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48564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特征码 IUfBamoHrihqYsHgQZkv 20XX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 20XX 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 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 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 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 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 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 分) 、阅读(55 分) 、写作(55 分) , 外加卷面书写(5 分) ,总题量为 19 题,总分为 150 分。

2、下面 就其具体特点评述如下: (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 20XX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XX 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 和20XX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以下简称“考试 纲要” )的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 第 2 页 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 导向作用。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仍以基 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 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 阅读的难度。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 冬眠的奥秘 )

3、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试题的设置来 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 答题会比较顺手的。 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的特点。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 8 选 6 的 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 ,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师阅卷工 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今年试卷变动 最大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 的陋室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 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 点。此外名著阅读、语文综合运用、作文等试题,既保持了传 统的题型,又在形

4、式上力求变化。这种稳中求变、守正创新的 命题追求,难能可贵。 (二) 注重语文积累,凸显能力考查 初中语文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语文学习的过程离不开积累, “考 试纲要”明确要求: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要考 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 第 3 页 力。20XX 年中考试题中传统的基础知识类的积累试题所占比重 约为 20%,如第 1 题古诗文的默写是直接默写名句名篇,注重 考生平时的积累;小语段中寻找错别字是对字形的识记;还有 课外阅读知识的识记;文言文词语的识记等,这些试题都注重 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积累。 试题在紧扣考纲、立足文本的同时,凸显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5、 部分试题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第 4 题第(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 ,出 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但它打破了以往“出 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 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 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题的第(3)小题“戏 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 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 图” ,这样的命题方式有效考查了考生阅读和概况“非连续性文 本”的能力。此外,阅读试题侧重考查了考生分析理解和概括 能力,其中文言文阅读

6、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机械性识记层面,而 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将所学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到阅读理解中。 (三) 彰显立德树人,关注传统文化 彰显人文精神,关注传统文化是 20XX 年中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 如试卷第 4 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 “光影流年电影主题 第 4 页 周” ,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是现代文化与传统 习俗的有机交融。课外文言文选自论语子罕 ,也彰显了对 国学的重视。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再如散文扁担的一生 ,文质兼美, 具有人文性,在试题的设置上,通过阅读理解考查了考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 再

7、看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的承诺 ,题目前面有 一段提示语:“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 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 会的承诺”这段话不仅具有写作的提示性,而且具有思想 的引导性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调了责任意识和 诚信等品质,这无疑体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今 年的语文试题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上是对 20XX 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总体评价,当然,任何事物都不 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上,认为有两点值 得商榷:一是说明文冬眠的奥秘的选文,原文篇幅很长, 为了做阅读材料,命题时删改很大,显得不够严谨。

8、 考试纲要 要求“语文学业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 ,改动过大的选 文是不宜做中考阅读材料的。此外,文中有的标点符号的改动 并不规范,如第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调得极慢,比 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此处的“比如”前原文用的 是句号,试卷中改为逗号,这种改动不够规范。二是有的参考 第 5 页 答案不够准确,给阅卷工作带来了不便。如文言文第 18 题的答 案拟定 4 个要点,按点给分,过于死板,且所拟答案存在异议。 二关于阅卷和答卷情况的分析 (一)阅卷组织与考生成绩概况 在市教体局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初中语文阅卷工作与其 它中考学科一样,规范有序地进行着。阅卷之前我们组织市区 具有

9、阅卷经验的骨干教师认真仔细研读试题和参考答案,根据 考生可能出现的答题情况拟定出评分细则,然后将评分细则提 到全市中考阅卷培训会上进行解读,并征求各县(市、区)阅 卷组长意见,从而进一步明确阅卷要求,统一评分标准,以便 阅卷教师更全面更精确地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得分有理,扣分 有据。试卷评阅仍实行双评制,做到客观题零误差,主观题标 准误差,作文阅卷误差按照省中考作文评卷要求,误差控制在 5 分。 20XX 年全市中考语文试卷共计 40977 份,其中市区 6469 份, 桐城 5535 份,潜山 4512 份,怀宁 4921 份,太湖 3694 份,岳 西 2916 份,望江 4979 份,宿松

10、 7951 份。阅卷时间为 6 月 25 、26 两天,由于组织有力、准备充分,各县(市、区)语文阅 卷工作顺利完成,未出现任何失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阅卷统 计数据,全市语文平均分为 109.13 分,其中市区人均分为 第 6 页 109.42 分,各题得分等情况图表如下: (二)答题情况分析 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分析评价 试题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 ,与去年考查的 题型基本一致,考查的内容有名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修辞 手法、名著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 1 题中的两小题是传统的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第(1)小题 为根据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将其默写完整,仍采用 8 选 6

