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69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课.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精耕细作的农业占主导,手工业和商业是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主要表现】 (1)农业: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工艺精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

2、展十分缓慢。,(3)商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城市、“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4)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它与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共同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

3、干,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仍是 的耒耜和石锄、石犁。,木制,(3)铁犁牛耕,铁农具,曲辕犁,2.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 。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制度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

4、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修建了 ,汉朝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垄作法,代田法,都江堰,(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 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 ,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 所有,实行 。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确立;农业收益的增加;政府为保证财源,扶植小农经济。 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地位: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关系到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3)田庄经营:随着 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

5、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采用 形式。,翻车,筒车,国家,集体耕作,封建土地私有制,精耕细作,土地,集体耕作,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 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 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黄河流域,生产工具,经济重心南移,3.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 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 、战乱时较为突出。 (3) 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 转移。,北方人口,封建割据,政治中心

6、,长江流域,沿海,4.影响 (1)对海外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 的发展。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 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3)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 事业的发展。,海上贸易,商品经济,文化教育,(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

7、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对风俗习惯的影响: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8)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进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 (漕运) 三、古代的土地制度 1.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方式: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

8、制改革,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 2.土地兼并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2)危害: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3)措施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 ,限制土地买卖。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不能根治土地兼并。,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兼并,均田制,宋代“田制不立”“ ”,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 广占田土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政府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税。清前期人地矛盾突出,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百姓生计,鼓励

9、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 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 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 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不抑兼并,土地买卖,租佃经营,契约,明清时期:人口增多, 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 相对减弱,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四、古代手工

10、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 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由 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人地矛盾,人身依附关系,工商食官,政府,3.表现 (1)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 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两汉:高炉炼铁及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南北朝:发明 等,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2)制瓷业 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至唐朝: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

11、瓷系统。 宋朝: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 是著名的瓷都。,青铜,灌钢法,景德镇,(3)丝织业 商朝:已有织机。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设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4.两类 (1)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造船、军器、火药等。,(2)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

12、、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 (二)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 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3)田庄手工业:由田庄经营,涉及纺织、农具、兵器修造等,是 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交纳赋税,自然经济,2.发展历程 (1)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 (2)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宋元时期: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

13、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4)明清时期: 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 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领先世界、远销海内外。 2.技术不断进步。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长期并存。,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4.规模不断扩大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5.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 7.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制约。 (四)手工业的影响 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 ”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

14、清:通过 ,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重理解,1.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7)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发展过程。 (8)与政府关系:一方面国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

15、障;另一方面农业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唐代至清代“匠户”的演变,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主题一,精耕细作古代农业发展,材料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 270余处,清代 3 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

16、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解析】划分材料层次,从农具改进、水利兴修、农业著作、物种引进等角度概括。 【参考答案】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问题】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发展的表现。,深化拓展,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的措施,1.强调以农立国,视农业为“本业”,战国秦国商鞅开始推行重农

17、抑商政策,被历代统治者沿用。 2.奖励耕织,劝课农桑,鼓励生产。 3.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三国时推行屯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等。 4.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多在王朝开始之初,有为君主身上表现突出,如汉初、唐初和明初。 5.重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如都江堰、郑国渠,王景治理黄河,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6.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改革赋税制度。如汉初多年不收田租,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但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8、,主题二,人口流动与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材料一,材料二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都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解析】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口的南移。材料二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这是其经济实力决定的,共同原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 【参考答案】变化趋势: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呈现“南增北减”;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主要原因:南方经济发展(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等);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问题】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19、地位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主题三,租佃关系新发展宋代土地政策的调整,材料 租佃契约关系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至北宋占据主导地位。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在此基础上,宋代租佃制得到了较快发展。较之以往的庄园农奴制,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

20、的关系。尽管佃户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地租负担,田租征收以实物为主,但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当然,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析】第一小问,由材料“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可知唐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由材料“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可知宋朝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结合宋代史实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第二小问,由材料“在此基础上,宋代租佃制得到了较快发展”可知租佃关系更加普遍;由材料“较之以

21、往的庄园农奴制,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可知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或佃户地位有所提高)及佃户与田主形成相互依存关系。,【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参考答案】历史背景:唐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宋朝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主要特点:租佃关系更加普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或佃户地位有所提高);佃户与田主形成相互依存关系。,深化拓展,租佃契约关系的特征,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

22、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 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典例1】 (2018全国卷,

23、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结果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即自耕农成为佃农,甚至流民,自耕农减少,故B项正确。自商鞅变法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只是程度有

24、所不同,A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与农民的生产热情无关,C项错误。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家税收由政府掌控,D项错误。 答案:B,角度二 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 【典例2】 (2016海南卷,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试题分析】贾思勰认为,一个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有

