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6995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69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课件:第14单元 第43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pdf(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43讲 PART 4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俄(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 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 目标解读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的历史意义。 2.了解苏俄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重大史实 政治:列宁、十月革命、苏联成立、斯大林。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主干知识梳理 1.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 统治却持续强化

2、,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的拥护 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 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 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主干知识梳理 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并且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过程 二月革命:1917年3月(即俄历二月),俄国人民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 沙皇统治。结果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3、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 局面。 【易错点拨】 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 为:从革命任务来看,它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从革命结果来看,革 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 表苏维埃两个政权。 主干知识梳理 “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 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无望。 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和

4、士兵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主干知识梳理 (3)结果 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 权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布和平法令;颁布土地 法令,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 (4)革命成功的原因 客观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并为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 境。 主观原因: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得到占人口多数的农 民阶级的支持。 人民委员会 主干知识梳理 (5)意义 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

5、际无产 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并为俄国开辟了 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 主干知识梳理 【知识拓展】 用多元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 全球史观: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文明史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 制度。 近(现)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俄国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 路。 革命史观: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使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主干知识梳理 2.“战时共产主义”政

6、策 (1)背景 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经济上,粮食严重匮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直接目的是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根本目的是直接 过渡到共产主义。 主干知识梳理 (3)内容 农业:实行 。 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取消 。 分配领域: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问题思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适应了当时苏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 是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它只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余粮收集制 自由贸易 主干知识梳理 (5)评价 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物力、财

7、力,粉碎了敌人的武装干涉,巩固了苏维埃政 权。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 主干知识梳理 3.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国家连年战争,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主干知识梳理 (2)内容 农业上,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 配。 工业上,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 ,允许私人投资办厂 和外国资本租赁。 商业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领域,废除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粮食税 国有化 实物分配制 主干知识梳理 【易错点拨

8、】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苏俄走向资本主义,这是因为它将发展资本 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即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 社会主义过渡。 (3)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由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转变为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办法由配给制过渡到工资制。 主干知识梳理 (4)意义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 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

9、力的发展,为以后 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找到了一 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 展。 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 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4.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主干知识梳理 5.列宁逝世:1924年1月。 6.斯大林模式 (1)建立: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和农业集体化 (1927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表现 工业政策:优先 。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

10、的 。 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组织集体农庄。 发展重工业 计划经济 主干知识梳理 (3)评价 积极性: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以后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借鉴;二战 后,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采用和借鉴斯大林模式,推动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 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壮大。 局限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向农民索取太多,抑制了他们的 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日益僵化,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

11、特点和对俄国现代化的意义 特 点 理论的 角度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 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 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革命的 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 区的革命道路 革命的 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 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考点深化探究 特点 实现的方 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现代 化意 义 政治上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 确立 经济上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

12、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文化上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考点深化探究 【史论结合】 史料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 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 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考点深化探究 解读 史料说明了俄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特点, 指明了二月革命后的斗争方向。第一句话表 明俄国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问题 据史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有 何特点。 【答案】特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 急剧发展的

13、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二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 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 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考点深化探究 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 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 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

14、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 主义的经济基础 考点深化探究 (2)相同点 前提: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考点深化探究 【史论结合】 史料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 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 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对此而感到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 级国家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考点深化探究 解读 史料说明了“

15、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的消极影响。列宁的话表明他认识到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 通的。 问题 据所学知识,概括史料中“我们错 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思想 有何变化。 【答案】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 由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利用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向社会主 义过渡。 考点深化探究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 (1)特点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 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16、,缺少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考点深化探究 (2)影响 积极作用: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影响: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 度专权,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 要原因。 考点深化探究 【史论结合】 史料 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道:“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 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脑,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 要论断。

17、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民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 农业当作殖民地了。” 考点深化探究 解读 史料主要论述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过程中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体现了斯 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的做法。 问题 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斯大林 为实现工业化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并简 要评价这一措施。 【答案】措施:农业集体化。积极:为苏 联发展重工业提供了资金和廉价的农 副产品,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加快了苏联 工业化的进程。消极:从农民身上拿走 的东西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高考链接突破 明考情 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 2017全国 卷34

18、 苏联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运用漫画,从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角度切入,考查美国的遏 制政策对苏联经济建设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解读 漫画,迁移所学,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2016全国 卷34 对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 从美国对苏联的关注角度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 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 2015全国卷 34 斯大林 模式与工 业化 从20世纪30年代苏联粮食出口量不断增加的 角度切入,考查苏联农业为工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014新课标全国 卷34 苏联的 工业化建 设 从苏联按照

19、国家计划建设的角度切入,考查苏 联的工业化,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历史知识获取结 论的能力 2013新课标全国 卷33 对斯大 林模式的 评价 从苏共领导人的政治报告角度切入,考查对斯 大林模式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 题的能力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 2013新课标全国 卷35 新经济 政策 从中苏对比角度切入,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013新课标全国 卷35 斯大林 模式的形 成 以斯大林的言论为载体,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 响,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考题1 2018海南卷 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

20、主土地 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 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 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B 【解析】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已被称为“苏维埃”,不是十月革命 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表明布尔什 维克党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争取俄国农民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 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 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农民阶

