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方案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在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和深入分析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目标、本质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作的具体任务,制定学生发展指导方案,以实现五育并举,学生高考质量逐年提升,成为区市级名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寻到自己”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适应个人及社会未来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当代高中学生成长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二、学生发展指导的目标和
2、本质。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目标是:确立适合学生个性特质的发展路径,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和自主发展的品质,充分促进学生潜质的有效发挥,提高学生未来学习生活与工作的能力,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立足于学生个性特长,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困扰,其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学生发展指导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瞄准学生在理想、心理、学业、生涯和生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要,养成其自主学习、自我规划、自由发展的能力。2、立德树人,树立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和人生观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
3、展。3、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遵循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其独特性,坚持多元评价,合理确定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与重点。4、全员参与,多线并举。坚持全员参与,将发展指导融入教育教学,同时注重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四、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任务。1、自我认知指导。学校设立“学生个性中心”,由心理健康教师和知名班主任组成研究团队,制定三年学生个性指导方案,及时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优点缺点等,了解新高考形势下的系列变化,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解决高中入学后、选科分班后和高考前压力等学习生活的一系列适应性问题。2、学业选修指导。学校设立“课
4、程中心”,组建专业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团队,及时制定并指导学生了解本校三年课程规划和学分体系,并及时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的调整变化。及早指导学生学会结合自己实际选科选课,并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及早指导学生科学修习,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职业行业体验。学校设立“生涯规划中心”,由富有社会实践和专业报考经验的老师组成指导团队,及早设计三年职业行业体验方案,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认识职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自身职业倾向,形成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4、专业报考指导。由学校”生涯规划中心”负责,于高一下学期及早指导学生了解高校专业信息和就业前景,了解高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结合科学的自我认知,科学的
5、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五、指导工作运作程序。(一)领导小组:1、成立“阳光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整体领导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开发与实施。组长:张三副组长:张四成员: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学生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处主任、团委书记、各级部主任。阳光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下设三个指导团队:学生个性中心、课程中心和生涯规划中心。学生个性中心:指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准确定位。组长:张四副组长:学生处主任团委书记成员:心理健康教师3人资深班主任3人课程中心:规划课程设置,引导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指导学生选科选课。组长:张五副组长:教务处主任级部主任成员:课程管理员1人学籍管理员3人各备课组长生涯规划中心
6、指导学生职业行业体验,自我确定职业和专业目标。组长:张六副组长:教科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处主任成员:各班主任2、制定阳光学校学生发展指导方案。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突出重点指导内容,丰富指导工作的形式,落实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确定目标制定生涯规划。3、积极开发阳光学校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依据方案,由指导中心领导小组牵头,三个指导团队承担,以具体活动内容呈现,按地方课程予以实施。课程内容以三学年分段,每学年指导内容各有侧重。4、按学期编制课程总表,作为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二)高一教育:主题: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指导。1、军训与入学教育活动;2、生存技能与校园生活指导;3、新
7、高考与课程调整;4、生涯规划课程;5、家长会与高考改革;6、职业体验活动(学工、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7、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认知活动;8、心理健康课与专家讲座;9、高校专业与学业选修专题;10、选科指导(高一结束阶段实施)。(三)高二教育:主题:生活指导和学业选修指导。1、学生行为预防与矫正指导;2、家长会与学业选修走班;3、学业指导(学困生指导、优生辅导、学习力培养指导);4、心理健康课与专家讲座;5、学业选修与专题拓展;6、职业体验活动;7、生涯与职业定向修正;8、选科指导。(四)高三教育:主题:专业报考指导。1、家长会与高三学业对策;2、十八岁成人仪式;3、高校认知与专业选择;4、职业规
8、划;5、心理减压;6、高考志愿认知与填报。六、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领指导工作有序开展,积极促进各部门教育教学思想和具体职能的调整转变,高度重视,同心协力,打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战。2、努力做好师资保障。学校每年聘请资深专家,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教育培训,通过青蓝工程实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特别是加强对领导部门和指导工作中心部门骨干教师的培训,全员参与,多线并举。同时,积极争取教师分配,优化教师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和学科分布不均等结构性问题,实现学科教学不同年龄段教师均衡。3、积极发展社会关系,充分发挥家委会、校友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作用,争取开发更多的外部办学资源,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为新高考改革保驾护航。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和教务部门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培养心理健康教师,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在学生自我认知、科学规划生涯方面的优势。心理咨询室建立午班制度,周一至周五中午安排专门教师值班,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