11、 的 形式,但今年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注明“不得多选” ,增加了限 制性。该题分值为 6 分,人均分为 5.11 分;得分率为 85.1%。 第(2)小题是默写游山西村的前 4 句,分值为 4 分,人均 分为 3.10 分,得分率 77.5%。整个第 1 题考生整体得分较高, 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只会背诵课文,但识记不准 确,没有理解诗句句子的意思,出现同音形近字代替现象。如 “河”写成“何” , “洲”写成“州” , “犬”写成“吠” , “作” 写成“做” , “浑”写成“混” , “暗”写成“岸” , “疑”写成 “凝”等。二是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马虎,无法辨认 , 如三点水

12、旁似乎是两点水旁等, “满”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 “落”却写成左右结构, “厦”中间两横看不清, “豚”两撇中 加了一点。三是上下句默写混淆,对默写上句的错误率比默写 下句高,有的答非所问。四是没有审清题意,题目规定是“任 第 7 页 选其中 6 句,不得多选” ,而有些考生 8 句全做,错误率增高。 第 2 题是基础知识考查,考点有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 错别字、词义解释和修辞手法。本题共 9 分,人均分为 7.29 分, 得分率为 81%。第(1)小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值 3 分。汉字注音,学生只要借助新华字典即可写对, 但也有少数考生因拼音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如“炫

13、”标调不是 在 a 上,而在 u 上。根据拼音写汉字“皎”相对错误较少。 第(2)小题是要求将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找出来并改正,分值 2 分。该题要求找出“有错别字的一个词” , “不记其数”应改为 “不计其数” ,有的考生没有按照要求答题,只填写了错误的那 一个字“计”或“不计” ,而不是词。第(3)小题考查的是词 义的解释,分值 2 分。 “钟情”和“练”的意思应该在字典中可 以查到,但也有将“白绢”写成“白娟”的,没理解“绢”是 丝织品。第(4)小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分值 2 分。得分不错, 少数考生没有依据画线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失分。 第 3 题为名著阅读,共 4 分,人均分为 3

14、 分,得分率为 75%。 第(1)小题是选择题,考查的是名著名称、作者、作者年代或 国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该题失分较少,但也有审题不严谨 的,甚至给出了两个选项。第(2)填空,有将“繁星”写成 “繁心”的, “你”写成“母爱” “大地的母亲”等。 第 4 题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考查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 个小题, 共 12 分,人均分为 9.73 分,得分率为 81.1%。第(1)小题, 第 8 页 考查的是修改短信中的错误。该题 6 分,人均分 5.23 分,得分 率为 87.2%。存在的问题是:未能恰当地“添加称谓及礼貌 用语” ,标准答案是“各位家长,您好” ,有的考生只添加了其 中一句,

15、有的将“您好”写成“您们好” “你好” ;未能看清 题干要求,有的将“一会儿”随便改成”10 分钟“或”半小时 “的;有的考生改病句没有改过来,只是写出了修改意见,没 按要求答题。第(2)题为选择题,2 分,人均分 1.86。得分率 为 93%。第(3)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分值是 4 分,人均分为 2.64 分,得分率为 66%。该题要求在所给图标中提取必要信息 作答。第 小题失分在审题不严,题目是“展映后,学生对戏 曲电影的喜爱与支持率均” ,有的考生却将黄梅戏与其他剧 种进行了比较;第小题失分率高,不少考生忽略了题目中的 “四部电影中”这几个关键字,不能把黄梅戏天仙配和其 他的三部影片进行

16、比较,从而得出“黄梅戏天仙配在展映 前后都最受学生喜爱”的结论。 2、 “阅读”的分析评价 阅读【一】为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目是冬眠的奥秘 (作者张 劲硕) ,本块阅读共设有五道题,满分为 19 分,人均得分为 14 分,得分率为 73.7%。 第 5 题: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点明说明对象, 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第 9 页 该题侧重考查“理清思路” ,把握重要段落的表达作用,考查的 水平层次为“分析综合” 。满分 3 分,人均 2.26 分,得分率为 75.3%。此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题意,规范答题。但仍有一些 考生文体意识不强,不能答出“说明对象”这一关键点;还有 一些

