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612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huLiHua2019060211011818750.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七)1.B解析 材料“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没有反映出少数民族文明对汉族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这表明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少数民族对中原农耕生活的认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北方地区政局的变化,故D项错误。2.C解析 材料中西魏选才实行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出现在之前的两汉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魏选才“不限资荫,唯在得人”,没有体现出门阀士族政治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故B项错误;西魏选才不限资萌,“唯在得人”,可见九品中正制重视才能,选举不全凭门第,故C项正确;

2、材料中说的是西魏,科举制出现在之后的隋朝,故D项错误。3.A解析 唐朝三省中的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有权驳正皇帝密旨,故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无权驳正皇帝密旨,故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权驳正皇帝密旨,故C项错误;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无权驳正皇帝密旨,故D项错误。4.B解析 “过官”制度有利于纠正选官弊病,并未削弱皇帝权力,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可知,“过官”制度有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故B项正确;“过官”制度旨在防范官员滥用权力,与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过官

3、”制度有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并且门下省负责审议,故D项错误。5.C解析 材料只是体现从汉到唐地方机构北方减少,南方增多,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皇帝的个人意志,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其统治中心仍在北方,所以对北方的重视程度不会下降,故B项错误;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逐渐繁荣,所以南方地方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故C项正确;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说,其趋势是不断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而削弱地方权力主要方法之一是增加地方行政区划的数量,故D项错误。6.B解析 据材料“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可知,在刑讯过程中可以使用刑罚,刑讯逼供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据材料“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其

4、他方法拷打甚至致罪囚死亡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可知,唐朝法律对刑罚工具有着明确的规定,说明唐朝法律注重规范,逐渐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法律逐渐完善,并未涉及唐朝具体的时间与盛世,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法律逐渐完善,并未涉及唐朝政局的稳定,故D项错误。7.A解析 题干中“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体现了唐朝将官员考评与俸禄等挂钩,故A项正确;题干未提及考核官员的标准具体是什么,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及考核与官员俸禄的挂钩,未提及考核与唐朝统治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考核结果与俸禄的升降挂钩,非等级秩序的问

5、题,故D项错误。8.C解析 “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主要强调人才选拔权回归到中央,没有提到选官对官僚政治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没有比较两种制度在选官方式上的不同,故B项错误;据材料“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可知科举制把人才选拔权收归于中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知科举制是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故D项错误。9.(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失误;促

6、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课时作业(八)1.B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茶叶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茶叶市场广泛”“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开始征收茶税”可知,茶叶作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产量多”,据此不能得出茶叶为农民的主要财源,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茶叶的商品化,未涉及南北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2.A解析 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建立,隋唐沿袭,从材料看敦煌实际授田数远远小于应授田数,故A项正确;均田制是按照性别、年龄等授田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敦煌地区均田制的授田情况,无法反映官吏廉洁与否,故C

7、项错误;材料只提及了敦煌一地的情况,而且只讲了土地分配情况,故D项错误。3.C解析 由材料“化湖为田”可知圩田是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主要应用于江南地区,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中国种植玉米和甘薯,故B项错误;由材料“圩田是化湖为田,把堤岸伸入水中,抽掉堤内的水造成田”可知圩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巩固南方的经济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圩田的开发而非人地矛盾,故D项错误。4.B解析 题干没有提及连筒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形态之下,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相继出现,题干正好反

8、映了水利方面的发明创造连筒,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手工业,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繁荣景象,故D项错误。5.D解析 材料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加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出现在唐诗和唐三彩中,反映了盛唐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冲击汉文化的主体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A解析 材料中显示了制瓷过程中使用匣钵从而提高了瓷器质量,说明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涉及唐代越窑

9、使用匣钵的结果,并未说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使用匣钵这一技术,不能说明其他手工业技术先进与否,故C项错误;官窑的产品不入市场,故D项错误。7.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唐代市场的规定,没有夜市是其中一个表现,不是对唐代控制商业的全面表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唐代规定市的位置、设市的标准,可知唐代严格控制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对坊市的严格划分,还有“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市场的严格划分,反映唐代限制商业发展,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繁荣,故D项错误。8.C解析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涉及茶叶的种植范围

10、,故A项错误;“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突出南北交通,不能说明南方与北方交通上的差距,故B项错误;“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茶叶贸易繁荣,没有体现政府不再管制茶铺经营,故D项错误。9.C解析 A项中的“唯一”两字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是在南宋之时,故B项错误;据材料“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可知东南地区农业对全国十分重要,故C项正确;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0.B解析 “来唐外商只要完成了纳舶脚(即交船舶进口税)、收市(代表政府收购珍异的专卖品)、进奉(进贡),任何重加率

