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27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42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山西专版课件:第十八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pdf(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第十八单元第十八单元 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栏目索引 第十八单元 第十八单元 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3.第二次世界大 战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6.和平与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栏目索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爆发的原因 主干整合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 霸权的矛盾。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 (1)三大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2)欧洲两大军事

2、集团的形成 栏目索引 三国同盟三国同盟 原因 争夺殖民地并遏制法俄 过程 1879年德奥结盟明显的反俄性质;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德国成为 其核心 三国协约三国协约 原因 三国同盟威胁法俄;德国咄咄逼人;英国力不从心,寻求盟友 过程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着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1904 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 终形成 栏目索引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 皇储夫妇,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4.客观条件: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 军事领域。 栏目索引 (二

3、)一战的爆发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 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 (1)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 本、美国、中国。 (2)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栏目索引 (三)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914年) (1)西线:马恩河战役(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西线进 入相持阶段)。 (2)东线:德、俄互有胜负,进入相持阶段。 (3)东西两线的战事进入持久的阵地战。 栏目索引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1915年战况: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德

4、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达到目 的。 (2)1916年战况: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海上爆发日德兰海战 (英德海军最大规模的海战)。 栏目索引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 (1)美国参战: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2)中国的参战:北洋政府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3)苏俄的退出: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同盟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同盟国集团的失败:1918年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栏目索引 (四)大战的后果 1.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一战的影响 (1)大战造成巨大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

5、催生了新世界(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 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美国、日本等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 (3)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栏目索引 (4)战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5)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6)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运动高涨;社会 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平主义思潮盛 行一时。 栏目索引 二、凡尔赛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和会性质: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瓜分战败国的分 赃

6、会议。 (2)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 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凡尔赛体系”。 其中最 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领土问题;殖民 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栏目索引 (3)影响 A.标志着一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 序;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B.体系内部隐藏着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战 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 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必然使凡尔赛体系走向解体。 C.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

7、族独立国家,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 很大的变化。 栏目索引 2.国际联盟 (1)由来: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成立: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3)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5)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 栏目索引 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6)主要内容:“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 的“委任统治”。 (7)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8)作用: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

8、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 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20 世纪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姑息纵 容,最终没有制止二战的爆发。 栏目索引 3.华盛顿会议及华盛顿体系 (1)会议召开原因:日本利用一战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充实力,对英美 构成威胁;一战后美、英、日展开新的海军军备竞赛;维护列强在中国 的利益。 (2)体系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 公约,构筑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3)影响 A.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栏目索引 B.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9、,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 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 C.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但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也得到 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D.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栏目索引 4.维护和平的尝试 (1)苏俄的和平外交: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提出和平法令;1922年,苏 俄代表团出席热那亚会议,同德国缔结拉巴洛条约,实现了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2)洛迦诺公约的签署:1925年,德、法、比、英等国在洛迦诺会议 上缔结维护欧洲和平的条约,德国取得了与别国平等的地位,有利于稳 定欧洲局势。随后,德国逐步打破各种限制。 (3)1928年,美、德、法、英

10、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和平 栏目索引 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有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秩序,但条约对侵 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栏目索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上: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经济持续萧条,为摆脱危机,资本主 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 (2)政治上: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为摆脱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栏目索引 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1)中国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七七事变 之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1、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年。 (3)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 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 争。 栏目索引 3.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2)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3)在德意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的过程中,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 定,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正式建立。 栏目索引 4.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3)纵容德

12、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4)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栏目索引 5.集体安全的落空 (1)从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最终没有 取得任何实质性结果。 (2)1939年8月,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栏目索引 (二)战争进程 1.初期战况 (1)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1940年,法国等西欧国家沦陷。 (3)不列颠之战,德国未能达到迫使英国投降的目的。 (4)北非战场的激战。 栏目索引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德军长驱直入,苏军

