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1059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生物技术实践课前循图忆知考点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做真题明方向1(2018全国卷)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答出两点即可)。(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

2、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解析:(1)链霉素是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故加入链霉素的M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真菌。(2)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细胞中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等,故加

3、入的氮源可参与以上物质的合成。(3)淀粉遇碘液变蓝,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可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向加有淀粉的培养基中加入碘液后培养基呈现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可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判断产生淀粉酶的多少。(4)统计菌落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甲同学统计的3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在正常范围内且差距不大,比较准确;乙同学统计的3个平板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答案:(1)细菌选择(2)碳源、无机盐蛋白质、核酸(3)碘液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

4、,结果的重复性差2(2018全国卷)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可强化消毒效果。(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干热灭

5、菌是指将灭菌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条件下加热12 h。能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2)巴氏消毒法是在7075 条件下煮30 min或在80 条件下煮15 min,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3)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可以用紫外线照射30 min,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可以强化消毒效果。(4)自来水通常是用氯气进行消毒的。(5)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

6、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锅内原有的冷空气没有排尽。答案:(1)可以(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3)破坏DNA结构消毒液(4)氯气(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3(2018全国卷)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应采用_灭菌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

7、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解析:(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细菌培养基;MS培养基是满足植物细胞的营养和生理需要的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通常用于酵母菌(真菌)的培养、鉴定及菌种保存。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为酵母菌的快速繁殖提供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3)面包松软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加入的酵母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CO2,CO2遇热膨胀,使得制作的面包松软多孔。答案:(1)麦芽汁琼脂高压蒸汽由一个细

8、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2)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3)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会产生CO2,CO2使面包松软命题方向基础类第1题的(1)(2)小题,第2题的(1)(2)(3)(4)小题及第3题的(1)小题理解类第1题的(3)(4)小题,第2题的(5)小题及第3题的(2)(3)小题复习方向1记忆培养基的成分、培养基配制的过程、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原理等,如第1题的(1)(2)小题,第2题的(1)(2)(3)(4)小题2重点理解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微生物筛选的原理、微生物鉴定的原理,如第1题的(3)(4)小题,第3题的(2)小题3特别注意实验误差和实验结论的分析,如第2题的(5)小题,第3题的(3)

9、小题理教材固根基1图解识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与计数(填图)2熟记微生物分离与计数的两个实例(填空)(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活菌计数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过程:土壤取样制备培养基样品稀释涂布平板培养与观察菌落计数。鉴定方法:含酚红指示剂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即: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练热点会迁移1除草剂(含氮有机物)的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科研小组选择培养了能降

10、解某种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如图为选择培养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_处理。(2)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来看,甲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从功能来看,甲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应以_为唯一氮源。(3)在甲培养基中进行划线操作时,划线时,应该先对接种环进行_,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附近进行。(4)在乙培养基上,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可能是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解析:(1)通过稀释的方法可以使土壤浸出液的浓度下降。(2)分离降解除草剂细菌的培养基应为

11、固体培养基,且以除草剂作为唯一氮源,即为选择培养基。(3)划线前,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出现有透明带菌落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该细菌以除草剂为氮源;出现无透明带菌落说明该细菌不能以除草剂作为氮源,但可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答案:(1)稀释(2)固体选择除草剂(3)灼烧灭菌酒精灯火焰(4)除草剂氮气2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

12、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灭菌。(2)取步骤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中将温度约_(在25 、50 或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

13、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 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解析:(1)配制培养基时,进行计算、称量、溶解、定容后,需先调pH再分装到锥形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倒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约为50 ,冷凝后倒置培养。(3)平板划线时,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和每次划线后都需要进行灼烧灭菌,以免造成杂菌污染;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表面,否则不能形成正常菌落;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不同

14、的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蛋白质含量;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能筛选出其中的耐受菌,获得耐受高甲醇的菌株。(4)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酵母扩大培养时,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等条件。由题中信息“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可知,计数室中培养液容积实际只有0.120.05 (mm3)。设5个中方格中无色(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数目为x个,则3109x/5251 0001 0000.05,解得x30(个)。答案:(1)pH高压蒸汽(湿热)(2)50 (3)a、b、d(4)氧气无303(2018开封三模)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

