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2174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八变异育种与进化课件.pdf(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 遗传遗传 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八 变异、育种与进化 1 1重温考纲考点重温考纲考点 2 2构建思维脑图构建思维脑图 3 3考向梳理考向梳理 4 4复习练案复习练案 重温考纲考点重温考纲考点 考点考点考情考情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原因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7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由五年的

2、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 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 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因在全国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因 频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频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基因突本专题知识以理解为主。基因突 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 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注重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注重理解, 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 原理。原理。 构建思维脑图构建思维脑图 (1)基因突变中,若是碱基对替换,则基因数目不变;若是碱基对增添,则基 因数目增加;若是碱基对缺失,则基因数目减少。( )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3、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4)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也自由组合。( ) (5)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存在基因重组。 ( ) (6)突变后的基因和原来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 ) (7)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8)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 (9)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10)单倍体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1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都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

4、新类型。 ( ) (12)杂合子品种的种子只能种一年,需要年年制种。( ) (13)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因此适宜作为调查遗传病的对象 。( ) (14)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 ) (15)基因工程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能够定向地引起基因突变。( ) (16)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 (17)生物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18)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隔离。( ) (19)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 (20)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考考 向向 梳梳 理理 1(2018全国卷)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

5、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 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 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 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 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考向一 生物变异的类型考向一 生物变异的类型 C 解析 A对: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 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培养

6、基上生长,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 成氨基酸甲,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对: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 只有基因突变,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错: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突变体M的RNA与 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得到X。D对:突变体M和N在混合 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使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大肠 杆菌X。 2(2018天津卷)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 (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 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 分析正

7、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D 解析 A错:若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应含有Y染色体 ,该细胞中已无Y染色体,应是次级精母细胞,因含2条X 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该细 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与体细胞相同。C 错: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A、a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常染色体)上,A和a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的。D对:由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可知,其体内无Xb基 因,而出现的变异细胞中含有Xb 基因,故

8、是有节律基因 XB突变为无节律基因Xb。 3(2016江苏卷)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 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B 解析 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基因数 目减少,可能对表型有影响,A项错误;个体乙发生的是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 体异常,B项正确;若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则个 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31,C项错误;个体乙 染色体上基因没有缺失,但染色体上基因

9、的排列顺序发生 了改变,也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项错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解析 据表可知,突变型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率达到 100%,说明S12蛋白结构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项 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可以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 ;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因此突 变型的产生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C项错误;该题中链霉素只是起 到鉴别作用,能判断野生型和突变型是否对链霉素有抗性,并不

10、 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项错误。 A 5(2016全国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 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 比后者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_为单位的变异。 少少 染色体染色体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 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 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

11、察到该隐 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解析 (1)基因突变涉及某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染色体 变异往往涉及许多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故基因突 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一一 二二 三三 二二 (3)由题干信息“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知,AA和 aa植株突变后的基因型都为Aa。若AA植株

12、发生隐性突变, F1(Aa)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AA、Aa、aa,则最早在子 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且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 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体。若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则最早 在子一代中可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F1(Aa)自交,子二 代(F2)的基因型为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 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欲分离出显性突变纯合体,需让F2自 交,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后代(F3)不发生性状分离,则最早 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的纯合体。 1辨明对比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填表) 项目项目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发生发生 时期时期 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主要发生

13、在:有丝分裂_ 和和_的间期的间期 减减分裂分裂_ 减减分裂分裂_ 产生产生 原因原因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碱基对的碱基对的_ 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结构的改变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 _ 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新组合 间期间期 减减分裂前分裂前 后期后期 前期前期 增添、缺失、替换增添、缺失、替换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项目项目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应用应用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 联系联系 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_,为基因,为基因 重组提供了大量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

14、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重组提供了大量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 二者均产生新的二者均产生新的_,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可能产生新的表现型 新基因新基因 基因型基因型 2突破生物变异的三大问题(填空) (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 基因为“_”;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 因为“_”。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 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_; 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_。 (3)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问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15、改变基因的质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基因结构改变,成为_),不改变基因的量,不改变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 _(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_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新基因新基因 基因型基因型 排列顺序排列顺序 题型1 考查三种可遗传变异 1(2018天津市五区县高三期末)如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

16、分裂时染色体配 对异常导致的结果,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C A该时期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精细胞 CC1D2和D1C2具有相同的基因表达产物 D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隐性基因 解析 A分析图解可知,图示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 成四分体时期,该时期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A正确;B由于发生染色体配对异常,因此该细胞减数 分裂能产生两个ABCD、一个ABC1D2D、一个ABCD1C2 ,共3种精细胞,B正确;C染色体配对异常导致C1D2 和D1C2均不能正常表达,C错误;DC1D2和D1C2可能 成为C、D的隐性基因,D正

17、确。故选:C。 2(2018山东省枣庄市高考一模)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 B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C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D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解析 A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杂交育 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XYY个体的产生,一般与 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C正确;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错误。故选:D。 D 归纳总结 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1)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替换: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

