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72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第3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服饰的变化,西式服饰,官定服饰,2.礼仪习俗 (1)“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生活方式,中西合璧,辛亥革命,不缠足运动: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 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2)日常礼仪的革新 古代礼仪: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

2、人形成了一套体现 的日常礼仪。 民国之初:为了体现 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3)婚姻风俗的变革 原因: 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范围: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女权,贵贱尊卑,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4)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的注目。 3.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2)折射出 和民主意识。 (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4)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

3、相对闭塞和贫穷。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生活受 较大。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人文精神,政治影响,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改革开放;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多样化,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1)铁路建设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 。 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 。 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新中

4、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机车制造: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3)公路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淞沪铁路,唐胥铁路,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 (4)水运 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5)航空 1909年: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

5、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轮船招商局,冯如,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 (1)电报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 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了无线电台,设立 。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 。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 电讯网络。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台湾,无线电报局,电话公司,全国,3.影响 (1)交通工具的变革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

6、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陆续出现,戊戌变法前后,自办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为夺取 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

7、 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在介绍学术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 (5)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电影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革命胜利,定军山,(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3)新中国成立后: 和 题材被搬上银幕。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 (1)1958年: 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4.互联网 (1)历程 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

8、靡全球。 接入: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工农生活,革命战争,北京电视台,1994,重理解,1.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报刊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

9、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2.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开化”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

10、,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主题一,【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男尊女卑的观念”“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主内”“相夫教子”以及材料二“但学得科学工艺收了自由的福”,从妇女的经济地位、家庭地位、行为能力、受教育机会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及出处“秋瑾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思想、教育等方面作答。,【问题】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妇女的地位有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变化:妇女的经济地位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家庭地位提高;受教育机会增

11、加;行为更加自由。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了传统的妇女地位;西学东渐,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妇女解放领袖的带动。,深化拓展,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社会影响和认识,1.特点 (1)从原因看: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明显。 (2)从动力看: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3)从过程看: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 明显。 (4)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

12、向内地和市镇推进。 (5)从程度看:空间范围上,在城市和沿海地区较为显著,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主体上,市民阶层接受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2.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认识 (1)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有限的。 (3)

13、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些东西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特别是在偏僻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近代化的“桥梁”中国通讯业的近代化,材料 晚清设立电报则纯从外国移植,一切器材设备全靠引进。这在创设初期是必不可免的,但不能长期依赖外国。郑观应多次向李鸿章等提出:“既各省电线万不能少,必须陆续筹办,以便交通,所用水陆电线、机器、电气、瓷碗、纸料日多。应即考选少年普通中西文之学生,分别出洋学习制造机器、水陆电线、电气等法。一俟毕业,仍分赴外国制造厂学习一二年,然后返国,自行设厂制造,不独可塞漏卮,而所用材料价廉,成本自然轻减,犹望精益求精

14、,或有独出心裁之新器胜于外国者也。”这项重要意见格于时势,未克实现,以致始终没有生产电线及电瓶等大量需用的器材。 徐元基论晚清通讯业的近代化,主题二,【解析】“发展困境”根据材料信息,可从依赖外国、自强设想未果等方面展开;“原因”可从晚清中国社会性质、电讯业近代化阻力和封建官僚素质等方面展开说明。 【参考答案】发展困境:纯粹仿照西方,严重依赖外国器材设备;提出学习西方生产急需器材的设想,但始终未能实现。原因:晚清电讯业建设受制于封建势力的阻碍和西方国家的垄断;近代中国缺乏电讯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封建官僚的思想观念、科学知识和办事效率都无法适应电讯业建设的近代化要求。,【问题】 根据材料,概

15、括晚清中国在通讯近代化方面的发展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始终未能改善困境的原因。,深化拓展,中国通讯业近代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交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沟通,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消极影响:电讯器材长期依赖外国;后期发展滞缓,社会应用不广;通讯业主权不完整,遭到列强破坏。,作用各异大众传媒的变迁,材料 19世纪50年代后外国在华办报活动的步子日趋加快。在华外报大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中文报刊的复兴与发

16、展,特别是商业性中文日报的迅速发展。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外国商人、传教士以及其他人士的深入各地,在华外报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不断扩展,至90年代维新运动兴起之前,一个以上海为中心,以广州、汉口、天津、香港、澳门等南北重要城市为基地,散布于8个省14个城市的外报网络基本建成。1895年维新运动兴起以后,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逐渐崛起,结束了外报长期垄断中国报业市场的局面。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全面展开,国人办报活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自1901年至1911年,官绅士民积极创办各类报刊,新办报刊数量与年俱增。据不完整统计,1901年为34种,至1911年为209种。办报点也已遍布全国,计有上海、北京、天