11、税的做法都是违反唐朝政府规定的,外商可不予执行”不能说明外商获得“国民待遇”,故A项错误;材料中唐朝政府的规定有利于规范外贸秩序,故B项正确;来唐外商需要进奉(进贡),可知对外政策不是平等自主的,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本国工商业的保护,故D项错误。11.D解析 据材料“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推知,唐律对商业限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推知,唐律对城市秩序的严格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唐律对城市的管理,与刑罚严酷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唐律严格管理城市,故D项正确。12.C解析 A选项“全面接受”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

12、是西域社会的发展而非唐朝对西域的管理,故B项错误;由材料“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可知西域政治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发现千字文等蒙书”可知西域文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非唐朝的政策,故D项错误。13.B解析 材料体现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商馆招待使节、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但未体现税收结构中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故A项错误;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使节和宾客、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体现唐朝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使节、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与唐朝的文化影响力

13、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使节、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唐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没有体现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故D项错误。14.C解析 以人口为征税标准,或是以土地为征税标准,对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无直接影响,故A项错误;征税对象变化,不影响农民的生产时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以人口为征税标准变为以土地为征税标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后期,故D项错误。15.B解析 据材料“隋唐时期,田土所出,粮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为重要”无法体现农业的发展专业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

14、隋时征调,桑土以绢,麻土以布。唐时亦有蚕乡和非蚕乡之分,其调绢、布,各随乡土所出,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可见隋唐时期,土地所种之物与国家的赋税政策有关,故B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判断农民负担的轻重,故C项错误;“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强调绢在当时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能说明货币混乱的情况,故D项错误。16.B解析 唐初户口逃亡者必须接受处罚,故A项错误;让逃亡者定居便于稳定小农,保障政府收入,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租佃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遏制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17.C解析 贵族经济、世族经济、士绅经济都是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可以说是特权经济。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

15、故A项错误;封建经济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特权经济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官营经济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8.B解析 君主专制加强体现在君主加强对中央机构的控制,与材料中地方监察区域变化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唐玄宗开元年间将10道析分为15道以适应监察事务繁重的需要”可知,监察区域划分的变化是由于监察事务繁重,结合唐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可知原因是南方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藩镇势力扩大是地方势力增强,与材料中政府更改监察区域不符,故C项错误;海上丝路的开通与唐朝改革监察区域不符,故D项错误。19.(1)条件:战略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水利工程发达。(2)特

16、点:坊市分离;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或“中外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3)条件:民族的交融,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交通便利,政治统一带来安定的局面,开放包容的文化。课时作业(九)1.D解析 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是学习汉族文化而不是宣传佛教,故A项错误;据材料“王侯贵臣,弃象马(捐财产)如脱屣”可知不是官吏贪污,故B项错误;据材料“记载了洛阳寺庙的盛况”可知这里仅仅描述了佛教状况,儒家正统地位未丧失,故C项错误;据材料“王侯贵臣,弃象马(捐财产)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得出佛教在各阶层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2.D解析 桃花源式的生活并不是儒家描绘的大同社会,故A项错误

17、;自然经济下的和谐相处不符合“返祖”的含义,故B项错误;桃花源式的生活被推崇与“返祖”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故C项错误;“返祖”是一种退步现象,体现了面对社会进步的消极放弃,故D项正确。3.B解析 题干未提及造纸术的贡献,故A项错误;由材料“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推知,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故B项正确;题干中“出现了一批”与社会共识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故D项错误。4.B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A项与材料中“炼丹家们”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体现的是观念问题,这导致了“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

18、迈过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需求,与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地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科技发展基础很好,故D项错误。5.C解析 根据材料“狂僧挥翰狂且逸”可知是草书,怀素为僧人,且善狂草,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故C项正确。6.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明清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逐渐世俗化,故B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加官晋爵”可知为市民所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繁荣,故D项错误。7.D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东川节度使奏请禁止私人印刷日历的原因是司天台还未颁布新历,地方印历就已出现,他认为这损害了中央权威,并不是为了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对民间私人印刷日历的限制,与藩镇割据势力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川节度使奏请禁止私人印刷日历是从中央权威出发,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项错误;D项正确。8.(1)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动;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地方教育系统的发展。(2)作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社会功能:传承儒家文化;继承优秀教育传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