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7084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前仿真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孟子弘扬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主张,强调“道不同,不相为谋”,对后世影响极大。这说明孟子()A反对追求物质欲望B坚持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C反对思想文化专制 D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的意识解析:选B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君子忧道不忧贫”指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物质生活的问题;“道不同,不相为谋”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都强调了“道”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视

2、纯正的政治理想和学术追求为士阶层的精神支柱,坚持将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政治参与问题,D项排除。2观察下图,对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A“公天下”变成“家天下”B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C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D地方分权取代中央集权解析:选B图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以天子为首的世袭贵族掌握政权,图二反映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由此可见,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故选B项。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图

3、二体现了中央集权,D 项说法错误。3汉武帝末年,普遍盛行“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后来主要为“二牛一人”和“一牛一人”。这反映出()A耦犁逐渐成为主流耕作工具B动力革新促进牛耕技术进步C农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发展D耕作方式适应小农经济需要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牛三人”的耕作方式对人和牛的资源要求较高,后来发展到“一牛一人”,这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耦犁由两头牛牵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到后来出现了“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说明耦犁逐渐被取代,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动力仍旧是畜力和人力

4、,并没有革新,故排除B项。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错误。4“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这首诗赞颂的是()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体现的书法风格是草书,故 C 项正确;A 项是篆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 项是楷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是行书,与材料不符,故排除。5宋明以前,在传统伦理思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般借钱或办事都以诚相待,不打借条,不立契约,但宋明以后,按契约办事已成为习尚。以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经营业务扩大和商品意识的

5、增强来源:学.科.网Z.X.X.KB农为本观念发生了变化C家庭投资方向和经营手段的变化D政府政策转向务工经商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明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中反映了“宋明以后,按契约办事已成为习尚”,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增强,故 A 项正确;我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家庭投资,故C项错误;封建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转向务工经商,故D项错误。6明朝出现内阁辅臣时,也出现了“票拟”。内阁辅臣用墨笔在奏章上拟出处理意见,经皇帝首肯,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加盖玉玺,奏章方才生效;由此催生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种现象导致()A皇帝完全掌控了国家大权

6、B内阁辅臣掌握国是的部分决策权C太监和内阁辅臣相互制约D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内阁辅臣掌握国是的部分决策权,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经皇帝首肯,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加盖玉玺”可知,宦官受制于皇帝,无法形成太监和内阁辅臣相互制约的关系,故 C 项错误;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出现,为宦官把持朝政提供了条件,故 D 项正确。7黄宗羲曾说:“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并建议将“绝学”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途径。这说明黄宗羲()A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B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C反对君主专

7、制政体D已初步具备“师夷长技”的思想解析:选A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所说的“绝学”属于实用性学科,故选A项。材料所述与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故排除C项。材料与“师夷长技”无关,排除D项。8从1861年开始,英国人赫德执掌大清海关 48 年之久,下表为其在职期间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时间(年)18631877188718971907金额(万两)638来源:学科网1 2062 0542 2753 386A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C

8、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D政府无力维护关税主权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仅仅从海关征税金额的变化不能反映列强是否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及中国对外贸易是出于顺差还是逆差,A、C 两项均排除;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1863 年至 1907 年,中国海关征税金额不断上升,说明中国此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B 项正确;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自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署既已丧失,表格数据反映的是中国海关税额的不断增加,D项不符合题目的主旨,D 项排除。9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官、绅、民作为三股不同的势力交错作用,构成了反割台斗争的整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侵台日军由南向北进犯台湾各地黑旗军

9、与义军曾在大甲溪伏击日军清政府整合官、绅、民势力抗日台湾军民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A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侵台日军由北向南进犯台湾各地,排除。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军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正确。清政府并没有整合各派力量抗日,排除。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 5 个月,正确。故选D项。10“上午 8 点,各国公使立于队首,其余按俄、日、英、美、法、德、奥、意军顺序列为行进纵队。进入天安门经端午门、太和门抵达太和殿。继而,清国高官等引导各国将官及幕

10、僚巡览宫殿。”上述材料选自日本史料明治三十三年清国事变战史,其中的明治三十三年应为()A1856年 B1894年C1900年 D1913年解析:选C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俄、日、英、美、法、德、奥、意军”“进入天安门经端午门、太和门抵达太和殿”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发生时间为1900年,故选C项。1856年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但尚未有如此多的军队进京,故排除A项。1894年为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北京没有被占领,故排除B项。1913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排除D项。11琉璃厂书贾记载,