17、考生回答不全,比如不能答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这一 点。 第 6 题:阅读第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参考 答案: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度非常缓慢。 该题侧重考查分析理解内容, “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考查的水 平层次为“分析综合” 。满分 2 分,人均 1.75 分,得分率为 87.5%。本题的难度较小,第段文中有“这就是冬眠与睡 觉的本质区别”的提示性语句,学生阅读文本后,在此语句前 不难找到答案,此题得分率较高。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答题时, 写出“呼吸、体温、心跳降低” ,但未指出“生命指征” “新陈 代谢”这些关键词,答题不准确,丢失分数。还有一些学生把 冬眠期鱼类的特征误认

18、为是动物的冬眠,以偏概全。也有学生 把文中现成的句子抄错失分。 第 7 题:第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 案:不能,如删去“几乎” ,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 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该题侧重考查“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 。满分 3 分,人均 2.51 分,得 第 10 页 分率为 83.7%。此题型是常见题,今年答案要点降低了答题的 难度,只要回答三点即可。学生答题较好,很有条理性。存在 的问题是,有一部分学生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 性”写成了“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漏掉了“

19、语言” 两字。还有不少考生不能联系阅读材料进行答题,如笼统地回 答“不符合实际情况,表达过于绝对” ,未能具体指出不符合什 么“实际情况” ,造成失分。 第 8 题: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 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 该题侧重考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考查的水平层次为“理解” 。满分 5 分,说明方法 3 分, 作用 2 分,人均 2.94 分,得分率为 58.8%。此题错得较多的地 方,一是三种说明方法回答不全,特别是回答不出“举例子” 说明方法;二是文体不清,如把“作比较”

20、写成“对比” ,把说 明方法写成了论证方法;三是对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不全,漏 掉了“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有关”这个要点。 第 9 题: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 ,其推测依 据有哪些?请结合两段简要概括。参考答案:冬眠由遗 传基因决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 该题侧重考查“整体把握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考查的水 第 11 页 平层次为“分析综合” 。满分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 可得满分,人均 4.54 分,得分率为 75.7%。此题文中有原句, 不少考生能找到,得分较高,但有的考生没有抓住题目中“请 结合

21、两段简要概括” ,审题不严,只是照抄了原文,不能分 点概括,语言不简约,有交叉现象,又遗漏了一些要点。 阅读【二】为记叙文阅读理解,题目是扁担的一生 (作者 范宇) ,本块阅读共设有五道,满分为 21 分,人均得分为 13.76 得分率为 65.5%。 第 10 题: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两段横线 处,第段应填( ) ,第段应填( ) 。参考答案:B、A。 此题考查的是“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共 4 分,每空 2 分,人均分为 3.8 分,得分率为 95%。需要填入的句子是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 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

22、些考生不知道这两个 句子在文中是总领句或是过渡句,与下文有一定的联系。有的 考生不看题目,甚至杜撰了“C”的选项,还有的考生填了两个 相同的“B”选项。 第 11 题:阅读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 (每空不超过 5 个字) 。参考答案:“笔直的扁担” (或“不屈 的扁担” ) “落寞的扁担” (或“无奈的扁担” ) 。 此题考查的是“整体把握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满分 4 分, 第 12 页 人均 3 分,得分率为 75%。原题所给的两个填空是:“上好的 木材 渐弯的扁担 。 ”大部分考 生能读懂材料,从文中找出切合题目要求的形容扁担经历的关 键词,如“笔直” “不屈” “落寞

23、”等。但有的考生未看清题目 括号里的要求“不超过五个字” ,所填答案不够精炼;还有考生 忽视了所给的提示,没有用偏正短语来表达,造成答题不够规 范。 第 12 题:作者提到“扁担” ,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 ,有何表 达效果?参考答案:将扁担拟人化,生动形象(亲切自然) ,蕴 含着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感情。 本题考查的是“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满分 3 分, 人均 1.84 分,得分率为 61.3%。多数学生得 2 分,失分原因, 有的考生比喻和拟人分辨不清,将拟人手法误以为是比喻;有 的考生忽视了拟人手法的作用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还有 的考生没有结合扁担来谈表达效果。 第 13 题

2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表达了对大伯不能与时俱进,还固守着 旧有的生活方式,希望能用一根扁担扛起生活重担精神的钦佩 与惋惜之情。 该题侧重考查“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的水 平层次为“欣赏评价” 。满分 4 分,人均 2.1 分,得分率为 52.5%。画线句是“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 第 13 页 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 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 ”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 审题不清。揣摩句子中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握“他” 指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写“农人” ,有人认为写“父亲

