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48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新一线学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 .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 修 二,单元整合,时空坐标,体系构建,归纳拓展,纵向贯通 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

2、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横向比较,史学前沿 ,(一)对小农经济的不同评价 (1)小农经济是否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一种观点认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是建立在广泛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小农经济,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体系,其所处的地位视各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而定。 (2)小农经济是否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源。 一种观点认为,小农经济是落后贫困愚昧的根源,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另一种观点认为,小农经济不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根源,相反它是推动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

3、主要动力,自耕农数量的增减往往标志着社会发展的快慢和经济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寡。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根源,在于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及其推行的政策。,(二)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同见解 (1)封建土地国有制贯彻始终说。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皇族所有制”,豪强地主、农民都没有土地所有权,他们或者只有土地占有权,或者只有使用权。皇族垄断的土地所有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明清以前的全部封建社会史。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整个地主阶级的所有制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封建土地国有制占主导地位。如在魏晋隋唐,封建国家是全国范围内集中的土地所有者,是最高的

4、地主;大土地占有者也是地主,但地主、农民只有占有权。到封建社会的后期,土地私有制则占主导地位。 (3)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多种所有制的总称说。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但从地租、地主阶级政权、阶级斗争等方面来考察,可以证明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支配地位。,(4)古代中国土地私有权待定说。从法律意义上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土地私有权,只有支配权或使用权,国家或皇帝才对一切财产拥有绝对支配权。从经济意义上说,中国封建社会有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均田制遭到破坏以后,土地私有制便占据主导的地位。,(三)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1在批判其消

5、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的同时,多少还肯定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并不能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能否抵御外国入侵,取决于中外综合国力的对比。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既不能阻挡外国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也不能改变外国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侵略的本质,反而严重损害了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国家的实力。,学科素养,(一)史学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1基本内涵:史学研究方法就是利用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论证历史现象的真伪、获取历史结论的方法,简单地说是考查史学思想、历史观、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的理解运用。 2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运用计量史学

6、、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2)历史比较法,即将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获取结论。,(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4)阶级分析法或者历史结构分析法,即运用历史发展的结构或阶级立场角度研究历史。 (5)“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 (6)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的方法等。,(二)典例展示 (2017全国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7、)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C,解析 本题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官修史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官修史书与私家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策略指导】 (1)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

8、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具有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阶段特征性、因果性、借鉴性、综合性的特点。 (2)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 (3)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4)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坚持以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首要标准;坚持历史观点与辩证观点相统一的标准;坚持以正确的方法为标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时巩固 1(2017全国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

9、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解析 本题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史学研究的方法。历史事实除历史叙述外,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排除A项;不能因为一事记载不同,就得出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无限接近真相恰是有史德的历史人的不懈追求),排除C项;如果历史叙述不真实,综合再多历史叙述也不一定确认历史事实,排除D项;关于宋太祖驾崩,北宋有不同记载,故选B项。,2(2015安徽高考2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史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材料中“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强调了历史需要变,否则就失去了历史的真谛,为此可知与“治史所以明变”相近,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C,考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