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301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1,0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pdf(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专题十九 专题十九 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一、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建构专题建构 时空定位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二、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二、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一、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一、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 是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前进的旗帜成为引领中国前进的旗帜 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集中

2、反映了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民主追求和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 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其后,孙中山对三民主 义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 旗帜,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专题解读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 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它是全党统一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

3、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它的产生,、 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的改革、 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 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导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 前后两个阶段前后两个阶段 1.19491978年第一阶段 (1)

4、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 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初步成就。 (2)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受“左”的路线影响, “双百”方针执行过程曲折。 (3)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 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2.1978年至今第二阶段 (1)科技: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和发展。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 (2)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科学和文艺领域出现了欣欣 向荣的景象。 (3)教育: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

5、兴国”战略,教育事业出现了迅速发展 的局面。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第第3434讲 讲 2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自自 主主 学学 习习 考点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日 益腐朽,民族危机严重。 (2)经济、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 不断壮大。 (3)个人:孙中山受西方

6、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推动和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内容: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 领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简称三 民主义。 栏目索引考点一 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具体主张革命理想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 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独立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 平均地

7、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 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富强 4.认识:三民主义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 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栏目索引考点一 5.评价 (1)进步性 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结合西方和中国情况的救国蓝图,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 的方向。 c.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

8、 武器,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颁布起了巨大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 土地革命 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反帝反封建 的民 主革命任务。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背景 (1)国内: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 (3)个人:孙中山个人对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认识到 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民主革命同自己倡导的国民革命,二者的基本任务是 一致的,是时代和人民的

9、需要。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内容 (1)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2)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 “ 耕者有其田 ”,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3.作用: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 (如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当时中国革 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一 知识延伸知识延伸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主题 基于主题 基于“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理论探索的理论探索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史料呈现史料

10、呈现 史料1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 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 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2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 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 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 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 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

11、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 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 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3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 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 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栏目索引考点一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孙中山阐述了革命的三大目标和要进行的三大革命

12、史料2主要从革命党人的妥协、北洋军阀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不成熟、 袁世凯与帝国主义的勾结等方面说明了资产阶级一系列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 从侧面指出了新三民主义出现的必要性 史料3主要反映了新三民主义“新”的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一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孙中山所说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的? 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提示提示 目的: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至完美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根据史料2,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提示 原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势力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 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

13、坚强的革命政党;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 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真实面目缺乏正确的认识。 栏目索引考点一 (3)史料3反映的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哪些新的发 展?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提示 新三民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普遍的民权,节制资本。 原因: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 助。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正确认识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正确认识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1.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不同点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民权主义以建

14、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各革 命阶级的联合政府 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影响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 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有力地推动了 国民革命的发展 相同点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内容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作用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一 2.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 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内

15、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推翻清朝统治 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与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栏目索引考点一 1.(2017浙江11月选考,11,2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 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 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

16、殖荒徼,以均地 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 法”。上述主张意在 (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考点集训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材料中“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 作”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工人之失 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体现对工人生活 的关注。由此可知,这些主张意在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故C项正 确。A项显然与题意不符;B项为民权主义的内容;D项材料中并未完全 体现。 栏目索引考点一 2.(2018

17、课标)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 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 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 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C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久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之方法不 善”,而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有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故孙 中山想效仿俄国的做法,即通过改组国民党来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故C 项正确。孙中山不可能走苏俄革命的道路,A项错

18、误。孙中山作为资产 阶级革命家,不会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孙中山的 斗争目标并未改变,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一 3.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 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 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 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不仅在覆灭曹、吴,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 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 ( ) A.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B.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北伐战争开始

19、时孙中山已去世,A项错误;材料“帝国主义者已勾 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北伐之目的,不仅在覆灭曹、吴,尤在曹、 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表明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民主革命的任 务,B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 的实现,C项错误;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考点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1.背景 (1)近代资产阶级的改良方法和革命方法均未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给中国的影响“走俄国人的路”。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

20、中国的广泛传播。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二 (4)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5)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心城市起义失利的教训;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成功经验。 (6)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与实践。 2.形成标志:井冈山时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形成过程 (1)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发表 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 。 栏目索引考点二 (2)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后,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 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21、4)毛泽东积累了建立并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对 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做了说明,并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重 要文章。 栏目索引考点二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栏目索引考点二 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1.确立原因: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 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 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2.确立标志: 1945 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 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

