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16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课件:第24讲种群和群落.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4讲 种群和群落,考点一 种群概念、特征及标志重捕法,1.出生率和死亡率,(1)出生率:单位时间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2)死亡率:单位时间 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出生个体数,死亡个体数,2.年龄结构,(1)年龄结构: 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2)种群的年龄组: 、 、 。 (3)年龄金字塔,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生殖后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金字塔底部代表 的年龄组,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 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年龄金字塔还有一条中线,它把每一个年龄组都分为左右两半,左边代表 ,右边代表 ,因此可以知

2、道在每个年龄组中 个体各占多少。,3.性比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最年轻,宽度,雄性,雌性,雌雄,4.种群密度,(1)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 法,另外还常用样方法调查。 若M标志个体数(即第一次被捕获数),n重捕个体数(即第二次被捕获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被捕获两次的个体数)。则N(种群总个体数),标志重捕,Mn/m,5.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 格局。,常见类型:,空间配置,集群,均匀,随机,6.种群的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 和 情况的曲线。存活曲线图的横坐标是 (或年龄百分数),自左至右年龄增加,纵坐标是存

3、活 (或个体数),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已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存活曲线:,死亡过程,死亡,年龄,个体数的对数值,7.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存活曲线等,而 和 则不属此类,是种群特有的。,类型(凸形):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 ,但达到这一年龄后,短期内几乎全部 。 类型(对角线形):各年龄组 相同。 类型(凹形):低龄死亡率 ,但是一旦活到了某一年龄, 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生理年龄,死亡,死亡率,极高,死亡率,种群密度,分布型,1.(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结

4、构不影响种群密度 B.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 C.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解析 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的改变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未来的种群密度。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很大差异。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 答案 D,2.(20164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 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数量,并不是某个时刻的数量。种群的性比率能

5、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动物种群的出生率主要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以上决定因素主要由遗传决定,但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 B,3.(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是“S”形增长 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解析 有些种群的性比率不是11,如鸡种群中雌雄要大于11,A错误;一个种群内相同性别的个体不能交配繁殖,B错误;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J”形增长,C错误;如果一个种群中老龄个体过大,则该种群的年

6、龄结构是衰退型,预示着该种群的密度会下降,D正确。 答案 D,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64P68,种群特征,决定,决定,早晚,产仔数,生殖次数,遗传多样性,适应,自然增长率,未来数量,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蜉蝣,蝉,替补出生率,零增长,出生率,反映,数量特征,决定,依据,检查,预报,基础,相互关系,集群分布,种内竞争,随机分布,既不互相吸引也不 互相排斥,狼蛛,玉米螟卵块,死亡年龄,特性,角度1 种群数量特征 1.(2016浙江高考)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蝉基本上无生殖后期,C、D错误;蝉在地下生存多年在夏

7、季羽化后只能生存一个夏季,所以在夏季时,蝉种群中生殖前期所占的比例大,A正确、B错误。 答案 A,2.(2017十校联盟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比率是指处于生殖期的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B.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C.增长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D.一个池塘里所有鱼的数量就是鱼的种群密度 解析 性比率是指种群中所有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不是专指处于生殖期的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A错误。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大小,而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大小的变化,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错误。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加,其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而衰退型种群

8、数量减少,其自然增长率小于零,C正确。一个池塘里所有鱼不是一个物种,所以不是一个种群,也就没有所谓鱼的种群密度一说,D错误。 答案 C,3.(2017嘉兴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 B.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 C.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 D.种群性比率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 解析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A正确。种群年龄结构若是增长型,可以预计种群数量可能增长,但并不是一定会是增长的,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动物的出生率与动物性成熟早晚、每年生殖次数和每次产仔

9、数等有关,C错误。种群性比率偏离正常范围就可能使出生率下降,D错误。 答案 A,1.种群数量特征相互关系,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2.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标记物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对动物产生影响和伤害。标记物不易脱落。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的迁入、迁出以及没有后代大量出生,没有外界强烈的干扰。适合活动能力较强的生物。,角度2 种群的空间特征 1.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

10、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解析 沙漠上的一个灌木群落在生长进程中的分布型改变会导致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A正确;这种改变过程中没有涉及一种生物取代另一种生物,一种群落类型取代另一种群落类型,不属于群落演替,B错误;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引起的,C正确;幼小和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是因种子落在母株附近所致,D正确。 答案 B,2.(2017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因人类活动导致草场沙化,栖息地锐减,使昆仑山野牦牛向高山迁徙形成小群体(1080头),雪天时,又迁徙下山聚集成