17、津乃至伊犁、西藏等国内60多个城市或地区。在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民办报刊仍然是民族报业的主体,旨在变法图强、注重政论文章的政治性报刊仍然是民族报业发展的主流。 黄瑚中国近代新闻史发展的三个阶段,主题三,【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办报的主体、内容、阶段、种类、分布范围、意义等角度来进行阐述;第二小问,结合晚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来回答,如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兴起、西学东渐,外加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有识之士的推动。 【参考答案】变化:从外报为主体,到民族报业逐渐崛起;民办报刊逐渐合法化;报刊业发展呈现阶段性;报刊报道内容广泛;报刊种类多;办报点分布范围广,逐渐遍

18、及全国;报刊担当启蒙和救亡图存使命。 原因:政治运动推动;民族危机加深;政府政策调整;民族工业兴起;西学传入;有识之士推动。,【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报刊业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深化拓展,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 (1)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2)外因: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影响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

19、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 思想。,(2)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典例1】 (2014全国卷,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

20、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前许多维新思想家提出变法的主张,其中最核心的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而这些实质性的大变革肯定会遭遇巨大的阻力,因而,需要从小的改制突破,以动员更多的人习惯并支持改制,为核心改制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所以,宋恕和康有为都提出“易服”,这可以看成是变法的预演和总动员,B项正确。“易服”并非因为“易行”而受到推崇,而是为“易制”创造环境,A项错误。“易服”目的在于对内的“改制”,与对外形象无关,C项错误。长袍马褂并不一定代表守旧势力,很多进步人士也穿长袍马褂,D项错误。 答案:B,【教材补缺】

21、 中国近现代具有时代性的服饰 1.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是旧知识分子和乡绅的典型着装,被新潮人士视为守旧和落后的表现,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很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也穿长袍马褂。 2.中山装:中华民国成立后流行,国民政府和新中国的政府官员一般穿中山装。中山装体现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革命和进步的表现。 3.列宁装: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4.军装和“干部”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为“革命时装”。 5.大喇叭裤: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度流行的服饰。,角度二 政治运动对社会习俗的影响,【典例2】 (20

22、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试题分析】晚清男人头上的辫子是清朝的象征,剪辫子是反清的表现,“前刘海”是在官府压制下的一种变相的剪发辫,反映了反清思想对社会习俗的影响,D项正确。“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仅仅是一种偶然,与道教的地位无关,A项错误;仅仅从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发饰的变化,无法得出

23、“成为潮流”的结论,B项错误。1903年,清末新政已经开始,官府反对的不是政治革新,而是“反清”运动,C项错误。 答案:D,角度三 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典例3】 (2017全国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集体婚礼把东方文化的“喜字纱灯”“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与西方音乐、头披

24、白纱、手持鲜花等相结合,故答案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B项正确;A项中“实现了婚姻自主”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没有关系;D项集体婚礼虽由政府主持,但是不能说明社会习俗的演变由政府主导。 答案:B,角度四 近代广告的作用,【典例4】 (2017全国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试题

25、分析】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一般认为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不符,故A项不正确。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生产、销售“艾罗补脑汁”本身不是为了“改良社会风俗”,不是移风易俗的表现,由“十分畅销”也不能得出“国民共识”的结论,C项不正确。商品广告古已有之,近代报纸广告此前即有,“艾罗补脑汁”十分畅销也不能得出文明进步的结论,D项不正确。 答案:B,角度五 新中国节假日的发展趋势,【典例5】 (2015全国卷,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26、,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试题分析】本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08年我国法定节假日的变化。这些变化中隐含着多种变化的趋势或方向,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其中一种变化的趋势或方向,自己发现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而言,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从表中可以看出的信息主要包括: 第一、1950年至1995年的45年间法定节假日基本没有变化,1995年至2008年间,先增加周六为假日,后又增加“五一”和“十一”假日天数,再后又分散“五一假日”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假日。可见,这段时间法定节假

27、日有增加的趋势。分析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归纳,分析节假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与人民的需求和政府的政策 有关。,第二、19502007年,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只有春节,2008年又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说明传统节假日有增加的趋势,“原因”方面除了第一种趋势的原因之外,还要说明我国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第三、三天的小长假增多,目的是鼓励人们外出旅游,从而拉动假日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结合政治学科相关知识很容易解答。 以上三种趋势,只要学生抓住一种趋势,言之有理即可,这体现了该题的开放性。 答案: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

