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016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2020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十)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温州九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B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C加强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D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联结通道解析:选A由材料“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促

2、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转型,故选A项;B、C、D三项的说法均是材料的部分体现,不完整,排除。2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史实可以佐证的历史现象是()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物种大交换 D美洲大开发解析:选A依据材料,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在葡萄牙里斯本价格下降和在意大利威尼斯价格上升,体现了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的转移,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3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

3、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价格革命”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商业战争A BC D解析:选A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出现了物价飞涨的“价格革命”,英国可以利用此时机,故正确;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海外对英国的羊毛制品的需求扩大,英国逐渐出现了圈地运动,故正确;16世纪中期英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故错误;商业战争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4新航路开辟之后,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成为可能,人们的饮食品种大为丰富。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英国人开始喝上中国茶法国人开始用香料配菜中国人开始用番薯补充主食

4、美洲人开始享用甘蔗与葡萄A BC D解析:选C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正确;新航路开辟后,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故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世界其他地区,故正确;新航路开辟后,甘蔗、葡萄等植物,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5新航路开辟后引起所谓“商业革命”的表现是()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数量大幅增加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的方式改变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A BC D解析:选A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市场流通加强,经营方式改变,欧洲商路及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正确;工业资产

5、阶级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6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解析:选C在1650年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在殖民扩张中崛起,先后打败竞争对手荷兰与法国,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发展,英国和亚洲的商业贸易联系加强,亚洲的茶叶大量进入英国,茶叶由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消费品,故C项正确。7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

6、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解析:选B“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不符合题干“双重的结合”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也开辟了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的掠夺,故B项正确;资本输出属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是在1718世纪,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

7、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解析:选D“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说明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寻找黄金,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述均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9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

8、洋交流 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即欧洲的影响力的扩散,故A项正确。10由下表中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可知()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750年,美洲还没有成立国家,A项错误;黑奴贸易主要是把黑人贩运到美洲,这无法解释欧洲人口增长和美洲人口下降的问题,B项错误;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欧洲人口出

9、现增长情况,而由于对美洲、非洲的掠夺,导致这两个洲人口下降,故选C项;D项说法无法解释非洲、美洲人口下降的问题,D项排除。11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解析:选D材料中“1796年”“曼彻斯特”“大纱厂”表明是工业革命,而材料中“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是新生的社会问题,故D项正确。12“新能源被

10、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业生产部门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正确。13“(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

11、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B在欧美国家同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电力能源的广泛使用解析:选C发明者多是有经验的工人技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国家出现的顺序,故B项错误;材料“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与电力能源无关,故D项错误。14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 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

12、了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A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B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C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选C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与材料中“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相符,故C项正确。15下面是美国部分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变化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准确的是,当时美国()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B尚未完成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发展迅猛 D加紧对外资本输出解析:选A题干反映美国棉花出口量占产量的大部分,推知美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参

13、与国际分工,故A项正确;美国是继英国后进行工业革命的,且此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棉花生产和棉纺织业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美国棉花大量出口,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原料棉花的大量出口,故D项错误。16“这一时期西欧就像一个融汇了新的科学发明的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且靠借贷运转,甚至仍在亏损;但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必将成为资产雄厚且利润丰厚的大企业。”材料反映了()A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B高利贷资本的出现C科技成为企业的先导 D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这一时期西欧就像一个融汇了新的科学发明的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且靠借贷运转但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

14、表明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虽然力量薄弱,但是终究代表了时代潮流,故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C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故B、C两项错误;如果此时西欧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那么已经成为作者展望的资产雄厚的大企业,故D项错误。17在16、17世纪,西班牙的财政状况一直处于危机之中,1557年、1575年、1576年、1607年、1627年和1647年,王室不得不一再宣告破产。这期间,恰恰是来自美洲的财富比较多的年份。这说明美洲财富流入对西班牙造成的影响是()A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工业革命C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传统封建制度受到冲击解析:选D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引起“商业革命

15、”“价格革命”,对整个西班牙而言,使得靠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受到沉重打击,封建制度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18“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着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材料表明()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东印度公司是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之一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政府授权的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A BC D解析:选B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扩张,表明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资本的原始

16、积累,故错误;在英国政府授权下,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的实际主宰者与殖民地财富的掠夺者,故正确;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故错误。故选B项。19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拓展海外殖民地 B拓展海外市场C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D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解析:选C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积极发展海外势力,颁布航海条例是挑战荷兰海上势力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17、故选C项。20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 B垄断组织形成C机器大工业生产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解析:选D工业革命的影响很多,提取有效信息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条例”,“经济社会运行规则”,可以看出是经济政策的变化,故A、C两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削弱竞争的,故B项错误;自由竞争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故D项正确。 21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

18、景是()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解析:选A题中说的几个法典都是针对工业造成了环境污染所颁布,且时间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22“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象牙最终转到欧洲人手中,可知为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

19、殖民者在客观上把文化也带到了非洲,即文化的融合。2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性市场雏形的形成新动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殖民主义活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C D解析:选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世界性市场雏形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故错误;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故正确;殖民主义活动导致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

20、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故正确;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故正确。故选C项。24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 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解析:选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更趋向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垄断组织的产生与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1、,产生垄断,故C项错误;垄断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故D项错误。25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解析:选D依据所学,以佛罗伦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始于新航路开辟前,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发展轨迹是因为经济实力而转移的,故B项错误;“英国金融”中心地位是工业革命造

22、成的,“美国金融中心”地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故C项错误;这一发展轨迹最终结果是金融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洲,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18宁波十校联考)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虽然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总体上推动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23、摘编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之际中国“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主要例证。(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解析:第(1)问,文明的交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从中任选一个方面例证即可。第(2)问,从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影响上分析。答案:(1)例证:儒学吸收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理学。(2)原因:新航路开辟(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内容:物种交流、疾病传播。影响: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27阅

24、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摘编自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

25、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10分)解析:第(1)问,玉米的广泛种植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概括其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上代议制的扩展,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盛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现象:从16世纪到18世

26、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2)变化: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原则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哥伦布交换”。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感冒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

27、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在描述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时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阅读材料一,说明“哥伦布交换”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10分)答案:(1)内容:传染病向欧洲以外的地区蔓延;物种的交流;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 (2)特点: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各类原料。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