15、为较好处理福尔马林废液,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实验,希望分离出活性污泥中分解甲醛的高效细菌。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1)图中过程锥形瓶内的碳源是_,应用该碳源的目的是_。(2)过程,用_将该菌悬液注入LB培养基中。(3)过程,接种目的是_。若活性污泥中分解甲醛的细菌数量较多,需要在接种前添加_操作来完善上述实验。(4)经过过程及取样测定甲醛浓度后的操作是_。(5)图示为分解甲醛的细菌在过程中分解甲醛的检测结果。据图分析,48 h后该菌对甲醛的分解能力改变的原因是_。解析:(1)过程培养基中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培养出的是分解甲醛的细菌,即以

16、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2)过程,用无菌移液管将该菌悬液注入LB培养基中。(3)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接种目的是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分解甲醛的细菌。若活性污泥中分解甲醛的细菌数量较多,需要在接种前应进行梯度稀释。(4)分析题图可知,接种的目的是获得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获得单菌落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经过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再分离、培养菌株。(5)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 mg/L时,菌株可以完全降解甲醛,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 mg/L时,由于甲醛浓度过高,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17、从而降低了细菌分解甲醛的能力甚至杀死分解甲醛的微生物。答案:(1)甲醛筛选出分解甲醛的细菌(2)无菌移液管(3)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分解甲醛的细菌(梯度)稀释(4)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再分离、培养菌株(5)甲醛浓度过高导致分解甲醛的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降低了分解甲醛的能力考点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做真题明方向1(2017全国卷)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2)如果发现

18、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脂肪转变为_。解析:(1)实验使用甲、乙两种菌种,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和发酵时间。(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型微生物。(3)因“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说明发酵的最佳时间可能超过32 h,故可继续延

19、长发酵时间,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确定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此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从大豆到豆豉,在相关微生物的作用下,大豆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肽和氨基酸,脂肪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2(2017全国卷)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

20、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依据题干信息,物质W受热、受潮易分解,因此不宜选择高温烘干,而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故不应选用新鲜的植物甲。(2)提取物质W时,振荡可以使原料和所加有机溶剂充分混匀。(3)利

21、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提取液中植物甲所含的色素,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W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5)物质W容易受热分解,因此蒸馏操作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同时因实验中使用了有机溶剂,要注意防火。答案:(1)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3(2016全国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

22、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和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在酵母菌细胞的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解析:(1)图中过程和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23、细胞质基质。乙醇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供酵母菌繁殖利用,故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更快。(2)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因此,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酵母菌产生乙醇的适宜温度为1825 ,第二阶段醋酸杆菌产生醋酸的适宜温度为3035 ,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不含线粒体。答案:(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2)有氧(3)低于(4)原不含有4

24、(2015全国卷)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胡萝卜素是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解析:(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有三类,其中最主要的是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

25、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物质。(2)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采用萃取法,萃取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萃取的效率。(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很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如乙酸乙酯。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过程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作萃取剂。答案:(1)胡萝卜素维生素A夜盲症非挥发性(2)需要(3)乙酸乙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命题方向基础类第1题的(1)(4)小题,第3、4题的(1)(2)小题理解类第1题的(2)(3)小题,第2、4题的(3)小题复习方向1.记忆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

26、和过程及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原理和过程,如第1题的(1)(4)小题,第3、4题的(1)(2)小题2重点理解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制作及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第1题的(2)(3)小题,第2题的(4)(5)小题,第4题的(3)小题理教材固根基1比较记忆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填表)项目内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用菌种果酒:酵母菌果醋:醋酸菌主要是毛霉乳酸菌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醋酸毛霉将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乳酸菌将糖分解为乳酸原料选择新鲜葡萄(或苹果)豆腐大白菜、花椰菜等新鲜干净的蔬菜实

27、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测亚硝酸盐含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2图解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填空)(1)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方法步骤适用范围蒸馏法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过滤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2)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实例:玫瑰精油的提取:橘皮精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热点会迁移1某校同学在生物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

28、有关问题:(1)A组同学制作的苹果酒清香、明快,风味清爽,它是由果汁发酵产生的。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来检验。(2)B组同学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_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_,然后变为醋酸。(3)C组同学用豆腐发酵制成腐乳,发酵过程中主要是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发挥作用,其中主要是_。(4)D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_和食盐的用量;泡菜不能急着吃,是因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实验室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与相关试剂反应生成_色物质。(5)E组同学尝试用胡萝