25、限的,若是盲目扩大耕种面积,会因为人力、物力、精力等投入不足而导致产出不足,即“宁可少好,不可多恶”,主张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实现产出、收益最大化,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A,【教材补缺】 一、精耕细作的概念及其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精耕细作的概念: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

26、,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二、农耕文明的内涵 1.“应时”,即“不违农时”。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人们要顺应天时,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因此,“不违农时”是农民从事农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根据农时安排,人们创造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2.“取宜”,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不同的物候条件、不同的时间节点从事农业生产。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及北方的草原农业都是取宜的结果。 3.“守则”,即恪守准则、规范。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了用以

27、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以农为本、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优秀文化品格,即为“守则”的体现。 4.“和谐”,即天、地、人的和谐。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天、地、人的和谐共生。,角度三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典例3】 (2018海南卷,3)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试题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中国当时处于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梯田的开垦缘于南方丘陵山区的需

28、要,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边际土地得到开发,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故D项错误。 答案:C,角度四 汉代的庄园经济 【典例4】 (2016全国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的时间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内容为多人集体劳作,分工进行。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劳动力在田

29、里,故排除A;单凭一个场景不能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中国古代的土地公有制存在于井田制之下,到汉代井田制已经瓦解,不再存在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田庄实行集体劳作、分工合作,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符,D项正确。 答案:D,【教材补缺】 中国古代庄园经济 1.存在时间:古代中国的庄园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有关,此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到西汉初期,庄园经济形成,东汉时庄园经济发展,在唐朝时更是达到鼎盛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 2.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

30、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大土地私有制。 3.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4.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5.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角度五 宋代土地政策的调整 【典例5】 (2016全国卷,26)宋

31、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试题分析】宋代租佃制比较普遍,地主和佃农签订一年或几年的租佃契约,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其主要原因有: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土地的商品化程度更高;宋朝政权为了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把唐以前打击、抑制兼并的政策改变为“不抑兼并”和保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权的政策,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宋代的土地政策有重大调整。据此可知,A项可排除,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城市

32、吸纳人口的能力更强,失地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择业的空间更大了。农村租佃制发展与城市坊市制崩溃基本上是两条线,不构成大的因果关系,如果说有因果关系,那也是失地农民进城可能加速坊市制的崩溃,租佃制发展与坊市制崩溃的共同原因是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项可排除。租佃制发展较快,不是政府管理失控的结果,而是政府管理政策调整的结果,除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对租佃制也进行了规范,宋律规定,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佃户欠租,官府要以强力帮助地主索取。D项可排除。 答案:B,【教材补缺】 宋代“不抑兼并”的

33、作用 宋代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对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提高了生产效益,从而使部分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地主由于占有土地数量的增加而佃出土地使用权获得了大量的租金,其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也从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角度六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典例6】 (2018全国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

34、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手工业者“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也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A项正确。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理不同朝代基本都采取压制政策,故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B项错误。从一个特定的狭小的区域“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的盐井(制盐业)信息,不能得出当时雇佣劳动已经普及的结论,也不能

35、体现盐业专卖制度解体,故C、D两项错误。 答案:A,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2018重庆模拟)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 ) 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 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解析:C 中国古代,铁农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据材料信息,中原地区的冶铁遗址数量多、规模大,说明当地经济在当时领先全国,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冶铁技术,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总数,也就不

36、存在一种对比关系,B项错误;古代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错误。,2.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解析:B 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庄园经济的存在,没有说明其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故A项错误;通过“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可知庄园里面各种经济模式都存在,故B项正确;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本身就是自然经济的一个

37、典型现象,故C项错误;这种自给性庄园对对外交往是不利的,不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故D项错误。,3.(2018福建福州质检),上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A.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D.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解析:C 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良田收百顷”“广占田地”“比置庄田”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当时贵族官僚地主依恃各种特权,大肆兼并土地,农民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均田制受到严重破坏,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法律保障土地买卖的信息,A项错误;

38、材料没有包含土地经营方面和社会结构的内容,B、D两项错误。,【新知生成】唐代均田制的瓦解:唐代用来均田的土地极其有限,能够用来授给的只有数量有限的无主土地和荒地,加上实际上口分田能还官的很少,用来均田的数量严重不足。加之后来土地兼并严重,荒地数量有限导致均田不足,使均田制无法继续实行。,4.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 ) 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 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 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

39、地矛盾的办法,解析:A 据材料中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多、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使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5.如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

40、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解析:C 图中文物字体属于篆体,但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是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对中央集权威胁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因此题干中这些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故C 项正确;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当时还没有相关记载,故D项错误。,6.,上表是不同文献对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当时( ) 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 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 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解析:B 从材料中“以棉易纱,辗转相乘”“棉纱成纴”“城中女红悉力纺纱,售之乡民”等信息,可知当时纺纱生产已经呈现专业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农耕,A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商人进入生产领域,也体现不了区域分工,C、D两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