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847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1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的这一认识()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答案】D【解析】奕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意在学习西方技术,故A项错误;奕向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开始出现西学东渐,故C项错误;“西学中源”的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向西方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维护了中国传统思想和制度,体现出其局限性,故D项正确。2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

2、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主要是由于清政府开始了()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D“详晰甄核,仿行宪政”【答案】B3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的主要目的在于()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封建伦理旧道德也强调“公

3、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等品德,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是19世纪末的一场政治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故C项正确;民国政府建立于20世纪初,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4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答案】B5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

4、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了()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题干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的改革仅从中国的历史上寻找依据,不向西方学习,A、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社会封闭保守,不吸收外国的经验,故B项正确。6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会吗?

5、”,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A.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B知识精英倾向社会主义C学生开始关注议会政治D议会决策为少数人控制【答案】D7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时期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众多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

6、,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这是观念变革,故B项正确;学习西方思想并不能说明国人自卑,故C项错误;中国人介绍各色各样的主义,在经过比较后,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故D项错误。8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

7、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联。材料体现了北大学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创办进步报刊和参与五四运动,体现了文化斗争对政治革命的先导作用,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和科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故D项错误。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答案】C10有学者认为,

8、“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根据题干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可知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人性的赞美,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国人道德观的颠覆,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故D项错误。1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

9、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答案】B12“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上述文

10、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等信息,可知该著作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故D项正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步骤和前景,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讨论的是关于新中国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13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孙中山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基于()A其与辛亥

11、革命革命动力的一致性B其与辛亥革命革命纲领的一致性C其与辛亥革命革命对象的一致性D其与辛亥革命革命目标的一致性【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民族大革命”强调的是反满,即推翻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这与辛亥革命时期民族革命的含义相同,故C项正确。由于二者阶级属性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革命动力、纲领和目标的不同。14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答案】C【解析】C项主张发展

12、近代交通、兴办银行,其内容包含近代化因素,C正确。A项批评太平天国土地政策,B项批评太平军滥杀读书人,D项批评太平军政权的封建化,皆未含有近代化因素。1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C台湾人民“鸣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答案】A16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

13、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答案】A【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依据材料看出: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因为仇视维新变法运动,而引起仇视外国人,才爆发的,是“顽固”的行为。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17林则徐在鸦片战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B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未能找出战争失败根本原因D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答案】C【解析】材料中“第一要大炮得用”,说明林则徐只是认

14、识到了清政府的军事落后,而没有看到政治制度的差距,故C项正确。18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答案】C19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A传播君主

15、立宪思想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 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答案】B【解析】题干中有“共和”、“科学”等理念,与新文化运动有内在联系。所以本题选B项。20康有为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用意是()A树立孔子权威B否定君主制度C促进思想启蒙 D减少变法阻力【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宣传变法,当时中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康有为此举主要是为变法减少阻力,故D项正确;A项是形式,故A项错误;B

16、项不是否定君主制度,而是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故B项错误;C项是作用,故C项错误。21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答案】B22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17、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反映出革命者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革命根本就是事不关己,故需要实现思想解放。23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答案】D24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

18、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维新思想家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与材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信息一致。25五四前后一些先进青年自发组成各种小团体和社团,如女子工读互助团、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中华国民女子救国团、妇女救亡会等。这表明当时()A广大妇女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国人的

19、民族意识普遍觉醒C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纲常礼教D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冲击了纲常礼教,提倡自由平等,妇女走上社会参加政治活动正是其影响之一。2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A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B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变政令”C“变革人心”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D“有形的物质”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答案】A271916年8月16日,孙

20、中山应浙江督军吕公望邀请,赴浙江观钱塘江大潮时发出的感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下列各项能体现孙中山思想中“潮流”的是()A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主张B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之主张C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君主立宪之主张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之主张【答案】C【解析】林则徐、魏源与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但是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单纯学习西方科技而不变革中国的社会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故A、B项错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虽然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是盲目排外,也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故D项错误;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行民主共和,虽然与康