25、” ,还有 人认为写“社会现实” ,均不准确。二是部分考生对的主旨把握 不到位,作者的意图是赞扬“扁担” ,还是哀叹村庄,都需要抓 住具体词语结合仔细体味。 第 14 题:“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理解。答案示例: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 担;扁担是农人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扁 担的一生也反映了农人的一生,与村庄、农人的命运相始终; 扁担太有骨气,没有半点屈服,顽强坚韧; 扁担给人信心 和希望。 ” 该题考查的是“对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满分 6 分,每 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人均得 3.02 分,得分率为 50.3%。失分原

26、因一是不会审题,不少学生谈的不是扁担的内涵, 而是扁担的作用,比如说扁担是的线索,贯穿全文;二是答题 思路混乱,表述不清。本题有 6 分,分值较大,暗示学生要从 三个角度(方面)谈心得,但是有的考生只是评述内容,而没 有谈到启示。 阅读【三】为文言文阅读,采取了课内外比较阅读的形式,考 查的材料选自课内陋室铭和课外论语 子罕 ,赋分 15 第 14 页 分,考生人均得分为 9.72 分,得分率为 64.8%。 第 15 题: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参考答案:(1)出 名;(2)这;(3)博学的人;(4)公事文书(或“官府文书” ) ;(5)想,想要。 该题考查的是解释文言文中常见的词语,满

27、分 5 分,人均 3.33 分,得分率为 66.6%。该题虽为传统的基础题,难度不大, 但考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得分率仅为 66.6%。失分原因主要 是文言基础不够扎实,答题不严谨,如“斯”很多考生解释为 “虽然,即使” ,还有写成“这样” ;“鸿儒”不少考生仅仅解 释为“有学问的人” ,没有理解“鸿”为“大”之意;解释“案 牍”时将“公事文书”写成“公务文书” “工事文书” “宫室文 书”等。 第 16 题:翻译下列句子。 参考答案:(1)苔痕碧绿,长到阶 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 怎么能住呢?” 。 该题考查的是“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28、 ,满分 4 分,每小题 2 分,人均 2.35 分,得分率为 58.8%。 “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翻译正确率较高,失分在于课外语段的加点 实词翻译出现错误,如“或”和“如之何”等词语翻译的出错 率较高。 第 17 题:【甲】 【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用原文语句填空。 参考答案: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第 15 页 该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满 2 分,每点 1 分,人均 1.57 分,得分率为 78.5%。失分原因主要是表述不准确,一些 考生将答案写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君子居之,何陋 之有” ;还有的未按题目要求作答,答案顺序颠倒。 第 18 题:两

29、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 “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参考答案:清雅脱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该题考查的是“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满 4 分,每点 1 分,人均 2.47 分,得分率为 61.75%。多数考生能答到“安贫 乐道,高洁傲岸” 。失分在于一些考生不善于分析阅读材料并从 中提炼出正确的答案,造成失分。 3、 “写作”的分析评价 【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 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 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 承诺有关的经历

30、和感触呢? 请以 “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 今年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题意明确,贴近学生生活,没有审 题障碍。 作文导语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有立意的 第 16 页 启发,还有选材的提示,以唤醒考生的写作经验,触发其写作 灵感。同时,命题明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 写作,体现了“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导向。 写作此文,首先在内容上要对承诺的内容和缘起做必要的记叙, 进而挖掘“承诺”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思想;其次在结构安排 上,要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此外,在表达方式上,这个 题目更适合以记叙为主,但也要注意用其它表达方式作补充, 如在结尾适当展开抒情议

31、论,写出所感所悟,升华的主旨。 从统计的数据看,考生作文的人均得分为 40.45 分,得分率为 73.5%。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年考生的作文具有以下亮点: (1)写作的内容丰富。作文题“这就是我的承诺” ,意在引导 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考生们紧扣“承诺”作文, “承诺” 涉及的内容多为对家人、对朋友、对老师的“承诺” ,由此表现 出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珍视。但也有考生写对社会的“承 诺” ,如由城市发展而引发的让城市更美好的“承诺” ,由环境 问题而引发的呵护绿色家园的“承诺” ,由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 馆而引发的让祖国强大的“承诺”由此表现对社会、国家 的热切关注,显示出更为深刻的社