28、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2018东北名校联考)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1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1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粉红洋纱背心,面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不堪寓目

29、。这表明当时的上海( ) A.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B.东西观念存在冲突 C.西方服饰普遍盛行 D.政府禁止服饰西化,解析:B 根据材料中女子着装西化,而部分国人认为不堪寓目可知,东西观念存在冲突,故选B项。单纯从穿着方面的变化就说妇女道德沦丧,理由不充分,排除A项;西方服饰普遍盛行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单凭一个议员的信函不能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2.(2018山东济南一模)近代以来,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女子也逐渐能继承遗产。这说明( ) A.“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B.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 C.“西学东渐”改变

30、婚恋观念 D.社会变革促进观念转变,解析:D 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体现了社会变革,“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能继承遗产”,说明社会观念转变,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错误;B项颠倒因果关系,应是时代变革推动女权运动;材料未体现外部力量冲击,而是内部变革对传统观念的影响,故C项错误。,【新知生成】 近代中国女权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传教士西来引发最初的男女平等的萌芽。传教士在清朝提倡兴办女学,戒除缠足,该时期主要的活动推动者除了文人介绍西方的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的理论外,还有洋务运动和买办人士,这些人

31、通过报纸媒体,对封建观念开始发动冲击。 戊戌变法维新时期。这个阶段,维新人士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强调妇女解放对国家兴盛的重要作用,对女性的义务和贡献作出了表述,同时,该时期继承了兴办女学,洋务派和开明官僚都加入其中,女权意识开始觉醒。 维新变法之后的女权觉醒。在20世纪之交,教会女学,女子留学,私立和公立女子学堂所组成的群体,接受了西方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并结合国内的先进思想,进一步发动了主张妇女权利的一系列运动,比如妇女教育权,婚姻自由权等,通过社会活动参与度的大幅增加,女性权利意识最终觉醒。,3.(2018湖北武汉调研)据苏南地区某些方志记载:自光绪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邑人服装朴素,大率多

32、用土布及绵绸府绸”。到40年代末,“旧时农隙之时,均纺纱织布,除供一家衣着外兼以出售,协助家用,近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 ) A.工业化导致苏南农村的贫困 B.土布业与商品市场共同发展 C.近代工业的影响主要在城市 D.自然经济没有受到洋货冲击,解析:B 材料未体现苏南农村的贫困,故A项排除;根据“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可知苏南地区近代工业和自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故答案为B项;根据“机器纱布盛行”可知近代工业对农村地区也有影响,并且材料未涉及对城市的影响,故C项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故D项排除。,【新知生成】近代西方

33、经济扩张,影响了通商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物质生活,洋布流行,土布整体上减少,但不能说土布退出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材料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一例证反映了在西方影响下,中国社会东西方物品和社会习俗 并存。,4.(2018湖南长郡中学三模)19世纪80年代初,唐胥铁路竣工并开始试运营,由于清廷在谕旨中明文规定,不准在铁路上使用蒸汽机,以免大声呼叫。于是便出现了运输工人用驴、马拉着煤车在铁道上滑行的可笑之举。这反映出晚清时期( ) A.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B.近代化事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C.清廷不支持洋务运动 D.蒸汽机的使用影响了民众生活,解析:B 唐胥铁路试运营,但是清政府不准使用蒸汽机,出现用驴、马拉煤

34、车的可笑行为,说明了晚清近代化事业在曲折中发展,故选B项。唐胥铁路是政府修建的,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A项;清政府支持洋务运动,C项不符合史实;D项蒸汽机这种新生事物与民众观念发生冲突,而非体现影响了民众生活。,5.(2018河南六市联考)如图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 A.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清末德国礼和洋行带来了上好的染料,故商标上有“此靛真好,永不变色”。此外两侧还写有“礼和洋行

35、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意思是说这种染料是我们首创的,具体用法有说明书可参考,由此可知礼和洋行注重印染技术的创新和使用,故选C项。单凭一个商标不能说明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排除A项;缺乏对比,不能得出礼和洋行的营销手段最为先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民众是否认可喜爱,D项排除。,6.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 A.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B.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解析:B 根据“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可知网络销售成为中国商品销售的重要的新形式,网络销售是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这说明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没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