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247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54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pdf(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历程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栏目索引单元概览 单元概览单元概览 时空定位 栏目索引单元概览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 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归纳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 作是其突出特征。 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纺织、冶 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栏目索引单元概览 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

2、演变、内外贸易、城 市商业功能发展五大要素,阶段性特征明显。 4.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开始于战国时 期,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使资本主义 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第第14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形 成、特点及影响;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及其特点;古代官营 的冶金、制瓷及纺织业的发展;民间手工业的艰难发展;古代手工 业发展的特征 3.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栏目

3、索引总纲目录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小农经济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呈现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小农经济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小农经济 自主学习 一、耕作方式一、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焚烧,然后再用石犁 翻土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出现青铜农具,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农业生产的主要 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栏目索引考点一 3.铁犁牛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 耦犁 ,后又出现犁壁和耧车。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

4、 曲辕犁 ,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至 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农耕技术二、农耕技术 1.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赵过推行 代田法 。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耕作制度:两汉的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代以后经济重心转移 到 江浙地区 ,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 成一年三熟制。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 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5、(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了 筒车 ,宋朝出现高转筒 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栏目索引考点一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全面认识精耕细作 (1)含义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用先 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是中国传统农业 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表现 A.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B.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 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

6、系的总目标。 C.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 天气的好坏。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封建土地私有 制 逐渐确立。 2.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 基本模式 。 4.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由于小农经济 长期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存在。 栏目索引考点一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庄园经济 土地来源土地来源 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

7、威、买卖、 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经济形态经济形态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 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剥削方式剥削方式 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 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 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管理形式管理形式 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 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

8、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演进及互动关系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主题 探究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主题 探究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农夫 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史料2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 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3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 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 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

9、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1)史料1中吕氏春秋上农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编写的,由此可断定 时间。史料1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史料2中“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进行个体生产。 (3)史料3中“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说明农民徭役重;“百 亩之收不过百石”说明农业产量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说 明土地兼并严重。史料3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推动农业耕作方 栏目索引考点一 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个体耕作制

10、转变的主要因素。 提示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根据史料2、3,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提示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 有脆弱性。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一、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一、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1.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确立。 2.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2)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3)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栏目索引考点一 (4)脆弱性:小

11、农经济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 理状态。 栏目索引考点一 3.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 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生产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 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

12、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 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全面把握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二、全面把握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表现表现原因原因 先秦至秦 汉时期:奠 定基础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吴、越等对江南有 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 江流域 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土地逐渐熟化; 南方气候适宜农业生产(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的三个阶段恰与三个寒冷期基本吻合) 东晋南朝: 南北经济 差距缩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 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 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

13、国历史 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北方人口南迁,带 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 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推行 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自然地理条件 优越(而北方气候逐渐变冷) 栏目索引考点一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表现表现原因原因 隋唐五代: 开始并逐 渐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 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 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 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 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 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

14、了广阔 前景;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南宋: 最终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 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 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 第三次高潮 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失修, 经济日渐衰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除 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栏目索引考点一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表现表现原因原因 明清: 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 科技的发展,人民的辛勤劳动;宋元时期奠 定的基础 总体特征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 据或战

15、乱时期最为突出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 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 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 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 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

16、可持续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集训 1.(2019辽宁抚顺模拟)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 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 谚 ( ) 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B.没有科学可信性 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D.源于农民的无知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答案答案 C 我国古代对农业的总结是经验性总结,非理论性总结,故A项错 误;古代农谚是农民对农业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智慧结晶,故B项错误;从 河南农谚和江苏农谚可以看出,抓住节气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故C项正 确;农谚是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一 2.(201

17、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 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 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 )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社会现实 B.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D 栏目索引考点一 答案答案 D 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 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故B 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春秋时期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

18、,从而增加社会劳动力,发 展农业,征发兵役,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 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D 栏目索引考点一 答案答案 D 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故D项 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一 4.(2017课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 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19、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答案答案 C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表明,唐朝中期, 南方茶叶在北方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 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 A项错误; 单从北方饮茶习俗普遍化无法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项错误;材 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且这一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