11、大群体(200头以上)。在生殖季节,有些公野牦牛因竞争失败而失去繁殖机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使野牦牛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降低 B.高山地区的野牦牛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 C.野牦牛因草料变化而季节性迁徙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D.公野牦牛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解析 稳定平衡密度即环境容纳量,人类活动使野牦牛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A正确。高山地区的野牦牛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因为野牦牛在高山地区形成小群体活动,B正确。野牦牛因草料变化而发生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造成群落的变化,使得群落表现出时间结构,但是迁徙本身是种群的行为,而不是群落的时间结构,C错误。公野牦

12、牛争夺交配权的行为,可以在种群密度较高时调节出生率,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D正确。 答案 C,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种群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不同类型之间并没有哪种更适应环境。凹形种群采取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适应方式,凸形种群则采取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适应方式,两者采取了不同的适应策略。,考点二 种群增长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种群的增长方式,(1)指数增长 理想条件是指 无限、 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 ,增长会越来 ,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又称“ ”形增长曲线。,资源,空间,加大

13、,越快,J,(2)逻辑斯谛增长 概念:在 有限、 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 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又称为“ ”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 的限制。 特点:种群起始呈 增长, 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 增长,到 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资源,空间,制约,S,环境容纳量(K),加速,K/2,减速,K值,K值( )含义:是指在 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 。也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 。如下图“19281977年欧洲灰鹭种群的数量波动”中虚线代表的就是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K值。,环境容纳量,长时期,最大数量,平衡密度,2.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探究目的 探究酵母菌

14、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了解 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学习使用 计数板。 初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2)探究过程 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 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 ,封闭,血细胞,设计实验(如表),采用抽样检测方法 计数、 测量 结果:标准曲线绘制,结果记录表格,血细胞计数板,浑浊度,画坐标曲线在坐标纸上画出酵母菌数量曲线,1.(201510月浙江选考)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

15、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解析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将稳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害虫种群将快速增长,不利于防治,应当在其数量较小时就开始防治。曲线a的增长是理想状态下发生的指数增长,仅空间充足不能使种群发生指数增长。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K值下降,应该是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答案 D,2.(201610月浙江选考)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

16、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解析 由于在t1t4时间段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A错误;虽然在t2时刻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相等,但具体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值未知,所以在该时刻甲和乙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B错误;由于乙种群在t2和t3时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同,所以两个时刻的自然增长率也不一定相同,C错误;甲种群在t2t4时刻出生率/死亡率先是大于1,所以种群密度先上升,后来该比值小于1,所以种群密度又下降,D正确。 答案 D,3.(20174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17、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稳定平衡密度,A错误。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所处环境因素的综合体现,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导致环境容纳量变化,B正确。根据前述观点,环境容纳量应当由其所处环境决定,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不能决定环境容纳量大小,C错误。种群的指数增长发生在无限环境中,这样的环境能提供种群无限的生活资源和理想的生活条件,无论个体有多少都能生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存在,D错误。 答案 B,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71P76,种群增

18、长方式,1.观察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完成表格内容,环境阻力,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1)K值的应用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 ,增大 。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 (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 。,环境阻力,K值,环境阻力,K值,(2)K/2值的应用 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 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 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 处

19、(若达 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一半,K/2值,K/2值,K/2值,K/2值,角度 种群增长 1.(2017温州十校期末)右图是某地新迁入的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点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B.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D点之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再增加 D.改变种群性比率,可能延长到达K值的时间,解析 图示为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曲线,该增长方式是在有限环境中出现的,所以环境阻力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而不是B点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A错误。C点之后种群仍在增长,种群年龄结构仍为增长型,B错误。D点之后,种群数量稳定或在K值上下波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增加,而后下降

20、,C错误。改变种群正常性比率,将使种群出生率下降,种群增长速率下降,可能延长到达K值的时间,D正确。 答案 D,2.(20167月嘉兴期末)下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两个种群个体数量达到K值 B.t3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 C.t4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 D.t5时乙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解析 t2时甲、乙种群仍在增长,尚未达到K值,A错误;甲种群从一开始就面临环境阻力,所以没有表现J形增长,B错误;t4开始乙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但在t5之前增长速率仍为正值,说明在t5之前乙种群数量仍在增长,相应的其年龄结构呈增长型,C错误;t

21、5时乙种群增长速率为0,说明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正确。 答案 D,3.(2014浙江高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在某些时候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但通过调节后又恢复到正常数量,A错误;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种群密度的大小,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不存在环境容纳量和影响种群数量增

22、长的因素,C错误;冬季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因此,植食动物在冬季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D错误。 答案 B,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区别 (1)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或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即种群数量曲线斜率),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3)假设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内),由初数量N0增长到末数量Nt,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分别为: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tN0)/N0100%(无单位); 增

