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968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新兴力量的崛起一、“欧洲人的欧洲”1历史背景:在两极对峙的局面下,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国家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使欧洲得到稳定与发展。2主要进程(1)经济一体化: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政治一体化: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

2、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重视教育。(4)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2表现(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3影响(1)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2)与美国、西欧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有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三、东方巨龙的腾飞1历程(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2)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3)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4)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体。2国际影响(1)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4、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赢得独立。(2)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3宗旨与目标(1)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轻巧识记 欧

5、共体的形成易错提醒不结盟运动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组织。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名师点拨1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及其原因(1)变化: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主要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与抗衡: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壮大,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的迅速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

6、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2不结盟运动的特点(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进而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60年代初期,不结盟运动是在两大阵营和军事集团之间保持和平中立。然而,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举起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旗帜,使运动在实践中突破了原先和平中立的框框。(2)愈益重视和强调经济领域的斗争。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目标。(3)不结盟运动队伍不断扩大,并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从开始时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际性组织,到逐渐走向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组织的特点。1欧共体的成

7、立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上的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且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5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具体原因是新兴力量的崛起。表现为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

8、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1)从材料一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你读史从关键词“伙伴”“彬彬有礼”地“倾听”,体会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提示 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材料二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20世纪世界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教你读史材料从两个方

9、面论述了美日关系出现的变化,注意日本对美国资本的态度及日本资本输出的特点。提示 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材料三 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3)从尼克松的讲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你读史中心词“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五大力量”体现了多极化趋势。提示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根源于多个经济力量的崛起。20世纪六

10、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具体表现为:(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3)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4)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欧共体、日本的崛起材料一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

11、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丹尼斯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教你读史注意“在财源分配上”一句,揭示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手段。提示 策略: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材料二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进一步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2)不结盟运动为什么“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

12、区”?在斗争目标上与西欧、日本有何不同?教你读史把握关键词“旨在”,分析其目标与西欧、日本的不同。提示 原因: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不介入美苏之间的争斗。不同:西欧、日本主要是要摆脱美国控制,争取提高国际政治地位。不结盟运动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比较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1)斗争的性质及态度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数受过殖民压迫,因而在

13、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方面,斗争是坚决的、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和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对苏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过程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看,西欧与日本是先经济后政治;不结盟运动则是以政治斗争为主。一、全面认识欧洲一体化1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2)现实因素:欧洲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的威胁。(4)直接原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2条件(1)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联系比较

14、密切。(2)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3)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3特点(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2)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3)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4影响(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为西欧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二、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1战后日本政府

15、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2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4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5美国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有利时机等。三、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的演变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

16、盟关系。(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2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

17、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题组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选B “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局有关,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除了在两极格局下保障自身安全外,还有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

18、面的考虑。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 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C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解析:选D 依据材料可知法国提出建立“一个站起来的欧洲”,意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美关系的平等,D项符合题意。题组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解析:选D

19、 日本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说不,就是因为日本在80年代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长时期依附于美国,现在“日本可以说不”,表明日本希望取得与经济强国相对应的政治地位,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4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解析:选B 审题时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983年”,此时的日本已经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材料

20、信息日本“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反映了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的诉求。题组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无直接关系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解析:选C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6右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

21、的影响有( )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冲击了两极格局A BC D解析:选B 该会议是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反对美苏霸权主义是其主张,并不是影响,错误,因此答案选B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可

22、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D项说法正确。2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D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解析:选A “我们(西欧)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意在说明不让美国插手西欧的内部事务,也就是力求摆脱美国控制。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23、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解析:选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才导致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答案选择B项。4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选D 中国能够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是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外部环境。5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

24、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解析:选A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6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日本、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冲

25、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7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矛盾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选C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等斗争,故选C项。8它是一个“非集团”组织,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它的兴

26、起( )A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B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C构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D改变了西欧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它的兴起,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家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65.65.32.99.63.5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

27、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现象,并分析日本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现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表格中的数据要注意进行比较,找到其高低背后的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注意分析材料二信息,实际上要求回答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冲击。答案:(1)现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日本平均增长率最高,甚至超过了美国。原因:战后初期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期间的军事订货,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先进科技,重视发展教育,政府投资以及“贸易立国”的外向型政策等。(2)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经济实力决定国际地位,世界格局因此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