13、 节节败退。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年元旦,美、中、苏、英等26国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栏目索引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德国失败,被迫转入战略防 御。此次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 场的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11月,德意军队遭到惨败,被迫撤出北非,成为北

14、非 战场的转折点。 栏目索引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德国陷 入东西两线夹击,加速了其灭亡。 (2)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 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栏目索引 (三)二战后期的重要国际会议 时间时间参加国参加国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作用作用 开罗 会议 1943年中、美、英 发表开罗宣言,宣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 须归还 利于三国协同对日 作战 德黑兰 会议 1943年苏、美、英 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关于战后合

15、作的宣言;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加强了三国联合对 德作战 雅尔塔 会议 1945年苏、美、英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 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为雅尔塔体系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波茨坦 会议 1945年苏、美、英 讨论战后安排问题;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 国的精神;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巩固了对德胜利 栏目索引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及启示 1.影响 (1)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16、,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栏目索引 2.启示 (1)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纵容。 (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 进步的要求。 栏目索引 四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含义

17、: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 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 即雅尔塔体系。 (2)主要内容:成立联合国;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 犯;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栏目索引 (3)评价 积极: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 各国经济方面有积极作用。 消极: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重划疆界、分裂国家的做法,也埋下了国际 纠纷的种子。 栏目索引 2.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1)美国的冷战政策 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以维护美国安全、反苏反共

18、为幌子, 干涉各国内政,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第一次大规 模运用。 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的对抗措施 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栏目索引 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 消极影响: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的结果;局 部冲突不断,国际危机频繁,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加深了资本主义 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积极影响: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 发展。 栏目索引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20世纪50

19、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 领导人苏赫鲁晓夫 美艾森豪威尔、肯尼迪 战略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 争霸 政策 苏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主要通过缓和手段与美国争霸(苏联 实力与美国仍有差距) 美艾森豪威尔采取“软化”政策,肯尼迪采取“和平战略” 栏目索引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领导人苏勃列日涅夫 美尼克松 战略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 争霸 政策 苏力争军事优势的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目的:用“缓和”来麻痹西方国家, 为苏联赢得加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时间),在亚非积极扩张 美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栏目索引 3.第三阶段:20世纪8

20、0年代至90年代初 领导人苏戈尔巴乔夫 美里根、老布什 战略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苏联最终解体 争霸 政策 苏“新思维”,实行全面收缩 美里根主义:新“遏制”政策,“以实力求和平” 老布什:“渐变”“合作”(以“缓和”促使苏联演变) 栏目索引 (三)两极格局的结束 1.标志:1991年俄罗斯等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 宣言,建立独联体,苏联正式解体。 2.影响 (1)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2)对世界: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整体形势趋于缓和,但世界并不太 平,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对社会主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1、,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应该要 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栏目索引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一)朝鲜战争 1.背景 (1)国际背景: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 (2)历史原因: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占领,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3)现实原因:出于争霸的需要,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 栏目索引 2.过程 (1)爆发:1950年6月25日,内战开始,初期对北方有利。 (2)美国干涉:1950年,美国组织所谓“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作战。 (4)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美军撤出朝鲜,战争结束。 栏目索引

22、 3.影响 (1)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 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打击了美国的 霸权主义;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栏目索引 (二)越南战争 1.背景 (1)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全球实行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 义的政策。 (2)日内瓦协议签订后越南出现南北对立的政权,越南人民要求早 日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3)美国出于称霸世界的需要,加紧干涉越南内政,支持南越政权。 栏目索引 2.过程 阶段阶

23、段美国总统对越政策 开始开始肯尼迪“特种战争” 扩大扩大约翰逊“局部战争” (特点:南打北炸) 转折转折 结束结束尼克松“战争越南化”签署停战协定 栏目索引 3.结果: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 4.影响 (1)越南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了统一,但同时给越南人民带 来深重灾难。 (2)消耗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迫使 美国政府调整外交政策,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 栏目索引 (三)中东问题 1.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 (2)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3)外因:大国力量的干涉。 (4)现实原因:

24、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栏目索引 2.五次中东战争 时间时间名称名称参战国参战国结果结果 第一次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埃及等国和以色列以色列获胜 第二次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与英、法、以埃及胜利 第三次1967年六日战争埃、叙和以色列以占埃、叙领土 第四次1973年十月战争埃、叙和以色列埃、叙夺回部分土地 第五次1982年黎巴嫩战争巴解组织、黎、叙和以色列以色列获胜 3.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2)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在联合国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基本接受“以 栏目索引 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25、(3)1993年,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 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 (4)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它规定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 约旦河西岸部分领土撤军,而巴勒斯坦应制订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 计划。 (5)2003年巴以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栏目索引 (四)两伊战争 1.两伊战争的原因 (1)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2)宗教矛盾: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盟主和海 湾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5)大

26、国介入: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之成为大国争相控 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栏目索引 2.两伊战争的经过 (1)开始时间:1980年9月。 (2)战争经过:“袭船战”“袭城战”,甚至使用化学武器。 (3)战争结束:1988年8月,两伊宣布停战。 3.两伊战争的影响 (1)对两伊: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基地和设施),造 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退;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2)对中东: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增添新的紧张因 素;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栏目索引 (3)对世界: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 (五)海湾战争 1.海湾战争的背景

27、 (1)海湾地区地理位置重要。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导火线)。 (3)联合国和各国领导人的和平斡旋未果。 栏目索引 2.海湾战争的经过(两个阶段) (1)“沙漠风暴”:空中打击,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战 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重创其地面部队,使其防御体 系瘫痪。 (2)“沙漠军刀”:地面进攻,高强度空袭后在海空军支援下以出其不意 的地面进攻、快速坚决的纵深穿插和迂回包围,将伊军主力歼灭于科威 特北部和伊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结束战争。 栏目索引 3.海湾战争的特点 (1)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

28、最多的局部战争。 栏目索引 4.海湾战争的影响 (1)对世界战争: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 战争时代转变)。 (2)对伊拉克:给伊拉克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打击;战后长期被 制裁,美国还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重建困难重重。 (3)对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但饱受战争摧残。 (4)对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栏目索引 5.海湾战争的启示 (1)战争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 (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 栏目索

29、引 六、和平与发展六、和平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及作用 1.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5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945 年10月,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 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3.原则:会员国主权平等;善意履行宪章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禁止会员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 栏目索引 4.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安理会。 5.联合国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从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 地位和作用: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

30、霸权政策的工具和美苏争霸的场所,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原因:冷战的国际背景;美国成为头号强国;苏联是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 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 地位和作用: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栏目索引 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第三世界崛起,中国在联 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和国际地位提高;美国自身实力下降,资本主义世界 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地位和作用: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权威性遭到挑战。 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 超级

31、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对联合国执行的是“有用则用之,不能用 则绕开之”的策略,但也不会彻底抛开联合国。 栏目索引 6.联合国的作用 主要活动活动方式或典型事例 维和行动第一次维和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停战监督组织 第一支维和部队: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的维和部队 国际裁军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设立了帮助管 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在联合国支持和努力下,成员国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达成众 多裁军协议 保障人权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非殖民化 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反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 人道主义安置难民 维护妇女 儿童权益 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32、儿童权利宣言等 栏目索引 (二)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1.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2)现实原因: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文明;美苏“冷战”的 威胁,造成世界不安宁;局部战争的存在,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3)个人因素: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 增强。 栏目索引 2.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三次高潮) (1)第一次高潮: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 因斯坦宣言。 (2)第二次高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3)第三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33、栏目索引 3.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1)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2)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 (3)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4)斗争对象上:矛头直指军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5)斗争形式上:形式多样,与其他社会运动相结合。 栏目索引 4.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1)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政策的制定。 (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 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栏目索引 (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

