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30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84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第第33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的传播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第第3333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考点二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自自 主主 学学 习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1.背景 (1)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反动的政治势力向革命阵营猖狂反扑,妄图复辟帝 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

2、学风气 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 封建思想牢笼,实行真正的民主制度。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揭开了新文化 运动的序幕。 3.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校长 蔡元培 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主要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

3、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陈独秀发 表 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三、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三、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专制 思想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 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形色色的思潮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 马克思主义 开始在中国传播。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 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对 五四运动 的爆发起

4、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 理、观念、文学、艺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如:白话文的使用。 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甚 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对西方文化绝 对肯定,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 (2)与当时的护国运动等实际斗争脱离,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没有与 群众 运动相结合。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栏目索引考点一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

5、的差异 (1)相同点: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不同点 a.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未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深刻性和彻底性远远超过 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 解放。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主题 破禁锢、启民智主题 破禁锢、启民智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 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 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 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18

6、98年6月)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2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 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 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3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 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 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栏目索引考点一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说明康有为借助儒 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史料2陈独秀认

7、为孔教是阻碍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必须排除孔教,解放思 想,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史料3“新的觉悟”指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潮流。“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主要 代表人物是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栏目索引考点一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史料1和史料2都涉及如何对待“孔子”问题,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 吗?出现这两种不同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提示 没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导致资产阶级力量不同 。 (2)根据史料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主流思想的宣传上出现 了怎样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8、什么? 提示提示 转变:宣扬马克思主义。 因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一、全面认识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一、全面认识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命运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 、教育和经历有关 袁世凯企图利用儒家学说达到复辟帝制的目 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

9、的合理 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 的障碍 不足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局限性二、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局限性 1.特点 (1)与当时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获得 了借以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2)在文化选择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3)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使当时那场异常复杂的文化运动 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4)抓住了要害,对当时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 彻底的批判。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局

10、限性 (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 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 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做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 栏目索引考点一 1.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 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 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 ) 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考点集训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袁伟时认为,新文化运

11、动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冲 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 即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 手段而非目的,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B、D两项。 栏目索引考点一 2.(2017浙江11月选考,10,2分)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 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 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 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 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 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 ) A.北京

12、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B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项正 确。材料并未涉及文学革命,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 主旨不符。 栏目索引考点一 3.(2016浙江文综)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 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 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 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 )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

13、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B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张三李四为同时人,就不该再用古 典来做古文,“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结合“20世纪初”这一时 间信息,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知识可知,该学者旨在提倡使 用白话文,故选B项。 栏目索引考点二 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背景 (1)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空前壮大。 (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创造了条件。 (3)十

14、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二 2.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率先 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3.广泛传播: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广泛传播。(1)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 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 栏目索引考点二 (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3)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 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共产党月刊。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马克思主义对

15、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并引发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改变 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栏目索引考点二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 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干部队伍;提高了 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中国共产党 的 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 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3. 马克思主义 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使中国人民取 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建立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历史发生了翻

16、天覆地 的变化。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主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 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 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 住,宣告破产了。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二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 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 改换了方向。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栏目索引考点二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17、 该史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 因。结合所学可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内外交困。 封建主义的自救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改良、革命思想,都不能改变中 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在与众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比较、斗争中,进一步深刻认识 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唯一的选择,他们逐渐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 主义者。 栏目索引考点二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 的五四运动”中国人抗击帝国主义的思想武器有哪些? 提示提示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梁的维新思想;孙中

18、山的民主 共和思想;等。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1)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 件。 (3)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成 为世界革命的潮流。 栏目索引考点二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使得人们认识到其革命理论的价 值。 (5)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 理论,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栏目索

19、引考点二 二、全面把握新文化运动二、全面把握新文化运动 1.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不同 比较项前期后期 不同点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 思想主张 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作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 了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序幕,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作了思想准备 相同点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 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栏目索引考点二 2

20、.新文化运动的辩证评价 (1)积极作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 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 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 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 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 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栏目索引考点二 (2)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形式主 义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栏目索引考点二 1.(2018浙江11

21、月选考,29,2分)1922年,李大钊的一篇演说稿写道:根据马 克思的学说,“在资本主义发达中,产生了一种新势力。这种新势力,就 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发生,恰如鸡子在卵壳里发生一样。 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这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 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 更大的途程。”这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 ) 考点集训 栏目索引考点二 A.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B.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实施 C.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D.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22、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通过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人类社会,运用马克 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做出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 展历史的工具,故C正确。根据材料的时间“1922年”可知,当时中国共 产党已经成立,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社会改造指导思想,材料未反映出 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思想的转变,故A错误;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 革命分步实施以及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均与材料无关,故B、D 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2.(2018课标)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 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

23、到社会革命的目 的”。这场争论 (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C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早期马克思 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就是围绕“要不 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而开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通过争论, 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确定新民主主义 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A项错误;仅凭一场争论并不能

24、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的社会制度,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 图存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3.(2016天津文综)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 “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 为 (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A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1917年初,新青年认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可缓于欧洲,因为此 时社会主义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进入实践,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 有对比

25、中欧经济,B项错误;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只是材料中体现的部 分信息,不全面,C项错误;“社会主义,理想甚高”,说明新青年对社 会主义持肯定态度,D项错误。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专题提升专题提升 知识框架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一、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历程、特点一、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历程、特点 1.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历程 专题纵横 学习 层次 阶级时间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学习重点实践和结果 器物地主 阶级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军事技术未实践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中体西用实用技术洋务运动,失败 制度资产 阶级 19世纪末维新派康有

26、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20世纪初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思想 文化 新文化运动前期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民主与科学民主平等思 想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 以俄 为师 无产 阶级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 主义者 李大钊、陈独秀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 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 党诞生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2.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1)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 资产阶级中的许多

27、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各阶级 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 (2)普遍向西方寻找真理: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 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 界,使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先进、中 国落后的现实。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3)层次性: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学立宪到学共和。造成这一特 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 级地位的差异。 (4)继承性:后面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对之前的救国方案既有

28、继承又有 发展。如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 但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 化而来的,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将之发展为学习西方的 政治和经济。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二、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对比二、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对比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不同点 斗争对象封建顽固势力保皇派、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 领导力量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主要内容变法图存;兴民权、设议 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科学思想 方式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 具体作用起到思

29、想启蒙作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 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条件 相同点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性质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作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三、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三、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归纳整理向西方学习与新文化运动归纳整理向西方学习与新文化运动 归纳提升 一二三四 向西方 学习 一条主线:学习西方,救亡 图存 两个转变:由“器物”变 革到“制度”变革;由“ 制度”变革到

30、“思想”变 革 三个派别:(资产阶级)维 新派、革命 派、激进派 四股思潮: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民主 与科学、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 运动 一个中心:北京大学两大口号:民主、科学三大内容:提倡民主与科 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个代表人物:陈独 秀、李大钊、鲁 迅、胡适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 1.关于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篡夺胜 利果实,在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为了与之抗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便发 起一场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猛烈的新文化运动。一些学者从更深层次的 地方去探究。龚书铎

31、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 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这样就把 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陈旭麓在近 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新文化运动 学术前沿 栏目索引专题提升 “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 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2.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缺失。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激进主 义、庸俗进化观、功利主义和意图伦理四大缺失。他认为激进主义是指 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暴力的倾向,是后来极“左”思潮 长期盛行的思想根源。谢友祥也提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缺失包括:提 倡的个性解放没有被当作目的,而是沦为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手段;强化了道 统为政统服务的传统,加剧了学术沦为政治附庸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