21、有为、梁启超有分歧,但是共同点都是反对封建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28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答案】B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

22、好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材料二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新青年第7卷第1号(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思想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胡适与陈独秀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23、胡适不同于陈独秀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价。【答案】(1)观点: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评价:对旧有的君主专制思想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有偏激一面。(2)不同:主张对旧的学术思想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进行“整理”。评价:胡适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解读与整理国故,是反对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这对于纠正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保留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积极意义。30 (节选)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是中

24、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并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2)差距面前中国人并没有自甘落后,面对文明冲击带来的危机,从1840到1919年,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试列举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哪些方案,进行了怎样探索实践?【答案】

25、(2)方案: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答出两点即可。)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第(2)问抓住时间“从1840到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主题: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6、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示例二)主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关键词: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辛

27、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示例三)主题: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关键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

28、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词要明确)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总理衙门大臣奕等就批驳那种“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者”是“不识时务”。其奏折说:“西洋各国,雄长海邦,各不相下者无论矣。若夫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中国犯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于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重儒学轻艺事,文武两途,舍章句弓马未由进身”。读书人穷读四书五经,与实用技术“隔膜太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

29、,“仿西法”,重视学习、研究技艺,激励掌握技艺的人才。京师同文馆聘请英、法、俄、德四国教师,分馆教授英语、法语、俄语、德语。后来增设的算学馆、格致馆,教授的西学课程有各国地图、史略、机器、万国公法、富国策等。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办初期,曾国藩聘请英国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三人专译“有俾制造书”,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以后,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其中,有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等。至光绪元年(1875年),计译出40余种,刊印24种。摘编自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

30、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意义和相关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思想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并说明其历史意义。【答案】(1)意义:突破了“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的传统对外观念,迈出向西方学习重要步伐;批判重儒轻艺的传统技艺观,提倡经世致用,推动思想近代化;通过新式学堂、聘请外教、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培

31、养大量新式人才,推动教育近代化;组织编译外文书籍,进一步引进和传播西学;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筹划了近代海防,推动军事的近代化。背景:传统华夷观念和技艺观念严重束缚着国人的思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西方列强侵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2)进步: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意义:有助于向西方学习的深化,促进思想启蒙;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一步传播西学,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推动近代工业化和近

32、代军事化两个方面概括;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夷夏之防和华夷之辨是我国传统的对外观念,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严重思想障碍”可以归纳为传统华夷观念对思想的束缚,结合所学可以从内忧外患加剧统治危机、列强入侵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进步”,根据材料二“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可以归纳出严复主张标本兼治,强调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根本;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学习西方程度的深入,推动思想解放,有利于维新变法等方面归纳。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时候,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研究范式:一是“激进保守”范式,即主张西化、欧

33、化或苏化,认为传统性与现代性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二是“抗拒调适”模式,即主张以传统去适应、调节和融合现代化,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三是“传统的发明”范式,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赋予源于西方的现代性以一种中国主体的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性的生长点。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思想演变过程示意图。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整理结合上图并运用相关史实,对上述任一研究范式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示例:探讨“抗拒调适”研究范式。该范式强调以传统为主体去调节和适应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鸦片战争前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仍坚持了传统

34、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思想,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仍顽固坚持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指出以圣贤义理之学为根本,博采西学以挽救瓜分危机,扩大了学习西方的领域,但仍然继续突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该范式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性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如,义和团运动盲目抵制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来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该范式没有看到西方现代性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如,从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的学习西方器物,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35、,学习西方的层次不断深化,西方现代性在与中国传统性的较量中日益占据上风。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英国社会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最终会达到“理想状态”。而人类社会要达到理想状态,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他解释说,人们的素质不同,强者富有竞争力,因而能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有产者,弱者由于无能懒惰丧失竞争力,只能成为贫穷的劳动者。他反对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认为政府的作用就是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使人们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摘编自吴于廑等著世界史材料二张东荪(18861973年),中国哲学家。他在1

