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2006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五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合理编排,有效备考。 1. 课程标准及考纲解读 2. 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3. 基础知识清单 4. 重难点精讲 5. 巩固与提升 艺考生朋友,我的特点就介绍到这了。来吧,及时拥抱我,大胆地走进我的空间,让我们携手走进大学校园。,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课程标准】 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考纲要求和解读】 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在其他各地高考中近几年均有出现,注意鸦片战争背景中的中西对比、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和中国相应产生的反应。甲午中日战争在历史中的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

3、分水岭)的理解和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运动反帝与辛丑条约。同时关注本课内的相关历史名词如:贸易顺差(出超)与贸易逆差(入超)、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辛亥革命:已考查了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辛亥革命的民族主义。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需重点关注。主要考向有辛亥革命反映的时代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评价。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重在考查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4.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010、2014和2015年均考查到抗日战争,重在突出抗战中中共和国民政府的

4、功绩。总体体现中华民族的抗战及其伟大意义。同时还要牢记日本侵华犯下的罪行,如发动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1.(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

5、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2.(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7)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

6、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

7、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3.(2018北京卷文综历史,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答案】 C 【解析】

8、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第二

9、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4.(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 C 【解析】 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

10、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故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排除D。,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5.(2018江苏文综历史,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答案】 C 【解析】 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

11、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6.(2018北京卷文综历史,7)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答案】 D 【解析】 注意漫画创作的时间“1945年”以及漫画标题端赖合作、图片上的文字“国共”“复兴门”

12、 “建国大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全国民众希望国共继续合作,实现和平建国,故漫画反映了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故D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而且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并非国共联合,排除A;双十协定是1945年重庆谈判的结果,重庆政协会议召开于1946年初,排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C。故选D。,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鸦片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13、掠夺原料。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2.战前中英两国对比: (1)英国:政治上:经过1832年的议会改革,代议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工业革命完成,英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上:科技进步,各种进步思想不断发展;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迫切要求获得更多的海外市场。 (2)中国:政治: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政治腐败、军备松弛,社会矛盾尖锐,腐朽的封建王朝日趋衰落;经济: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理学僵化保守,统治者文化专制压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对外: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完全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14、,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3.结果:清朝战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之后又与法美相继签订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主要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1943年被废除;(1843-1943年)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注意:关税协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倾销商品,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 4.中国战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

15、的侵华战争,5.影响: (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3)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2.经过及结果: (1)发动国: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

16、约。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增开10处通商口岸(牛庄、淡水、南京、汉口等):使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扩大到内地。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华工出国;鸦片贸易合法化。,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3.影响: (1)战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2)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复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3)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的侵略势

17、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发展。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 (1)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的爆发:1894年7月,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战争。 3.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赔两亿,割三地,开四口,允设厂),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4.影响: (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

18、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 (2)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国势艰难,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危机。 (3)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清政府军事改革;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农民义和团运动等。)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知识清单一:

19、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结果: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禁止中国人居住,由列强驻军保护;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运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修订商约。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列强扩大侵略。 3.危害: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

20、中国人民的苦难,而且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从列强一系列侵略战争得出的认识: (1)列强的侵华战争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只有强大才能不被欺凌。 (2)历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先进的制度和廉洁高效又负责任的政府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前提。 (3)列强侵略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西方殖民地,变为西方倾销产品的市场和获得原料的产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痛,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但列强侵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

21、、旧观念,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首先觉醒起来,他们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甚至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因而,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例题】 1.(2018天津卷历史,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愿

22、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良歹分明,情甘帖服”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对夹带鸦片的人依法加以惩处,对夹带鸦片的船货尽数没收,体现了清政府禁止鸦片流毒,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故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的具结承诺,无法得出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排除B;材料中禁止外国商人带鸦片来华,可得出鸦片贸易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排除C;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D。,知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2.(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

23、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战争进程,A错;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B错;D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知

24、识清单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3.(2018北京卷文综历史,5)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5、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活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故选A。,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吏治极端腐败,阶级矛盾

26、进一步激化。 (3)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经过: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贵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并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与清王朝分庭抗礼。 (3)北伐与西征:为把革命推向全国并有效拱卫天京,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经过几年的征战,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4)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5)天京陷落:1864年7月,湘军轰陷天京城墙,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知识清单二:中

27、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3.太平天国的纲领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平均分配土地;产品统一分配。 评价: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发展。 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违反客观规律,不可能实现。 (2)资政新篇: 提出:天京变乱以后,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评价: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

28、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时代的潮流。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4.失败原因 (1)主观上: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历史意义: (1)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礼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3)农民阶级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6.评价:关于太平天国的

29、评价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革命说,如变乱说等等。但太平天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又一次的改朝换代而已,它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旧王朝的更替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领导完成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二)义和团运动 1.时间:19世纪末 2.地点:山东、河北等地 3.原因:19世纪末列强侵华加剧,进而掀起瓜分狂潮,中外民族矛盾上升到最主要的地位。 4.口号:“扶清灭洋”。义和团盲目排外,其思想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是有害的。 5.结果: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诱因。他们虽对列强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

30、终究在清军和西方列强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例题】 1.(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拜上帝教”创立过程中吸收了基督教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故B、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知识清单二:中

31、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2015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 D 【解析】 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

32、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农民起义是因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不作为激起民愤所致,故D项正确。,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3.(2015山东文综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

33、革命,【答案】 C 【解析】 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界影响,史学研究的指导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的,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二、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一)辛亥革命 1.背

34、景 (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略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新政”失败,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2)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3)文化思想: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4)历史因素:维新变法失败,更多的人由维新而转向革命。,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酝酿准备 (1)阶级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2)组织基础: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35、,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理论基础:三民主义 提出: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内容: A.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前提) B.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内容) C.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补充) 评价: A.意义: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

36、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B.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4)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打击了清朝统治。,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3.经过:武昌起义 (1)概况: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武昌 人物:熊秉坤、金兆龙。 (2)结果: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4.民国的建立与帝国的终结 (1)中华民国成立: 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临

37、时大总统:孙中山。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正式颁布。 A.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袁世凯独裁专权,并实行责任内阁制,维护民主共和。 B.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C.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与英国、法国相同) 总理可驳回总统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方能生效。

38、D.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政治: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文化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社会习俗的变

39、革(剪辫子、革除陋习、改称呼等)。 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历史局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例题】 1.(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

40、”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拜上帝教”创立过程中吸收了基督教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故B、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思想主张,故D项符合题意。,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

41、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告终,故A项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3.(2010全国卷文综)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

42、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 C 【解析】 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二)五四运动 1.背景(原因) (1)国内原因 政治基础(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

43、的春天”。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新觉醒。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原因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经过:(两个阶段,两个中心) 3.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也是一

44、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三、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上海); (4)外部援助:共产国际的帮助。 2.建立: (1)党的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45、。大会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未能正确认识国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党的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规定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例题】 1.(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

46、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

47、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2.(2018全国卷文综历史,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

48、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联系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3.(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

49、现”。这表明, “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人民“统一中国、实现和平”的愿望相符合,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共识也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知识清单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各阶层的探索与实践),(二)中共参与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国共第一次合作 (1)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 (2)实现: 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