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020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1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巩固练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原因1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吴道子绘画风格的世俗化2颜真卿书法的特点3文学成就宋词的时代特色4明清时期小说地位比较低5明代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河北邯郸一模)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版”

2、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解析:B民国时期的王修说出了材料的本质问题,雕版印刷是因为“需之者众”,唐朝的日历、佛像印刷量大的原因就在于此,即满足了社会的需求,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中外交流,A项偏离主题。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不是日历和佛像,而是“经书史籍”,实际状况是“初无版行”,C项没有理解王修的观点。材料中雕版印刷都是民间的行为,不是政府组织的印刷,D项错误。2.(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

3、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解析:B无论是唐代武士俑还是画家本人的面貌,都很明显并不是外来美术风格,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他(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人物神韵意趣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吴道子的宗教画并没有代表唐朝的绘画成就,故D项错误。3.(2018江苏

4、南京二模)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帖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解析:B据“奇峭端严”可判断该碑帖字体应为笔画详备、规矩严整的楷书,是颜真卿(人称颜鲁公)为父撰写的楷书碑文。曹全碑是隶书作品;颜勤礼碑是楷书字碑,兰亭序是行书佳作,古诗四帖是草书字体。4.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文艺的商品化、大众化趋势C.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解析

5、:B据材料“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可知,宋代文艺具有商品化、大众化趋势,故B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不能得出A项结论;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而是市民阶层的休闲生活,故排除C项;D项表述不能从材料中推出,排除。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明清时期,对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史书记载不详,甚至连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都语焉不详。这说明()A.小说的文学地位比较低B.两部小说内容与历史无关C.小说在当时流传不广泛D.当时人们没有著作权意识解析:A中国古代文学一直存在着雅俗之分,俗文学被认为是市井之徒的消遣,不登大雅之堂,备受士大

6、夫之蔑视,小说属于俗文化,地位低下,A项正确。俗文化大都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备受市民阶层的推崇,B、C两项错误。没有著作权意识无法解释题干所述现象,D项错误。6.(2018河北衡水调研)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解析:B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者经济收益,不仅仅是通过科举,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是在中唐至宋代

7、,明代中后期厉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市民阶层是市镇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材料中很多不是市民阶层,C项说法片面。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7.(2018四川德阳诊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白蛇传故事的演变时代故事梗概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描写了奚宣赞因垂涎美色而与蛇精白娘娘结亲,险被挖去心肝。后白蛇被道教真人镇压在石塔之下,他才得以脱身明代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对许宣迷惑、威胁,但亦有情愫。当许宣得知白娘子为蛇精后,惊恐万分,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清代戏曲雷峰塔中白娘子是爱慕许宣而下凡的蛇仙,但终因许宣的动摇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因其子的孝行感动天地,而被释放民国

8、改编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坚定地站在白娘子的一边,与她共同反抗法海。白娘子被压于雷峰塔后,其丫鬟小青搬来众仙,击败塔神,推倒了雷峰塔新中国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娘子既有守护爱情的痴情,也有涂炭生灵的任性;法海为报私仇而降妖除魔,但在顽固中又夹杂着对苍生的怜爱据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等解读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确定选题角度。材料主要反映了不同时期白蛇传故事的演变,白蛇传故事从一个简单的怪异故事演绎人性结构中情理冲突及融合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都发生了深

9、刻的变化,白娘子从一个故意害人的蛇妖形象发展成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从材料信息中还可以看到白蛇传故事以小说、戏曲、京剧、电视剧等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呈现。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选取材料信息,可以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文学艺术形式发展等角度拟定论题。然后根据选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如从故事内容变化的角度,可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阐明故事演变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从人物形象不断变化的角度,可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阐明中国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答案:示例1论题:白蛇传故事的演变与中国社会变迁。阐述:宋代白蛇的妖魔化的形象及其被镇压的结局,是宋代程朱理学兴起,

10、强调封建伦理规范的产物;明清作品中的白蛇亦妖亦人,其妖化的形象和结局是明清时期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而其追求自由幸福的人格形象,与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社会氛围宽松有关;民国作品中白蛇等角色对法海的反抗及结果,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崇尚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影响;新中国作品中白蛇等角色具有复杂化的形象内涵,是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综上,白蛇传故事反映了两宋、明清和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变迁,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示例2论题: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与儒释道三教关系。阐述:宋代作品中道教真人的出现,印证了这一时期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和道教广泛的社会影响;明清作品中道教真人的角色被佛教禅师所取代,说明了这一时期民间信仰佛教的民众众多,佛教是一般百姓信奉的主要宗教;而历代作品中白蛇与法海的斗争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体现了道教与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冲突斗争。宋明作品的结局中白蛇因恶行受到了惩罚,清代作品的结局是白蛇因其子的孝行被释放,都凸显了程朱理学的官方学说地位,儒学在宋代以后的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与融合中占据着优势地位。综上,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儒释道三教在宋代至清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说明:学生还可以分别从白娘子、许仙、法海人物形象的演变,白娘子与许仙、白娘子与法海的关系,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关系变化或个性意识增长,乃至文学体裁的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