20、点二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 一、官营手工业一、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实行“ 工商食官 ”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都收归官办。 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 多精美。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3.表现 冶金冶金 (1)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 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汉朝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3)南北朝出现 灌钢法 制瓷制瓷 (1)商朝已烧

21、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3)唐朝形成 南青北白 两大制瓷系统 (4)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 (5)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 景德镇 是著名的瓷都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3.表现 丝织丝织 (1)商朝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2)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宋朝时织锦吸收了 花鸟画 中的写实风格 (4)明清时期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 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

22、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走出误区走出误区 官营手工业并不是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据主导地位 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 高水平。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 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二、家庭手工业二、家庭手工业 它是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 交纳赋税 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 商品出卖。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三、民营手工业三、民营手工业 1.生产特点: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1

23、)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2)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 黄道婆 推 广棉纺织技术。 (4)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 业部门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机户为满足 市场需要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 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24、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四、享誉世界四、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表现 (1)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 “ 丝绸之路 ”。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 瓷器大国 ”。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列表说明列表说明 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官营压制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

25、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政策限制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社会动荡社会动荡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 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主题 探究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主题 探究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 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 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王家范 史料2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

26、官营手工作坊服役,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 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 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史料3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 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1)由史料1信息“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带有浓厚的 政治财

27、政色彩”,可以看出这种手工业属于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宫 廷和政府内部产品需要。 (2)由“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反映出官府 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史料3信息“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说明明代中后期,伴随着商品经济发 展,社会分工扩大,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生 产关系。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2,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提示 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最后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 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

28、为商品经济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根据史料1、2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地位 如何? 提示 特点:主要服务于官府贵族,排斥市场流通,实行工匠服役集中生产, 代表最高技术水平。地位:明朝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全面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全面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经营 形态形态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产品及流 通方式通方式 劳动力劳动力地位地位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工官”制度、 大作坊生产 官府专用和皇 帝私用;不在市 场上流通 由无偿调用各 类匠户到

29、雇募 工匠 明中期前占据主导 地位,代表我国古代 手工业最高水平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不利于技术的交流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经营经营 形态形态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产品及流 通方式通方式 劳动力劳动力地位地位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民营手 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 营 民间消费的产 品;在市场上流 通 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 导地位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在明朝中后期 孕育了资本主义萌 芽 家庭手 工业 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剩余 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 稳定,但技术落后,生 产分散,妨碍了市场 的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

30、点二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手工业技术先进。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 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4)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布局随经 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考点集训 1.(2019安徽亳州模拟)中国古代的都城往往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手 工业以技术密集和产品精良为特色。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 A.民间市场狭窄 B.其属于官营手工业 C.统治阶级需要 D.

31、都城具有吸引力 C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答案答案 C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术精湛、产品精良、工匠 优秀的特点,官营手工业为贵族和官府生产指定产品,题干现象出现是为了 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故C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2.(2018湖南益阳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 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 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

32、相抗衡 B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答案答案 B 由材料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且A项表述本身错误; 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 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主要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 业远远达不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3.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 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

33、 D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答案答案 D 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 作事”表明不是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 高,故C项错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 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表明私营作坊规模大,故D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4.(2018课标)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 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 就。这反映出当时 (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

34、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A 栏目索引考点二考点二 答案答案 A 据题干可知,北宋前中期,四川地区采取新制盐技术,井主雇佣大 量外地的工匠,且受雇工匠对工作条件和待遇有要求,不然就另谋高就,这折 射出该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匠,故选A项。仅从雇佣工 匠的待遇要求无法全面说明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 制盐业的雇佣工匠现象,并不能说明雇佣劳动的普及,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 的现象与盐业专卖制度无关,排除D项。 栏目索引本讲小结本讲小结 记识记纲要记识记纲要 本讲小结 栏目索引本讲小结本讲小结 1.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

35、耕,随着生产工 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 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 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 基础。 背史论术语背史论术语 栏目索引本讲小结本讲小结 3.各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相结合;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民营手工业艰 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4.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 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 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