23、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0)/t(有单位,如个/年)。,考点三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种群的数量波动类型及变化原因,(1)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变化原因: 变化等。 (2) ,以雪兔和猞猁为例分析变化原因: 、 和 三者之间的数量互动关系。,非周期波动,气候,周期波动,食料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2.对种群数量波动起调节作用的因素,(1)外源性因素:主要指气候、 、疾病、寄生和捕食等。 (2)内源性因素:主要有 和 。,食物,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20164月浙江选考)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自然状况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

24、个新的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解析 蒲公英的一年生的特性使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A错误;由于蒲公英种子是随风飘落的,因此是随机分布的,B错误;由于对角线形的存活曲线的生物是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所以蒲公英的存活曲线不符合对角线形特征,C错误;动物取食蒲公英是调节蒲公英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其使蒲公英种群数量维持在K值上下波动,并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D正确。 答案 D,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78P80,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25、1.种群数量波动是由 的变动以及_的改变引起的。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 ,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 的上下波动。 2.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 _波动,主要是由于_变化引起的。少数物种的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明显的_。严格说来,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 之间相隔的_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周期波动通常是由于 关系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如北方针叶林和苔原地带。,出生率和死亡率,环境条件,平均值,平均值,非周期,气候,周期性,波峰,时间相等,食物,3.气候是对种群影响 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 和 。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的,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

26、力也就 ,因此对种群数量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最强烈,温度,湿度,增加,越强,角度 种群数量波动 1.(2017十校联盟模拟)下图表示北极旅鼠在1928年到1943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呈周期性波动 B.A点时,雌鼠生殖能力下降是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 C.B点时北极旅鼠的次级生产量仍可能大于零 D.A点到B点过程中,北极旅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解析 北极旅鼠种群数量每34年达到峰值,呈周期性波动,因为种群数量曲线波峰间隔时间相等,A正确。在种群数量很高时受内源性的内分泌调节因素影响,雌鼠生殖能力

27、下降可抑制种群数量的进一步增长,B正确。B点时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过程中,种群的生物量在下降,而次级生产量是该动物同化能量与呼吸量之差,这部分能量还会被其捕食者和分解者利用,所以可能出现次级生产量大于零,而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过程的情况,C正确。从A点到B点过程中,种群数量下降,但K值并不一定下降,可能是种群数量超过K值后处于下降回归K值的过程中,即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D错误。 答案 D,2.(2017温州八校期末)下图为矛隼在某地区70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无迁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种群的数量在70年内呈周期性波动 B.该种群数量波动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为食物、气候等 C.图中

28、P点到Q点种群数量表现为指数增长 D.病源物对该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解析 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应当是在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出现一次峰值,而图示曲线没有,是非周期性波动,A错误。食物、气候等是调节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行为调节、激素调节才是内源性调节因素,B错误。图中P点到Q点种群数量快速增长,但不是指数增长,指数增长只在理想条件下出现,C错误。病源物对该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为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D正确。 答案 D,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2.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通过影响决定因

29、素起作用。 3.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的作用大小与种群密度有关,即密度制约因素,否则是非密度制约因素。气候是非密度制约因素,而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是密度制约因素。,考点四 群落概念、结构及其主要类型,1.群落的概念,(1)含义 (2)群落组成:包括一定空间内 种群,有植物、动物和 。,时间,地域,所有,群落结构,所有生物,微生物,(3)连线群落的种间关系,2.群落的结构,(1)空间结构,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B图: ;C图: 。 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 。 B图: 、 、风和火等环境条件,生物的

30、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使生物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 。 C图:水生群落的分层:主要由 、 和 的垂直分布决定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阳光,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小地形,土壤,集群分布,镶嵌性,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时间,昼夜,季节,周期性,季节性,资源,减弱,3.群落的主要类型,地球各地因 、 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其中主要的 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气候,地形,陆地生物群落,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森林带,木材,基因库,鹦鹉,猿猴,禾本科植物,阔叶草本,很短,干旱,大于,肉质旱生,仙人掌,水分,适应缺水,夏眠,冬眠,严寒,北方针叶林

31、,严寒,树林,1.(201510月浙江选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一片草地 B.生物圈 C.一个池塘 D.一片森林 解析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范围可大可小,最大可以包括整个生物圈。 答案 B,2.(20164月浙江选考)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因库的是( ),A.水稻田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解析 相比于其他群落类型,热带雨林的结构最复杂,物种数量也是最丰富,即生物多样性是最好的,是生物基因库最丰富的。 答案 D,3.(20174月浙江选考)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

32、 D.分层现象 解析 候鸟的迁徙活动造成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A正确。 答案 A,4.(20164月浙江选考节选)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解析 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答案 时间,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85P87,群落结构;P91P93,群落类型,1.垂直结构,森林从上到下依次是树冠层、 (矮树)、 、草本层和 (苔藓、地衣),其中 对群落影响最大。而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 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的湖水温度变