22、的指导地位。 3.意义: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成 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 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三、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三、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从理论上看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2)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二 2.从实践上看 (1)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 的

23、指导思想,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 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毛泽东思想最突出的成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各 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经济建 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栏目索引考点二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二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不等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工 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 包围城市是我国特殊的民主革命道路,而“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的具体实践方式,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

24、2)毛泽东的思想不等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 系,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 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正确部分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错误部分不 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灯塔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灯塔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精髓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 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完成革命的 重要因素。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料2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

25、地、 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 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 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 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栏目索引考点二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需要开展一场国民大革命,指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农民群众导致最 终失败,强调农民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重要性。“农村变动”指发动群众力量 史料2表明毛泽东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它”指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民主主义的社 会”不

26、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栏目索引考点二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史料1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有何意义? 提示提示 思想:提出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 意义:解决了无产阶级如何对待农民这一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 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伟大理论。 栏目索引考点二 (2)据史料2,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开创性贡献。毛泽东是怎样 实践这一思想的? 提示提示 贡献: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实践: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栏目

27、索引考点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两次转变,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 “转变”的含义,从中你又能获得什么认识? 提示提示 含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认识: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特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28、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栏目索引考点二 1.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 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 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 ( )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考点集训 A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指的是延安时期,“他的 无产阶级概念”是指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对无产阶级概念 的具体阐述,“新的内容”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

29、成部分,A项正确;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 意义,B项错误;“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之后,C项错误;“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是在土地革命 时期,不属于“新的内容”,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二 2.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 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定要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 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 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 (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

30、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重工业农业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努力 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 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知C项符合题意。 栏目索引考点二 3.(2017天津文综)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 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 这段话出自 (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31、毛泽东思想。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社会主义革命已 经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是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据此分析只有D项符合要求,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发表于1956年之前,故均可排除。 栏目索引考点三 考点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点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解放思想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向前看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 (2)“左”倾错误继续影响,个人崇拜思想的束缚。 (3)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邓小平恢复工作。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三 2.概况 (1)1978

32、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北京举行。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 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 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3.意义: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栏目索引考点三 二、邓小平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四大 1.背景:国际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2.内容和意义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内容强调判断实

33、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a段;认为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 生产力;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宣言书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栏目索引考点三 三、三、“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4、进入关键时期。 2.内容: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 须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 的 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3.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 基和力量之源。 栏目索引考点三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否定了毛泽东思想,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它主要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

35、 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数字归纳数字归纳 邓小平理论 栏目索引考点三 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手、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 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三 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 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36、摘编自人民会用脚投票 史料2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 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 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 栏目索引考点三 史料3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 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 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 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 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

37、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栏目索引考点三 史料4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 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 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 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 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栏目索引考点三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反映了当时的“逃港问题”,揭示了“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 史料2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政策:允许一部分

38、人先富裕起来,这样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 史料3阐述了“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的问题 史料4阐述了邓小平领导的改革的特点,如“敢于试验”“总结经验”等 栏目索引考点三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据史料1,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 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提示提示 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 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2)据史料2、3,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提示 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 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39、栏目索引考点三 (3)据史料4,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提示提示 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 新问题)。 (4)综合上述史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 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提示提示 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共同富裕)。 品质:以民为本(或爱民、富民)。 栏目索引考点三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全面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1.主要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0、的 科学论断。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 栏目索引考点三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8)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 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9)关于

41、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栏目索引考点三 2.历史地位 (1)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 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 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 论。 (2)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 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三 1.属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内容的是 (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42、来 A. B. C. D. 考点集训 A 栏目索引考点三 解析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号召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故排除。因此本 题选择A项。 栏目索引考点三 2.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 ) 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 栏目索引考点三 解析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其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视察的路线。在视察途中, 邓小平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故D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三 3.(2015江苏单科)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 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 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 于 (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A 栏目索引考点三 解析解析 据题干信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 主义”“开放”等可以判断,这一讲话针对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怀 疑和担心。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与题干所述历史阶段特征 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