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8624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huLiHua201906021101307500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目标解读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2.概述明清时期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明清小说、京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成就。4.杰出医学家李时珍。重大史实 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1.王阳明的心学(1)条件: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的学说。(2)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和“”的学说。(3)影响: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理论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问题思索】 以陆九渊为代表的

2、心学(“发明本心”)和朱熹的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只是修养方法的差异,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王阳明的核心思想“致良知”意在说明本心、良知即是理,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图强。2.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阶级: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个人:目睹官场的黑暗和道学家的伪善。(2)主张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从而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批判道学家

3、“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以此反对空谈仁义道德,提倡功利主义。承认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主张男女平等,赞扬寡妇再嫁。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3)特点:离经叛道,自称为。(4)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揭露是天下之大害提出“”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提出“”思想提出“天下兴亡,匹

4、夫有责”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问题思索】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些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对理学的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4.明朝的科技发展(1)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5.明清小

5、说(1)兴起发展: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时期小说繁荣。(2)繁荣元末明初:罗贯中、施耐庵水浒传。明中后期:吴承恩。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3)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6.绘画和书法(1)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2)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7.戏曲(1)发展: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的乐舞戏谑元杂剧(戏曲艺术成熟)明朝昆曲清朝的京剧等。(2)京剧:末年,徽剧戏

6、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出现;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8.明朝解缙主编的类书永乐大典和清朝纪昀主编的丛书四库全书。【知识拓展】 四库全书清朝乾隆皇帝主持,由纪昀等人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正史类、编年类等15大类的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等;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9.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选修4)(1)编书原因: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

7、书籍上记载的药物虽然品种繁多,但是错误不少。(2)编写经历:花费大约10年时间,阅读了800多种参考书,直接引用书目700多种,并对药物鉴别和考证;亲自采药,并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民间请教;亲自栽培药材,并炮制药物,摸清药物药性。(3)成书及性质: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它既是一部药物学大典,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4)地位、影响: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首创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含有一定的生物进化思想。考点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

8、系(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传统儒学的“君为臣纲”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顾炎武批判道学家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2)发展提出了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对后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巨大的影响。【史论结合】史料1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之更有一物不得其所者哉!夫栽培倾覆,天必因材,而况于人乎。强弱众

9、寡,其材定矣。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众者寡之附,不附必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岂能违天乎哉。李贽明灯道古录史料2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之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则一姓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史料3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解读(1)史料1中“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

10、其千万人之欲”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强者弱之归”“众者寡之附”表明李贽把“强凌弱,众暴寡”看作是合乎自然规律、合乎天道的,承认自由竞争。(2)史料2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3)史料3中“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君主“独治”。问题(1)根据史料1,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2)根据史料2、3,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考点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及特点(1)繁荣原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

11、、科举制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此外,某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及各种历史人物的逸闻琐事也是小说素材的来源。物质基础: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社会基础:商品经济发展,使市民阶层追求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文化作品要求进一步通俗化。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等。(2)特点艺术结构上,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传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如历史演义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结构体制,按时间顺序编写;英雄传奇小说、讽刺小说主要借鉴纪传体史书的结构体制,以英雄人物的经历事迹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语

12、言风格上,把文言、白话等传统书面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表现方法上,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在强调写实的同时,毫不讳言艺术虚构,甚至以虚构作为小说艺术创作的准则。形象塑造上,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包括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史论结合】史料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的、严谨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史料2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印刷术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史料3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

13、现在只可分作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解读(1)史料1反映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小说日趋繁荣。(2)史料2反映了小说的体例不断完善及印刷术的推广成为小说繁荣的推动因素。(3)史料3表明,明清小说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问题依据史料,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8全国卷27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创设新情境,综合考查明清时期昆

14、曲流行的原因2018全国卷27明朝崇尚文化的氛围从社会时尚切入,综合考查明清文化氛围2018全国卷26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依托主干知识,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考题1 2018全国卷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考题2 2018全国卷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

15、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考题3 2018全国卷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考题4 2017江苏卷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

16、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考题5 2016江苏卷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考题6 2016北京卷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

17、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考题7 2016海南卷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考题8 2016海南卷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

18、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考题9 2015福建卷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考向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2018湖南衡阳联考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

19、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2.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二模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私欲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之际()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3.2018广东揭阳二模 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年)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的思想。下面解读

20、合理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B.其思想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C.其思想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华夷之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考向2明清时期的科技4.2018青海西宁检测 考古专家从后来被称为“2013年十大考古发现”的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中发掘出了众多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的医书有敝昔诊法诊治论六十病方诸病一诸病二等。从该墓中发掘出的医简以及先秦黄帝内经、秦汉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晋代脉经肘后备急方针灸甲乙经、唐代千金方、明代本草纲目、明末温疫论、清代温病条辨湿热条辨等书籍中,我们大致可以作出如下哪一判断()A.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发现的众多医简表明传统医学在西汉时期达到顶峰B

21、.中国古代传统医学是近现代西方实验医学的基础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集大成之作D.中国古代传统医学以讲究辨证施治的中医为主5.2018四川“联测促改”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了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缣帛丝路山水地图。它原为内府使用的青绿山水手卷,包含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都有清晰的标注。它反映了()A.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高超B.当时中国世界地理知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我国古代绘画技法的成熟D.当时中国与西方贸易交流空前繁荣与活跃考向3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6.2018湖南株洲统测 明清时期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C.儒学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7.2018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镇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段文字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研究明代市镇经济发展的一手资料C.考察明代传统农耕经济结构变化的有力证据D.观察明代文学发展特点及其走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