32、会责任感。还有少数考生, 写对自己的“承诺” ,如承诺要做一名演员、承诺要做一个文学 工作者表现出考生个人的理想追求。这些内容丰富,展示 出当代初中学生鲜活的思想和理想追求。 第 17 页 (2)表达方式运用较灵活。从表达方式的选择上看,多数考生 写记叙文,能在具体叙事中进行生动的描写,并能穿插适当的 议论与抒情。从结构形式上看,多数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有 不少考生采用了题记的形式,用以展示主要内容、揭示内涵, 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从语言表达上看,多数考生的语言能做到 表达通顺,不少考生的语言流畅,优美而富有意蕴。 我们在阅卷中也发现考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还不够理想,考生在 审题、内容、表达、书写四

33、个方面文尚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结 合考生的答题情况加以简要的评析: (1)审题不严谨。 “这就是我的承诺” ,题目明确要求写“我的 承诺” ,可是不少考生忽略了题干中的“在初中生活里”和“结 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两个关键信息,未能抓住“我的初中生 活”来写,或写他人的“承诺” ,或借古人的故事来表达“承诺” 的意义,或写小时候关于“承诺”的故事。正是这种疏忽,从 而造成审题失误,影响得分,十分可惜。 (2)内容空乏。不少考生写在学习上对老师或父母做出的“承 诺” ,或对朋友做出的某种“承诺” ,但选材平淡,内容空乏, 缺乏对事情的具体记叙。有的对“承诺”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 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

34、握主要的生活片断或细节来表现中心。 有的考生套用曾流行一时的排比段、小标题等结构形式,将几 件事情机械拼凑,生硬组合,看似时髦的形式包装,难掩内容 的空乏、情感的苍白。 第 18 页 (3)表达不够丰富。多数考生的作文叙述平淡,只是一味地平 铺直叙,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不善于通过细致的描写来表现 主题,更不懂得借助有感染力的抒情去打动读者,许多读来索 然无味。 (4)书写基本功薄弱。不少考生书写能力不强,字体结构不规 范不匀称,缺乏美感;标点符号乱用现象较为普遍,错别字比 较多。 三关于今后教学的建议 通过对 20XX 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我们在今后教学和中考 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

35、问题: 1.基础知识既要重视积累,更要强调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 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等等, 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同时, 要学以致用,因为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 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中考试题中的第 4 题是每年必考“综合运用”题,其考查的内容一般都是生活化、 情景化的,解答这些试题仅靠书本知识还不够,必须善于联系 生活实际灵活地运用书本知识。如今年该题第(1)小题修改短 信中的错误、第(3)题的图文转换题,不少考生由于不善于学 以致用,造成失分。 将“死”的知识学活

36、用活,是一切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 第 19 页 要在夯实的同时,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知识, 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 2.文言文阅读既要立足课本,又要适度向课外迁移 中考文言文阅读多年来一直考查的学过的课文,教师和学生复 习中关注的也是考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这种考什么教什么、 学什么的应试倾向,使文言文的阅读面十分狭窄,不利于学生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高中的文言文学习。 从今年 文言文考查情况看,由于是课内外比较阅读,考生得分普遍不 高,就反映出我们平时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文 言文的阅读理解由课内向课外适度拓展,将是今后中考的命题 的一种趋势。因此,今后的文

37、言文教学和复习中要注意适当拓 展,将教材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整理, 在学生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文言文延伸, 通过迁移训练,举一反三,学会灵活运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 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训练既要提倡多写勤练,更要加强审题指导。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着力点,也是语文教 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呢?当然离不 开多写勤练,但从每年中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最大的问题是 不少考生不善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如“这就是我的承诺” , 题目明确要求写“我的承诺” ,不少考生不认真审题,写了他人 的“承诺” 。所以加强审题指导依然

38、是当务之急。 第 20 页 审题是作文的起始环节,审题正确方能扣题作文,这也是写作 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首 先教会学生如何读题,理解题意,把握写作要点,由此确定立 意和写作内容;其次教会学生运用比较、联想、类比等方法, 辨析容易混淆或不易把握的作文题,由此培养思维能力,提高 作文的审题水平。 4、写字教学要常抓不懈,更要及早实施 卷面书写在中考语文中虽仅占 5 分,但实际影响远远超出这个 分值,譬如古诗文默写,错一个字该句不得分,书写马虎的一 般会因此丢分;再如作文,字迹工整、书写美观的试卷显然更 能获得阅卷老师的欣赏,同等情况下这样的作文高出一两分很 是正常,可见卷面书写小分不小。当然,作为母语教学中的写 字教学目的绝非应试,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文字的热爱, 并由此或得必要的基本的语文能力。 提高学生书写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常抓不懈,更要及早 实施,最为有效的做法是从七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 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要注意书写方法的指导,以提高 写字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意书写,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