29、卜提取胡萝卜素,他们采用的方法是_;胡萝卜素的性质:不溶于_,微溶于乙醇,易溶于_等有机溶剂;胡萝卜素的鉴定方法常用_。解析:(1)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3)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起作用的酶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4)亚硝酸盐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与相关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5)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胡萝卜素的鉴定常用纸层析法。答案:(1)(

30、酸性)重铬酸钾(2)醋酸菌乙醛(3)蛋白酶(和脂肪酶)(4)温度玫瑰红(5)萃取法水石油醚(乙醚或苯)纸层析法2茶叶历来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之品。茶饮料主打“健康牌”,极少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香精等,更多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茶菌液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等微生物利用蔗糖等营养物质共同发酵产生。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在接种活菌前,将红茶糖水煮沸的目的是_。(2)茶饮料所添加的胡萝卜素,通常采用_法从胡萝卜中提取,理由是_。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_用于提取胡萝卜素。(3)如图1所示为将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

31、鉴定的结果,从图1中分析可知,层析带_(填“”“”或“”)对应胡萝卜素。出现样品2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_(填编号,多选)。萃取温度高,时间长干燥温度高,时间长未经浓缩蒸馏点样太快,样点小(4)茶油是从油茶籽中提取出来的,相关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中的A应为_,和橘皮精油一样,在提取之前需用_浸泡,以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解析:(1)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接种活菌前,将红茶糖水煮沸的目的是消灭杂菌、除去氧气。(2)通常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提取后常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胡萝卜素进行鉴定。萃取胡萝

32、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故应选择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3)分析图1可知,层析带对应胡萝卜素;样品2中的色素偏少,出现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干燥温度高、时间长或未经浓缩蒸馏。(4)从流程图可知,茶油是采用压榨法提取的,故A为压榨,为了防止压榨时滑脱并提高出油率,通常在压榨之前用石灰水浸泡。答案:(1)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灭菌除氧(2)萃取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酸乙酯(3)(4)压榨石灰水课堂强化训练 1(2018长沙模拟)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面是其培养基配方:成分蛋白胨乳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蒸馏

33、水2%伊红水溶液0.5%美蓝水溶液含量10 g10 g2 g2030 g1 000 mL20 mL13 mL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大肠杆菌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和维生素。从物理性质来看,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对该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可采用_法。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其目的是_。(3)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_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_。解析:(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大肠杆菌提供的主要营养有碳

34、源、氮源和维生素。从物理性质来看,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作为凝固剂,因此属于固体培养基。(2)对该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其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3)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的原理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答案:(1)碳源、氮源固体(2

35、)高压蒸汽灭菌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灭菌是否彻底)(3)黑色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2(2018泰州二模)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_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_作为凝固剂,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3)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宜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

36、565 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 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_,并在_ 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 左右,依据是_。解析:(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筛选时应选择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 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 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

37、纤维素酶液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并在50 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由图可知:40 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故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 左右。答案:(1)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2)纤维素琼脂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3)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50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3(2018泸州模拟)请回答下列有关酿酒的问题:(1)酿酒过程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其细胞内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存在于_。(2)某同学尝试用新鲜葡萄制作葡萄

38、酒,发酵过程拧松瓶盖的目的是_。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原因是_。(3)过去啤酒生产都以大麦芽为原料,借用大麦发芽后产生的淀粉酶,使淀粉分解。现在我们将_应用于啤酒生产中,可以在种子不发芽的情况下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这样做的好处是_。(4)为研究发酵罐中酿酒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若某研究人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填“酵母菌的数量”或“发酵液的pH”)。解析:(1)酿酒过程中需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无氧呼吸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

39、胞质基质中。(2)某同学尝试用新鲜葡萄制作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拧松瓶盖的目的是释放二氧化碳。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3)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因此可以将赤霉素应用于啤酒生产中,可以在种子不发芽的情况下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这样做可以避免大麦因发芽而消耗大量养分。(4)为研究发酵罐中酿酒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pH下降,因此将样品的次序搞乱后,可以根据发酵液的pH判断取样顺序。答案:(1)兼性厌氧型细胞质基质(2)释放二氧化碳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3)赤霉素避免大麦因发芽而消耗大量养分(4)发酵液的pH4(2018汕头二模)回答下列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