33、化比较大; 水的密度最大,水温大约是4 ;而动、植物残体的 和 过程主要发生在 。湖泊层次性主要是由 、 和氧气的 决定的。,下木层,灌木层,地表层,树冠层,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腐败,分解,底泥层,光的穿透性,温度,垂直分布,2.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 状况。是空间 的一种表现。,配置,异质性,角度1 群落类型 1.(20167月湖州市期末)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 ),A.热带雨林 B.苔原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 苔原处于极度严寒的环境中,相对其他群落生物种类十分稀少,系统结构单一,十分脆弱,B正确。 答案 B,2.(20167月杭州

34、期末)每年降雨量极少(不足150 mm)的气候特征决定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解析 年降雨量极少情况下的群落是荒漠,森林群落出现在湿润地区,草原群落出现在半湿润地区,苔原出现在极地严寒地区,C正确。 答案 C,3.(20172月台州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解析 苔原分布于严寒地区,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生长季短,而且一旦植被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苔原结构单一,气候严酷,成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D正确。 答案 D,4.(2017温州十校期末)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的陆地群落类型是( ),

35、A.荒漠 B.草原 C.苔原 D.北方针叶林 解析 由于苔原分布在环北冰洋地带,气候严寒,生长期短,没有足够能量或传粉动物支持有性生殖,所以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C正确。 答案 C,角度2 群落结构 1.(20171月台州期末)苔藓、草本、灌木和乔木等不同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称为群落的(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时间结构 D.原生演替 解析 不同植物在不同高度上分别配置,使得群落在不同高度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相同,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 答案 A,2.(201611月浙江名校联盟)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例如夏季蝉在地面以上活动,这反映了群落具有( ),

36、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时间结构 D.群落演替 解析 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故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如夏季蝉在地面以上活动,这反映了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故为时间结构。 答案 C,3.(2017绿色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异质性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解析 空间异质性就是指空间的非均一性,即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所以空间异质性导致了群落出

37、现水平结构,A错误;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B错误;影响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影响动物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D正确。 答案 D,列表法比较群落的三种结构,考点五 群落的演替、顶极群落,1.群落演替,(1)概念: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直到出现一个 才会中止。,稳定的群落,(2)类型,任何生物,有机质,孢子和种子,长,短,缓慢,较快,2.群落演替的原因,(1)群落内部由于生物的 造成生境发生改变,改变的生境又 群落本身,如

38、此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2) 不断进行繁殖、迁徙和散播。 (3)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4)人类活动的 。,生命活动,反作用于,生物本身,干扰,3.群落演替的方向,(1)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 化、群落结构 化、生态功能 化的方向发展。 (2)人为因素可能影响群落的演替 和方向。,4.顶极群落,(1)含义: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最终所达到的与 和 处于平衡的状态。 (2)决定因素: 和 条件,其中气候起到决定作用,它主要由 和 决定。 (3)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 。,多样,复杂,完善,速度,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气候,土壤,平均温度,年降雨量,顶极状态,1.(201

39、5浙江1月学考)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B.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解析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A正确;弃耕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C正确;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答案 B,2.(20164月浙江选考节选)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 解析 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后

40、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是群落的次生演替。 答案 次生演替,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95P97页,群落演替,1.弃耕农田的演替(次生演替实例)农田 乔木演替中的 成熟森林。 2.湖泊演替(原生演替实例):裸底阶段 阶段 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阶段。 3.所谓次生林,就是 被砍伐后通过 而生长起来的森林。一般说来,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 4. 的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 外力干扰,它将 原状。,禾草,灌木,森林,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森林群落,原始森林,次生演替,顶极群落,没有,永远保持,5.顶极群落类型(连线),角度 群落演替 1.(20173月嘉兴模拟)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

41、错误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 在人工马尾松林中也存在着多种植物,而不是只有马尾松一种植物,不同植物之间一般会形成上下不同的垂直分层,即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 答案 B,2.(2017十校联盟模拟)下列关于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会永恒延续地进行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 D.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解析 与原生演替

42、相比,次生演替开始于原有群落毁灭后,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所以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当演替进行到群落与当地土壤和气候相平衡时,演替不再进行了,所以演替不会永恒延续地进行,A、C、D正确。演替过程的方向和速度受外界因素影响,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B错误。 答案 B,3.(20169月宁波十校模拟)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B.群落的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原生演替快 D.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解析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A错误;群

43、落的原生演替是从无生物生长过程的环境中开始的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B正确;由于次生演替的初始条件比原生演替优越,故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原生演替快,C正确;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就是有生物生长过,由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正确。 答案 A,1.理解演替,(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也高。 (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区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从起点上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原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从时间速度上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是原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3.群落演替的四项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