毁灭。”这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B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C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D“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21年12月”,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C【思维升华】教材明确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1921年3月,但对于结束,课本仅表述为:“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这种表述十分模糊,其具体过程

17、是: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随着布哈林在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争论的失败,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1929年,苏联正式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命题点二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实证史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共

18、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引自斯大林选集解读:史料一表明苏联要走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恰恰相反的工业化道路。史料二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道:“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殖民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解读:史料二说明在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背离。【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斯大林为苏联所设计的工业化途径。试答:

19、工业途径: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权。【探究2】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斯大林为实现工业化而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这一措施。试答:措施:农业集体化。评价: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消极:从农民身上收取的东西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历史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

20、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练习2(2019厦门高三调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

21、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并且要求短时间之内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而且也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虽然农业领域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农业仍然没有明显增产,故选C。答案C【思维升华】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中的工、农业措施

22、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在工业领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二五”计划时期,苏联领导人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农业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生产者(农民)和生产成果(这里主要指农产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阻碍了生产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就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民和农业剥夺得太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

23、滞。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集体农庄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即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提示同学们解题时要从具体材料出发,不能盲目依赖课本知识。命题点三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实证史料一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解读:史料一信息“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说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史料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

24、项重要措施。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解读:史料二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史料信息“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说明苏联的粮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史料三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

25、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解读:史料三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严重下滑趋势。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告终。【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试答: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探究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

26、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试答: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历史理解1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2.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要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坚持群众路线;要抵制“和平演变”,维护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 素养提升注重历史

27、解释,挖掘“深层隐含”练习3(2017承德高三质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到苏联解体前,报纸有8 000多种。在办了登记手续的报纸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1990年8月,苏联的非正式组织有9万多个,在2 000多个政党中,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共和国一级的有500多个。这一局面说明()A政治公开性改革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力量B苏联共产党已失去政权C苏联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已经势不可当D历史虚无主义空前泛滥解析从材料信息“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苏共掌握的仅占1.5%”“2 000多个政党”等可知,苏联共产党放弃了对媒体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与政治管制,这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

28、革有关,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思维升华】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不足: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29、。题源史料大领悟史料一(摘自安徽高考)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史料二(摘自江苏高考)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1)导致史料一中列宁所言“严重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改编题)试答:原因: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足就是不顾苏俄现实情况而企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2)如何理

30、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改编题)试答:理解: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微课说法大提能定位: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不清典例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行政命令D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解题悟法定时空:19581964年,苏联抓关键:

31、从国外进口粮食,管理机构扩大了二三倍析选项:历史追问根据上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怎样认识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试答: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查错补短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失败的,但前两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名家评史大收获观点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

32、的新政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是急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设置】概括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有哪些相似之处。两者在实质上有何不同?试答:相似:解决经济危机;国家上层的领导人推

33、动(自上而下);维护本身的制度;改革遭到反对。不同:前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者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若答课本上本课要旨中的话亦可)。1(2018全国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解析七年经济计划仍然将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体现出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结束,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与新经济政策注重市场的作

34、用不符,C项错误;材料表明七年经济计划延续了此前的一贯做法,没有体现出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答案A2(2018江苏高考)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把撤销的全联盟部管辖的企业移交给地方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体现出地方经济自主权的适度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管理权由中央向地方的转

35、移,仍然属于计划管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权的转移,意图并非B、D两项。答案C3(2017全国卷)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对苏联的影响。由漫画中“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及漫画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苏联在“冷战”期间的经济发展令西方反苏势力惊讶,本质上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D;从漫画信息可判断时间为二战

36、后,A、B、C三项时间上与之不符,排除。答案D4(2017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材料表明,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年代的版本在内容上均有所不同,说明时代影响了历史叙述,故D项正确;回忆录是当事人所写,掺杂了个人主观因素,准确性上有一定出入,不一定比相关研究著述的可信度更高,A、B两项错误;版本新旧与是否更接近历史真实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答

37、案D5(2017全国卷)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信息看,苏联将集体农庄劳动报酬的发放期限缩短,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刺激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A;材料未涉及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变,故B项排除;此措施并不能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实现了

38、农业集体化,故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资料1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对于“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现点。一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的“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封建专制主义长期统治的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

39、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保卫和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如果否定“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他们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人认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阶段不同,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下,使国

40、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造成了生产力水平的下降。资料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在前期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2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斯大林模式”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大飞跃。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

4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3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具体表现在三点:一是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脱离群众;二是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三是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也有学者认为“它的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