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9502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测试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依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

2、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2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会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哥伦比亚学者”“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这反映了美洲学者关注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掠夺,给美洲人带来的灾难,造成两大洲的发展差距扩大,因此A项正确。

3、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最早登陆美洲的是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船队,B、D两项错误;黄金和白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项错误。答案:A32019河北邢台模拟下面是不同时期英荷两国商船与军舰数量的对比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荷兰1650年1820年1650年1820年商船数量约3 000艘约40 000艘约15 000艘约9 000艘军舰数量约200艘约2 000艘约1 000艘约300艘A.荷兰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B英国的崛起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C殖民斗争主要在英荷之间进行D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解析: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根据材料中1650年与1820年,英国、荷兰的

4、商船数量和军舰数量变化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商船数量、军舰数量变化,无法反映殖民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英荷两国商船与军舰数量的对比变化,没有反映财富流入西欧,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河南名校联考“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紧随其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工业文明的第一轮扩张,其对象是与英国有着相同或者相近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北美国家。”这说明()A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文化传统已成为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解析:材料反映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欧

5、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说明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故B项正确。答案:B5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解析:马克思认为推动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推动世界走向一个整体,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世界殖民体系确立,故D项错误。答案:A6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

6、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欧洲通过三角贸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从而推动了欧洲文明整体的进步,因此增加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为三角贸易最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答案:D72019德州统考19世纪初,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仍以教授神学为主,外加古典语言、数学和历史等学科。19世纪中叶后,两校都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两校的改革()A在废除传统课程方面最为彻底B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的需要C使得古典主义教学方式丧失市场D推动了近代

7、实验科学的产生解析:材料没有提及“废除”传统课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仍以教授神学为主19世纪中叶后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显然受到了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的影响,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不能说明传统学科就没有市场,故C项错误;早在16世纪伽利略就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D项错误。答案:B8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 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8、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B开创了精耕细作生产分工的模式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解析:根据材料“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可知工厂存在的特征就是需要一个总动力设备的安设,得出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即机器生产的普及,故C项正确。答案:C9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

9、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解析:材料仅介绍了发明者的出身,没有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论述出身和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阐述了第一次革命的发明者以工匠和技师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科学家为主,这一变化不能说明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且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科学和经验的叠加,变化的仅为权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多为科学家,科学对于发明和技术的运动作用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阐述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

10、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解析:材料主要论述就业性别的变化而不是美国经济总量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女性就业人数的增长而不是地区间人口的流动,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和“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说明传统的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故C项正确;据材料“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说明女性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而不是婚姻观念,故D

11、项错误。答案:C112019衡水金卷模拟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图片。出现该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世界各国贸易发展的情况,根据材料可知是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因此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无关,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国家是相同的条件,不能说明对外贸易所占比例不同的原因,故B项错误;英国这一时期仍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实力增强

12、,而英国则凭借殖民地优势,不革新技术,导致经济实力下降,故D项正确。答案:D12有学者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材料表明托拉斯()A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C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D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解析:根据“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托拉斯中,有316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有78家大公司控制着各部门产量的50%以上,有26家控制8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3、托拉斯控制着美国大量的资本和生产,是垄断的一种,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

14、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反对海外事业。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16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

15、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外政策的变化。(2分)(3)简要说明中西方的海外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前,是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得出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

16、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第(3)问,结合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分别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8分)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8分)(2)变化: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2分)(3)后果:中国:起到了自卫作用;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17、,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分)西方: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142019四川省五校联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革命“渐进论”兴起。概念之争论体现的是对工业革命总体认识的分歧,这场争论势必延续。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发展存在渐进性和连续性,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它不同于政治革命,但其意义绝不亚于后者。所以

18、,开始于经济领域,继而发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的这场重要变革,完全可以称作是一场革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材料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材料中传统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由此可以概括出“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急剧变化”这一观点,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论证;材料中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存在渐进性和连续性,由此可以概括出“工业革命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这一观点,可以用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来进行论证。答案:示例一观点: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急剧变化。论述:工业

19、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这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以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为基本特点的两极社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社会结构,并使思想政治领域、社会观念、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之,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引发了西方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12分)示例二观点:工业革命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论述: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西方国家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浪潮在欧美广泛展开,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善;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工业革命浪潮进一步席卷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进步。总之,工业革命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引起了世界的深刻变化。(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