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31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8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课件:第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df(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栏目索引 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专题专题建构建构 时空定位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1.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 政治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议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西方资产阶 级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西方的多党制,中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 2.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 专题解读 栏目索引专题建构 3.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每 一个阶段都因国内思想、政治和

2、经济环境而改变。这种剧烈频繁的转 型过程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4.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国 结盟获得外交依靠,另一方面不断打开外交局面;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 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因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而改 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更加 独立自信的姿态活跃于世界外交舞台,呈现出全面性局面。 栏目索引总纲目录 第第5 5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考点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自自 主主 学学 习习考点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

3、践 栏目索引考点一 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召开: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 西柏坡 召 开。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一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 城市 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党风建设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 风,务必使同志 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内容 3.意义:在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

4、的成立做了准备。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内容 (1)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2)确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3)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性质:具有 临时宪法 的性质。 5.意义:为建立新中国做了各项准备。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前提条件:解放战争的胜利。 (2)理论准备: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 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 一

5、切工作的中心。报告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 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 社会转变到 社会主义社会 的总任务。 栏目索引考点一 (3)组织准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 民政府委员会。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栏目索引考点一 3.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 真正具有 独立主权 的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6、 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2)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 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栏目索引考点一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用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史观解读 革命史观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开创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推动了中国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开始 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全球史观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

7、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 争 社会史观带来婚丧习俗的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1954年9月。 2.地点:北京。 3.文件: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内容: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2)原则: 人民民主 原则和 社会主义 原则。 (3)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栏目索引考点一 4.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 民主的全新阶

8、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 任务宣告结束。 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误认为1954年宪法和共同纲领的性质是一样的 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点,具 有开创性。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 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规定人民民主专政是二者的共同之处,1954年 宪法体现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二者的最大不同之处。 栏目索引考点一 五、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五、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政治制 度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中国共产党与民

9、主党派团结合作反对国民党 的专制独裁;新中国政权建立、民主政治的 发展 国家政权巩固,国民 经济恢复和发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正式建立:1954年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发展到新阶段:195 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1954年9月,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召开 建立:共同纲领规定正式确认: 1954年宪法规定实施:建立了五个 省级民族自治区 栏目索引考点一 机构 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和参 政议政 全国

10、人民代表大会是人 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 确保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 开创了群策群 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积极性;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 奠定了基础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实现了 民族平等 ,也保证 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备注政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 栏目索引考点一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结构图示 栏目索引考点一 2.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 栏目索引考点一 主题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主题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第二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2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 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 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 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 监督共产党呢?就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

12、要听到不同的 声音。”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料3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 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 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 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栏目索引考点一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 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史料2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特点,说明了该制度适合 中国的国情

13、,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史料3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城乡的比例。解读史料注意关键信息“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的比例 为1 4,从此时的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选举代表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 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 栏目索引考点一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1)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 点。 提示提示 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 全权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 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

14、心。代 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栏目索引考点一 (2)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提示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 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我 国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我国各 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栏目索引考点一 (3)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史料中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 提示提示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

15、造 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 栏目索引考点一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相继产生了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包含了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栏目索引考点一 (2)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 政治建设的实践,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 ”政权,都是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几 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3)以始终

16、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 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 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 栏目索引考点一 (4)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既适 应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 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5)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完善, 一方面在于先进政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其提供 了源泉和动力。 栏目索引考点

17、一 2.作用 (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 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足于解决 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 族地方的关系问题。 栏目索引考点一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坚 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

18、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 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栏目索引考点一 1.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 ) 考点集训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A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由示意图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可知此时期 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故A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一 2.下面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 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

19、共和国”。 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 )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通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由“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知,漫画中的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此会议上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栏目索引考点一 3.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 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 A.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国家大力支

20、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D 栏目索引考点一 解析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自治权,故A项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财政收入及国家补贴,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少 数民族的财政收入及获得的补贴情况,故C项错误;从图示看,国家补贴 都超过了各个少数民族区域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二 考点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考点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 文汇报 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 剧的文章,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2.对民主的破坏:“文革”

21、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严重破坏和摧残,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 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二 3.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 江青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指导思想,实现 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栏目索引考点二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 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22、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 反正。 (3)组织路线:形成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 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4)伟大决策: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 争为纲”到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栏目索引考点二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 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初步构想

23、: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 党和国 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的重要讲话,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新时期治国章程: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 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栏目索引考点二 3.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1)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 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 根本法 的形 式确定下来。 4.基层民主建设: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

24、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 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 栏目索引考点二 数字归纳数字归纳 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理念:依法治国。 两个趋向:制度化、法律化。 三部法律文件:1982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四大举措:平反冤假错案;完善三大政治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建立基层民 主制度。 栏目索引考点二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栏目索引考点二 主题 对主题 对“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反思的反思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 是“文化

25、大革命”的首要问题。集中力量打击一小撮极端反动的资产 阶级右派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充分地揭露和批判他们的反党反社会 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把他们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二 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66年8月8日) 栏目索引考点二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根据史料中“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派”可以看出:(1)“文化大革命”完全抹杀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文化 战线上的成就,误判了国内阶级形势和党、国家的状况。(2)提出“文 化大革命”的目的是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

26、,批判所谓混进党、政 府、军队和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栏目索引考点二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根源。 提示提示 党的“左”的思想路线。 栏目索引考点二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危害及其教训的原因、危害及其教训 1.原因 (1)主观原因:由于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根 本原因),毛泽东对当时形势做了错误的分析。 (2)客观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侵略 越南的战争;中苏关系恶化,这些事件都使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形势估计 得过于严重,在党内外开展了“反修防修”运动。 栏目