36、919年发表第三种文明一文,曾指出,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习惯与迷信的文明,是宗教文明;第二时期,自由与竞争的文明,是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文明;第三时期,互助与协同的文明,是社会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文明。他还认为中国应倡导第三种文明,而不应提倡第二种文明,“个人主义”、“国家主义”、“资本主义”已到了末日,因为“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阶级悬隔愈大一天,社会会发生爆裂”,“国家主义存在一天,武力则愈加强悍一天,结果没有不发生惨剧的。”摘编自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位人物思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位人物思想的不同之处,并

37、对张东荪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背景:斯宾塞: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立严重;自由主义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任意3点即可)张东荪: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严重创伤;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文化运动开展;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传播。(任意4点即可)(2)不同:斯宾塞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张东荪则对资本主义持悲观立场,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斯宾塞主张个人竞争,张东荪否定竞争,强调互助;斯宾塞主张资本主义,张东荪倡导社会主义。(回答3个不同即可)评价: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引导中国思想界反思资本主

38、义文明;但是其对资本主义全面否定的态度易助长保守思潮。(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斯宾塞思想提出的背景,根据材料一“18201903年”、“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发展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强者富有竞争力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和有产者,弱者只能成为贫穷的劳动者”,社会上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材料一“反对英国政府制定济贫法”,政府着手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张东荪思想提出的背景,根据材料二“1919年”“个人主义、国家主义、资本主义已到了末日”,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严重创伤;根据材料二“互助

39、与协同的文明,是社会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文明”,结合所学,国际上,十月革命爆发;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不断发展。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熟读古代典籍。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等介绍西学知识的书刊,并游历香港。后参加顺天乡试失败,南归途中大购西书,认真研读,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中法战争失败后,要求变法图强,进行宣传活动。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14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留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连续发

40、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有较大影响。论述: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入侵,西方文明不断涌入中国,逐渐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西方的技术被洋务派引入国内,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被先进中国人尝试。西方民主思想、民权学说改变着国人尤其是社会精英的观念,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西式生活方式传入,改变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41、习俗。示例二:观点:沿海地区较早接触西方事物。论述:近代中西方的接触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鸦片战争让沿海地区官僚士大夫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近代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的沿海地区,成为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成为中国最早出现近代化色彩的区域。广东、天津、上海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之地,明显受到西方早期资本输出的刺激。示例三:观点:民族危机加深不断引发救亡道路的探索和思考。论述: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关注西方,编译著作,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完成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

42、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发自草根的义和团运动用传统农民运动方式,以迷信思想为依托,反对帝国主义。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理论与国情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族独立。进行宣传活动”“严复1895年连续发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即可提炼出“民族危机加深不断引发救亡道路的探索和思考”的观点,“论述”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提出最早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先后

43、发动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与史实相符即可。3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经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

44、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腐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见法律之蹂躏,吾不能忍也;睹政党之争乱,吾不能忍也;慨国粹之丧失,吾不能忍也;惧国命之分亡,吾不能忍也。辛亥革命后康有为的言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以挣脱传统”?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康有为发表此言论的原因。(12分)【答案】(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设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建设近代海军;开办一批新式学堂。“难以挣脱传统”:在

45、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说明:诱导了民族资本义的产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观点:感叹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丧失,指责辛亥革命后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原因:康有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异于传统”根据材料一“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引进技术、创办企业、建设海军等角度概括;“难以挣脱传统”根据材料一“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

46、些裂缝慢慢渗入”可知,洋务运动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据材料一“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得出洋务运动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角度概括。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中叶,中国面对着天崩地裂式的大变局,在这巨变的时代,进入新语境的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不得不重组自己的知识系统。而在这种力图谋求适应新世界的知识重构中,拥有相当深厚历史与传统资源的中国士人,通常采取的是重新诠释古典以回应新变化的途径。通过这些熟悉的旧知识,来想象和重构那些不熟悉的新知识,借助这些早已理解的旧观念,来解释很难理解的新观念,来平息遭遇新知识新思想时的心灵震撼。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