21、级无关,故D项错误。 考题2 2017全国卷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 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本题以漫画切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漫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的能力。从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名称可以看出,这有别于二战期间的斯 大林格勒战役,这里强调的是二战后斯大林格勒的经济建设。依据漫画中掉落在 地上的烟头、手拿武器的人物以及四个人物在听到“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 始建筑”时的反应可知,漫画寓

22、意为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采取了遏制政策,但苏联的经济建设仍然获得很大发展,D项符合题意。二战期 间,苏联卫国战争的出现,使得第三个五年计划中断,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故C项 错误。“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191920年,与材料中“苏 联时期”不符,故排除A项。漫画无法体现苏联实现了工业化这一成果,故B项错误。 考题3 2016全国卷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 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 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

23、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美国20世纪30年代对苏联的关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 料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当时苏联并未受到经济 危机的破坏,故排除;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农业生产过剩,美国不需要考虑农村供应城 市的问题,故排除C项;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需要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需要公 有制,故排除D项。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需要 考虑这一时间段苏联的经济建设与美国经济现状的关系,美国希望从苏联的经济 发展中找到解决经济危

24、机的办法或借鉴,而苏联在工业化中取得的成就是美国关 注的核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B项。 考题4 2015全国卷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 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量增多,反映出苏联在粮食减产 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以换取外

25、 汇来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量反而增加,没有涉 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 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 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 考题5 2017江苏卷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 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 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 断 (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

26、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C 【解析】本题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 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 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认为当时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 亡来实现”说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A项出现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之前;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1917年7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的阐述以及七 月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考题6 2014新课

27、标全国卷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 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 初期 (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本题以1928年苏联工业建设为切入点,考查苏联的工业化,考查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 料原意。苏联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 划经济指令,故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 现

28、完全依赖外资,故排除C项。 考题7 2013新课标全国卷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 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 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 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以苏联十九大报 告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52年。 材

29、料内容是“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 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马林科夫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解决了苏联的粮 食问题。A、C两项显然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相违背,故排除; 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且工业化早已进行,所以B项错 误。 考题8 2013新课标全国卷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 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B 【解

30、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31年”“应当 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判断B项正确。后来此模式日益僵化,阻碍了苏联经济 的持续发展,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 D两项理解有误。故本题应选B项。 考向1 俄国十月革命 1.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 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 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 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

31、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高考链接突破 练经典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已经完成革命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强 调,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对于和平与土地的迫 切要求,与民主宪政的活跃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出民主改革无法满 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是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导致的,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 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人民必然选择布尔什维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以实现其迫切愿望,故D项正确。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 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

32、达到上述理论设定 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 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 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故A项正确;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虽包 含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的示范引领作用,但十月革命更多是对俄国国内产生影响, 故B项错误;推动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是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俄国社会伟大变 革体现的是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33、考向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列宁在1921年指出:“我们那时已经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 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 (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 这段话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 B.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认识不足 C.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有充分认识 D.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作两手准备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实

34、施的原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故选A。B项 与材料无关,错误;据材料“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 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当时人们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困难,而是主张直接过渡,C项错误;材料“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 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反映了对革命斗争道路作两手准 备,而不是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作两手准备,D项错误。 4.2018天津部分区质查 1919年2月14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社 会主义土地整理条例和向社会主义农业过渡的措施宣称:“所有私人使用土地的 形式都应看作是过渡的和陈旧的形式”,并

35、要求将“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 体形式”。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正在( ) A.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 B.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 C.积极实施新经济政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B 【解析】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故A项错误;由材料“1919年2月14 日”“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可知,当时的苏俄企图废除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了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探索,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 策始于1921年,故C项错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故D项错误。 考向3 新经济政策 5.2018四川绵阳诊断 1920年11月,

36、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 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 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苏俄从1921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苏俄(联)系统推进 工业化建设是在斯大林时期,故B项错误;苏俄(联)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 30年代中期,故C项错误;1918年,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 业全部收归国有,“1920年11月,苏俄颁

37、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 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 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说明苏俄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故D项正确。 6.1927年,苏联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 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 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 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加速农村土地兼并 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积累工业建设必要资金的 应是农业集体化,A项与材料内容不 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承租土地活

38、 动”不等于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实 行农业合作化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 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有利于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考向4 斯大林体制 7.2018广东惠州三模 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对生产生产资料 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而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则增 加3.6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 ) A.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C.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D.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高考链接突破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 1934年苏联二五计划时期,依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39、故A项错误; 材料中,苏联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与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无关,故B项错 误;材料中,苏联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与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无关,故C项错 误;材料中,苏联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说明苏联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故D 项正确。 8.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 根据苏联官方资 料,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超过战前 水平的73%,其中重工业产量增加了一倍,轻 工业产量增加了23%,军事工业仍然受到最多 的关注,苏联成功爆炸原子弹。这表明 ( ) A.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B.苏联建设成就奠定反法西斯物质基础 C.苏联利用了西方遭遇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 D.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 高考链接突破 【答案】 D 【解析】苏联四五计划期间是指在 二战后苏联恢复重建时期,此时仍然 以重工业为中心,苏联重建道路依然 坚持了斯大林模式,故选D。材料反 映出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但没有 体现出对外部局势的影响,A项错 误;B项出现在二战之前,不符合材料 时间,错误;C项出现在二战之前,不符 合材料时间,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