27、索引考点二 2.危害 (1)政治上来看,会危及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个人人身安全,造成社会 动乱,使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2)从经济上来看,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 活长时间得不到改善。 (3)从文化上来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址遭到巨大 破坏;国民素质下降;经济、科学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 栏目索引考点二 3.教训 (1)“文化大革命”使人民认识到应该实事求是,在现阶段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出现,杜绝个人崇拜。 (2)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 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依法治国。

28、栏目索引考点二 1.“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 主义现象、 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 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上文字出自1980年邓小平的一篇讲 话。画横线处最应该填入的文字是 ( ) A.权力过度分散 B.权力过分集中 C.民主集中 D.法制不健全 考点集训 B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权力过分集中”与材料信息“1980年”“干部领导职务终身 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相符,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 意。 栏目索引考点二 2.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 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要性。下列会

29、议中在上述方面迈出 重要一步的是 ( )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B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1980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推进了国家领导体制改革, 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故B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二 3.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 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 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 是 (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

30、度 B 栏目索引考点二 解析解析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其他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 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不符,故A项 错误;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 共群众路线和民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故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人民选举代表,代替民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制度,故D项错误。 栏目索引考点三 考点三 考点三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构想 1.基本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31、内(前提),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主体),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补充)。 2.形成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 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自主学习 栏目索引考点三 (2)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 和平统一 的 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4)1984年,全国人大 六届二次 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 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3.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出发,在尊

32、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 想。 栏目索引考点三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栏目索引考点三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2)过程 a.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双方同意以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b.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了香港回归的 日期。 c.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栏目索引考点三 2.澳门回归 (1)1987年4月,中葡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

33、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 外国列强 的占领,开创了香 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国际社会以 和平方式 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 的范例。 栏目索引考点三 图解历史图解历史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栏目索引考点三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 (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即享有高度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 权等。中央人民政府依法管理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不在特别 行政区征税。 (2)特别

34、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栏目索引考点三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 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栏目索引考点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

35、等 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两岸实现真正停火。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 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 益频繁。 2.“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 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栏目索引考点三 3.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 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4.1995年,江泽民发表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的 重要讲话。该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栏目索引考点三 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36、中的有利因素和阻力 有利因素:(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 加强; (5)国际的公认。 阻力:(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 栏目索引考点三 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不同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虽然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但两者的性质不 同。台湾是内政问题,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问题涉 及外国侵略,必须恢复行使主权,因而人民解放军必须进驻香港,其对外 也必须以一个中国特别行政区的身份出现。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 题,只要完成了领土的统一,在国际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区出 现,它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7、并可保留军队。驻军与否是台湾问题与 港澳问题的重要区别之一。 栏目索引考点三 四、四、“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理论创新的意义 1.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3.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 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 台湾 问题开创了光明的前景。 5.“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栏目索引考点三 主题 主题 “一国两制

38、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的内涵与实践 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 合作探究 栏目索引考点三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 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 布,但是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 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 后患无 穷。 邓小平文选 栏目索引考点三 史料2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 法。基本法共160条,是“ 一国两制” 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 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

39、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 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摘编自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大写真 栏目索引考点三 读史指导读史指导 史料1论述了“一国两制”的特定内涵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其表明邓小平强调通过和平谈 判实现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反对外来干涉;“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 中国的原则 史料2阐述了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它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又兼 顾广大香港同胞的利益,是香港回归的法律保障 栏目索引考点三 问题思考问题思考 根据教材内容和史料1,思考“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万万不可让外 国人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结合所学,从理论与实

40、践的关系 角度认识“一国两制”。 提示提示 关系:“一国”与“两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先与后、源与流的 关系。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只讲“两制”,不讲“一国”,高度 自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栏目索引考点三 原则:独立自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顺利回归,保持了香港、澳门 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一国两制” 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 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栏目索引考点三 1.一国两制基本特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 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

41、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 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史论归纳史论归纳 一、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及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构想的基本特点及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 栏目索引考点三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 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 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 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栏目索引考点三 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 台湾问题港澳

42、问题 不同点本质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反对外国势力插手 干涉 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 系 权利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同点措施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权利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栏目索引考点三 二、全面理解二、全面理解“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伟大构想 1.提出: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 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特定内涵:“一国两制”指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的 两种制度。其前提是“一国”,不是“一个国家,两个政府”,也不是“一个 民族,两个国家,两种制度”;

43、在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中,实行不同制度 的地区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它虽然可以有中央政府赋予的超出一般单 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具有的各项权力,但却无权行使外交、国防、宣战等国 家主权。 栏目索引考点三 3.依据:是根据中国国情,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 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4.应用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 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为解决 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栏目索引考点三 (2)海峡两岸的交流:20世纪80

44、年代后,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的实现。 5.前途:“一国两制”构想已经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实践成功,其必将在 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栏目索引考点三 1.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推动这一发展的努力开 始于 ( ) 考点集训 A.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 C.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 同胞投资保护法 D.1995年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A 栏目索引考点三 解析解析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是我国解 决台湾问题的最早尝试,其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建议两岸实 行通航、通

45、邮、通商和探亲旅游。故A项正确。 栏目索引考点三 2.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 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的协议,开通了两地直航航 线。这反映出 ( )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解析 材料中“两地直航航线”的开通,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 流,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B、D三项。 C 栏目索引考点三 3.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 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 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 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 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D 栏目索引考点三 解析解析 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是在1979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 破的标志是1992年“九二共识”的达成,均与题干时间不符,A、B两项 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 大陆探亲”“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表 明此时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