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0059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最新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外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三种成分。 3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性质可维持相对稳定;但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共同参与。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课前导学 1体液与内环境,知识点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

2、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_,_,_,_,_,_。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先判断B为_,则A为_,C为_,D为_。,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含量中约90%的是_,7%9%的是_,约1%的是_。 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_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_含量较高。,水,蛋白质,无机盐,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蛋白质,(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Na、Cl,7.35

3、7.45,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具体如下表:,多,少,内环境成分的记忆口诀: 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 胞内物质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小题通关 思考判断: (1)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 (2)淋巴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 (3)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 ) (4)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5)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 (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7)血浆渗透压的大

4、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8)因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 ) 【答案】(1) (2) (3) (4) (5) (6) (7) (8),课前导学 1动态变化 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_中。 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意义,知识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动态平衡,神经体液免疫,相对稳定,有限的,外界环境,自身调节,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小题通关 1思考判断: (1)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2)人体腹泻引起

5、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此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 (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5)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6)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7)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 (8)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答案】(1) (2) (3) (4) (5) (6) (7) (8),2生物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

6、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机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外界环境的变化及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其理化性质的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但可反映内环境的理化性

7、质是否正常。,1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比较,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2.几种常考细胞所处的内环境,3.内环境的成分判定,4.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和不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1)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2)不在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消化道等外界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

8、: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则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 (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中的液体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

9、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B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C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胰岛素等 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答案】C 【解析】mRNA是仅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其作用是与细胞质的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不存在于内环境中,故选C。,考查内环境中的物质成分,2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 ) A肠脂肪酶催

10、化脂肪分解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 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 【答案】B,考查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解析】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3(2018年河南郑州月考)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

11、环境的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考查内环境中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答案】A 【解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A正确;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4(2018年山西运城检测)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

12、境是由组成的 B中含激素、乳酸、消化液、CO2等物质 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 D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答案】C 【解析】为淋巴管中的淋巴,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是细胞内液,内环境由构成,A错误;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成分,B错误;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C正确;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血液中血糖含量较高,为维持血糖平衡,胰岛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则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高于右侧,D错误。,1“三看法”判断内环境成分,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13、。 (2)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分析 (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4人体血浆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1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及调节机制,【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主要表现在

14、温度、pH和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2(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内环境失调的原因分析,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 C图中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 【答案】C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红细胞形态改变

15、,A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会增多,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为组织细胞,其内环境为组织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3(2018年黑龙江哈尔滨检测)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 B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C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 D虽然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但在组织液中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答案】

16、D 【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细胞内温度、pH的大小不属于内环境的条件;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维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稳定;组织液中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中调节方式的比较,2.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 (1)理化性质失调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失衡 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 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 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 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