34、代主题 (1)原因 历史的诉求:生产力发展,各国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赖加深;两次大战 的经验教训。 时代的呼唤: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各国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维护和 平、促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的需要。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 栏目索引 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2.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地区冲突时有发生。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没有消除。 (3)各种分裂势力、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存在。 (4)世界发展不平衡。 (5)走私贩毒、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疾病传播等。 栏目索引 3.和

35、平力量不断增长的表现 (1)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 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 (3)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 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栏目索引 4.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1)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近代历史上,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 和欺凌,警醒国人奋发图强,独立自主;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保家卫 国、浴血奋战,深知和平与独立的来之不易。 (2)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表现: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是和

36、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国之一和积极实践者;是反对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栏目索引 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重难归纳 1.对世界格局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开始崛起,建立国际 联盟。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开始瓦解。 栏目索引 2.对人类社会生活 (1)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加速了新技术和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 (3)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等

37、。 (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兴起。 栏目索引 二、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二、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 背景背景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目的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 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 地区的矛盾 参加参加 国国 美、英、法、意、日等27国,其中美、英、 法三国操纵会议 美、英、法、意、日、中等九国参加,美国处于 主导地位 栏目索引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 主要主要 内容内容 (1)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 民地、军队的

38、处置和战后赔款的问题 (2)对奥、匈、土、保和约 (3)讨论了国际联盟成立问题 (1)四国条约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 (2)五国条约限制了海军军备竞赛,海军力量 方面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地位 (3)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 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评价评价 (1)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2)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相反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栏目索引 三、凡尔赛体系脆弱、不稳定的原因三、凡尔赛体系脆弱、不稳定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一旦新的力量对比出现,建 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必将被打破。 2.凡

39、尔赛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 矛盾,甚至孕育了新的矛盾。 (1)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惩罚性的掠夺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 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法、德之间的矛盾。 (2)对弱小国家的任意宰割,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之间的矛盾。 栏目索引 (3)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战争司令部,导致两大 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与仇视。 (4)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已 经悄然埋下。 栏目索引 四、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四、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同点相同点 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经

40、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影响 (1)都使西欧国家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2)壮大了美国的实力 (3)促进了国际关系的调整,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4)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不同点不同点 爆发形式 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 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在西方大 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下演变为世 界战争 栏目索引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同点不同点 责任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 战争,责任由其承担 对战败国 的处理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 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41、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 的个人责任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 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 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 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 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栏目索引 五、五、“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不同点 意志体现英、法、美的意志体现了美苏两大国的意志 作用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 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 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

42、盾 角逐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美苏在全球角逐 调整的 关系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之间 栏目索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不同点 影响时间相对较短,范围相对较小时间相对较长,范围相对较广 瓦解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战的爆发美苏争霸后期,苏联一极坍塌 相同点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国际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 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 随着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而瓦解;都建立了具有协调和制裁作用的国际组织,在一 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各国的发展;都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和形势 的变化

43、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栏目索引 六、对二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认识六、对二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认识 1.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制约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 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 局处于形成阶段,世界局势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 (2)促进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世界人民的认 同,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联合 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南南合作和 南北对话,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崛起,坚持独立自

44、主 栏目索引 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认识:要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解决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南北问题。在机 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世界上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只有国 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 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栏目索引 3年高考 1.(2018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 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 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 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

45、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 栏目索引 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 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 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 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 识。(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 栏目索引 种认识的国际背景。(11分) 答案答案 (1)

46、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 战争)。 (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 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 斯同盟形成中。 栏目索引 2.(2018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 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 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 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 被纳入联合国宪章

47、,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 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 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 栏目索引 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 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 员会。6月25 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 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

48、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栏目索引 的主要原因。(7分) 答案答案 (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 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 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 联合国宪章。 (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 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栏目索引 3.(2018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 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 器、军备到石油、机

49、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 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 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 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 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 栏目索引 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 其他舰只多艘。 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6分) 答案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 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栏目索引 4.(2017课标)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