18、变。 增添: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后的序列,以3个 或3的倍数个碱基为单位的增添影响较小。 缺失: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后的序列,以3个 或3的倍数个碱基为单位的缺失影响较小。 (2)可遗传变异对基因种类和基因数量的影响。 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种类(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 因),不改变基因的数量。 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但改变基因间组 合方式,即改变基因型。 染色体变异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A 解析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X射线诱变的结果,A错误;X 射线诱变引起的突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 异,B正确;通过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是否出现白花及白 花的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

19、变还是隐性突变,C正确;白 花植株自交,若后代中出现白花则为可遗传变异,若无则 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 4(2015江苏卷)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 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解析 甲、乙果蝇为两个物种,故甲、乙果蝇1号染色体上基因排序不一定 相同。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后不能形成乙。二者杂交产生的F1,体细胞中 无同源染色体,故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 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0、。 D 技巧方法 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解题策略 应对可遗传变异类试题可运用“三看法”: (1)DNA分子内的变异 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 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 或缺失所致。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若DNA片段种类和DNA片段 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某个DNA片段位置改变,应为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三看某一DNA片段的数目:若DNA片段的种类和位置均未 改变,但DNA片段的数目增加,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重复”。若DNA分子中某一DNA片段缺失,其他DNA 片段的位置和数目均未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缺失”。 (

21、2)DNA分子间的变异 一看染色体数目:若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可根据染色 体的数目变化情况,确定是染色体数目的“整倍变异”还 是“非整倍变异”。 二看某一DNA片段的位置:若染色体的数目和DNA片段的 数目均未改变,但某一DNA片段从原来所在的染色体移接 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应为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 三看基因数目:若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变,但某基因被 它的等位基因替换,则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1(2018北京卷)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 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

22、比,抗稻 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_。为判断某抗 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_来确 定。 考向二 生物育种考向二 生物育种 性状性状 性状是否分离性状是否分离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 ,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 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 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

23、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 比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_。 1和和3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 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 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 结合,抗

24、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 ,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_。 a、c、d、b 感病、抗病感病、抗病 (4)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 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 失的原因是_。 (5)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 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_, 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

25、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 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_ _。 Mp的的A1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发生了突变 (A类类)基因基因(型型)频率改变频率改变 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将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轮换/间隔种植;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间隔种植;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 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 解析 (1)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是同种生物同 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抗病水稻 若为杂合子,则其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即出现感病 水稻;若为纯合子,则其自交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已知R1比r1片段短,对照扩增结果,含200 bp

26、(R1)的 植株1和植株3可抗病。甲与乙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 R1r1R2r2r3r3;再用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个体与丙杂交, 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用PCR的方法筛选出基因型为 R1r1R2r2R3r3的植株,让其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最后通过PCR的方法筛选出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植 株,即获得所需的纯合抗病植株。 (3)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 a1a1A2A2a3a3的Mp侵染,因没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 合,故该基因型的水稻个体感病。若基因型为 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 有

27、R2蛋白与相应的A2蛋白结合,则该基因型的水稻抗病。 (4)Mp(A1A1a2a2a3a3)中只有A1基因控制合成的A1蛋白,水 稻品种甲(R1R1r2r2r3r3)中只有R1基因控制合成的R1蛋白, 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而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 即R1蛋白可正常合成,故可推测是Mp的A1基因发生了突 变,从而使A1蛋白无法正常合成,导致甲品种抗病性丧失 。 (5)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会使Mp种群 中含有该抗病基因的个体被大量淘汰,从而使A类基因(型)频率发 生改变,使该品种的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6)结合以上分析可知:通过轮换或间隔种植含不同抗病基因的水

28、稻品种,或将多个不同抗病基因通过杂交整合到一个品种中,都 可以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 2(2014全国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 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 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抗病矮秆抗病矮秆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 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 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其

29、余两个条件是 _ _ 。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 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 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在育种中的应用及测交过 程。 (1)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 从题意知,抗病与矮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2)孟德尔自由组合定 律实

30、质是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所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必需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且独立遗传,如果分开来看,则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 分离定律。 (3)测交是指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而题干无杂合子,故应先 得到杂合子,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即先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 病矮秆杂交,产生双杂合体F1,再将F1与双隐性类型感病矮秆植 株杂交,观察后代的分离比是否与预测结果相符。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明确孟德尔遗传的定律的实质并迁移应用。 1据图理清五种生物育种方式(据图填空) 云杂交云杂交 单倍体单倍体 诱变诱变 多倍体多倍体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2育种方案的选择方法 (

31、1)种内关系(无生殖隔离)。 欲获得从未有过的性状_如对从不抗旱的玉米诱变 处理获得抗旱品种。 欲将分散于不同品系的性状集中在一起(优势组合)_。如 利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和抗锈病不抗倒伏的小麦培育出既抗锈病、又抗 倒伏的“双抗”品系。 欲增大原品种效应_。如用二倍体西瓜人工诱导染色 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进而与二倍体杂交培育成“三倍体无子西瓜” 。 欲缩短获得“纯合子”时间_(常针对优良性状受 显性基因控制者)。如获得ddTT的矮秆抗病小麦品种。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2)种间关系(有生殖隔离)。 细胞水平上:利用植物体细胞杂

