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664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春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 元 总 结,1,必清线索导引,2,必记精要盘点,3,必练高考真题,必清 线索导引,线索1: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促进中国人民思想不断解放。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 219世纪末,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引发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表明资产阶级激进

2、派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阶段。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记 精要盘点,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 1各有侧重点 (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 (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2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 (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

3、败。 (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 (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必练 高考真题,1(2018天津文综卷,4分)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

4、为当时 (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材料中强调虽然中国晚清时期翻泽了大量的西方小说,但在18401890年却只翻译了7部,这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原有的“天朝上国”思想受到了冲击,国人更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及制度,而小说所反映的西方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生活与当时中国的社会需要不符,并不是西方文化的传播受到国人的顽强抵制,故选C项,排除B项。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A项错误;材料表明晚清翻译的外

5、国小说占成册小说总数的三分之二,而没有体现中国古典小说影响力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2(2018全国文综卷,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题干表明20世纪20年代一些人对社会改良活动进行批判,提倡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即主张将科学理论与工人群众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加强,C项正确。

6、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中“实业救国运动”、D项中“批判传统礼教”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3(2018天津文综卷,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

7、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分)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严复对中西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严复对中西文化态度的“变化”,通过归纳材料一的信息,如“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定的,对西方文化态度是肯定的;“原因”依据材料一“救亡决论(1895年)”可知,与维新变法运动有关;材料二中严复则认为西方三百年的进化是“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中国的儒家文化是“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即对西方文化持否定

8、态度,同时又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原因”依据材料二的出处“与熊纯如书(1918年)”,从新文化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方面概括。,答案 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5分)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二中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持肯定态度的,而1918年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

9、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因而严复的思想与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不相符。 答案 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4分

10、)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对严复的评价。据材料三的信息“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可得出费正清对严复的评价,结合材料一、二可知,其评价是不准确的,“理由”联系材料一、二的信息即可作答。 答案 不准确。 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解析 本问主要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对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扩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可以主张既需要继承,也需要发展,继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剔除其糟粕;发展则需要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即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