32、交,从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 。如将白菜、甘蓝细胞诱导“体细胞杂交”形成杂种细胞,进而 培育为杂种植株。 分子水平上: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目的基因” 导入另一生物体内,从而实现基因重组(外源基因的表达)。如将苏 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成“抗虫棉” 。 题型1 考查育种的原理和过程 1(2018北京市顺义二模)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和培育出的过程,相 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过程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D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A 解析 A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 殖隔离,A错误;B表示杂

33、交育种,其原理是基 因重组,B正确;C表示诱导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C正确;D表示单 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首先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形成单 倍体,因此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故选:A 。 2(2018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选择范围有限 B杂交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 分离 C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 D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 改变生物的性状 D 解析 A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 的个体,但选择范围有限,A正确;B杂交育种进程缓 慢

34、,过程繁琐,杂种后代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自交后代 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获得单 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体,所以单倍体育种 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迅速获得纯合品系,其中秋水仙素 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 D杂交育种不能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D错误。故选:D。 技巧方法 根据育种流程图来辨别育种方式 利用育种的流程图来考查育种方式的题目较常见,解答此 类题时应根据不同育种方式的不同处理手段来区分: (1)杂交育种:涉及亲本的杂交和子代的自交。 (2)诱变育种:涉及诱变因素,产生的

35、子代中会出现新的基 因,但基因的总数不变。 (3)单倍体育种:常用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然后人工诱导 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子。 (4)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基因工程育种:与原有生物相比,出现了新的基因。 题型2 考查育种方案的设计 3(2018北京市顺义区高三期末)小黑麦由小麦和黑麦杂交育成,其中六倍 体小黑麦(AABBRR,6N42)由硬粒小麦(AABB,4N28)与二倍体黑麦 (RR,2N14)杂交育成。 (1)由于小麦和黑麦两种植物之间存在_,理论上杂交得 到的F1应高度不孕,其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 _,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2)培育小黑麦的过程首

36、先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得到F1,再用秋水仙素处理F1的 _,使染色体加倍。此育种过程依据的遗传学 原理是_,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_。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抑制纺锤体形成抑制纺锤体形成 (3)在北方某地越冬种植“中饲232”品系的小黑麦,第二年春天发现全部冻 死,为解决小黑麦的越冬问题,有人用“中饲232”小黑麦做母本,与能在当 地越冬的一种黑麦(RR,2N14)进行杂交,培育能在本地越冬的新品种。 取“中饲232”小黑麦的根尖,经解离、漂洗,用_染色后,通 过观察细胞中的_,确定“中饲232”

37、为六倍体小 黑麦。 取F1花药进行染色,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发现细胞 中的染色体状态如图所示。从理论上分析,状态和状态的染色体数目应 依次为_条、_对。 龙胆紫龙胆紫 云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云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14 7 4(2017江苏卷)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 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 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 定它的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 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 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使早熟基因逐渐 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 一进 遗

38、传遗传 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这种方法称为 _育种。育种。 纯合纯合 花药花药 单倍体单倍体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 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产生染色 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 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 方法,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 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

39、生了多次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 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分离 配子配子 组培苗组培苗 重组重组 解析 (1)生物的可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培育得到 的新品种,与原种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可能有 所差异,因而可根据变异株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 判断变异株是否具有育种价值。(2)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 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 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从而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 ,这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3)若是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 起的变异,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会发生紊 乱,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

40、 力低的异常配子,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故只得到极少量 的种子。育种方法需首先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 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4)育种方法需连续自交,每次减数分裂时与早熟性状 相关的基因和其他性状相关的基因都会发生基因重组,产 生多种基因型,经选育只有一部分基因型保留下来。植物 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无基因重组发生。 归纳总结 生物育种方案的选择 (1)育种目标不同育种方案的选择不同: 育种目标育种目标育种方案育种方案 集中双亲集中双亲 优良性状优良性状 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耗时较长,但简便

41、易行) 对原品系实施对原品系实施“定向定向”改造改造 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植物体细胞杂 交交)育种育种 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无中生无中生 有有)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得理想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得理想 性状性状) 使原品系营养器官使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增大” 或或“加强加强” 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2)关注“三最”定方向: 最简便侧重于技术操作,杂交育种操作最简便。 最快侧重于育种时间,单倍体育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 最准确侧重于目标精准度,基因工程技术可“定向” 改变生物性状。 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

4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考向三 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考向三 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 A 解析 A对: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所以群体中近亲繁 殖会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错: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 料。C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产生新基因并稳 定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D错: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 提是种群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在各代 保持不变。 2(2017江苏卷)下

43、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解析 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项错误; 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B项正确;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 ,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 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 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

44、杂进化的,D项正确。 A 3(2016江苏卷)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解析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成 ,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突变(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 有形成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 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 1图解生物进化理论(填图) 2理清现代生物 进化理论“两、两 、三、三”(填图) 3辨明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填空) (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