11、晚清以来,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浏览欧西译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术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A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B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D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材料反映了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以来,研究新学、阅读西方著作成为潮流,文人士大夫经常到北京琉璃厂书铺购买西学书籍,而中国传统典籍的善本旧书几乎无人问津,可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故选D项。A、B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下

12、图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插画作品,展示了民国时期某大学学生们的不同着装。漫画主要反映了()A五四运动引起中华民族新觉醒B追求民主、科学成为大学生新时尚C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时代风貌D中华民国近代大学教育普及程度高解析:选C本题通过漫画考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当时某大学的学生,在服饰方面,有明显的土洋结合、中西合璧、新旧并存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风貌,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引起了中华民族新觉醒,但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题中材料无法反映大学生在民主、科学方面的追求,排除B项。仅凭一幅漫画不能反映近代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高,

13、排除D项。13某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先后投入步兵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等,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炮兵7个团,70余万人参加战斗,死伤30余万人;日军投入20余万人,伤亡4万余人。下列与材料所述相符的是()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淞沪会战。根据题干关键词“上海”“江苏”和战争规模,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为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A项。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消灭日

14、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B项错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C项错误;“国共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修改了许多城市的名称,下表中城市改名的主要意图是()现名现名含义曾用名来源:学|科|网Z|X|X|K曾用名含义呼和浩特青色的城归化明代建城后被赐名,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迪化清代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定名,意为“启迪教化”A建设各民族友爱、平等的大家庭B推动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C实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D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意在考

15、查考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材料可知,归化、迪化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而修改后的城市名称则没有歧视含义,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力图建设各民族友爱、平等的大家庭,故选A项。材料所述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名称的改变,不能反映因地制宜的政策,故排除C项。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早已形成,此外材料也没有反映这一特点,故排除D项。151955 年夏季,中国出现了一场批判“小脚女人走路”的运动,一年后,经济领域就完成了计划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当时“小脚女人走路”是用来形容()A解放区土地改革速度缓慢B人民公社化运动速度缓慢C社会主义改造速度缓慢D

16、社会习俗的变迁缓慢解析:选C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意在考查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中信息“1955年夏季”“一年后,经济领域就完成了计划十几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知,该任务完成于1956年。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故选C项。16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政府有一种惧怕心理,并认为“愈是害怕,愈是要友好”,所以缅甸成为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可是,几年后,缅甸感觉到这种害怕是没有必要的。缅甸对新中国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中国()A实行“不结盟”外交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多边外交”战略D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解析:选B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

17、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缅甸感觉到这种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原因在于当时中国提出了与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不结盟”外交政策此时尚未提出,故排除A项。“多边外交”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D 项不符合题意,缅甸为非社会主义国家。17一位知识分子在中国一项科技成就获得成功后即兴写了一首词:“自然灾害刚过,赫鲁晓夫惊呼,经济施压撕合同,中国仍爆大蘑菇。当今中国殊,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劲足。束紧裤带搞国防,帝修怕咱胳膊粗。外侮抵无忧。”这项科技成就是()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神舟 5 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

18、功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由“自然灾害刚过”“中国仍爆大蘑菇”等信息可判断,这项科技成就应该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81993 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第 7 条规定:将宪法第 15 条中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修改反映出()A依法治国方略已经深入经济领域B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C计划不再成为经济运行的手段D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法制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意

19、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 年修订宪法的相应内容,表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法制化,故选D项。依法治国方略是在1997年提出的,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19公元前 594 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的改革。下列对改革中形成的“第四等级”解读正确的是()A有去陪审法庭投诉之权B可以担任低级别的官员C由雅典境内外邦人组成D可参选“四百人会议”解析:选A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公职,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第

20、四等级不能参选“四百人会议”,排除D项。第四等级属于雅典公民,有可以去陪审法庭投诉的权利,故选A项。来源:Z_xx_k.Com20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及影响。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

21、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联系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期,故D项错误。211698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代表英国与别国政府谈判,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但这么大的事情直到 1700年才为议会和政府所知晓。尽管议会表示不满,但威廉却行之泰然,认为这次行动并未明显超出他的特权范围。威廉的这一做法实质上反映了()A议会主权原则在英国尚未确立B王权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被削弱C国王议会共享权力有历史渊源D君主立宪的政

22、治主张形同虚设解析:选B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698年英王威廉三世背着议会和政府,代表英国与别国政府签署了反法联盟密约,尽管遭到议会的不满,但威廉却认为此行动并未超出其“特权范围”,可见英国国王仍掌握行政、外交等大权,表明英国王权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被削弱,故选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D两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史实,故排除。22孟德斯鸠认为在“好的国家制度”下国家权力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孟德斯鸠倡导“好的国家制度”,意在()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C贯

23、彻社会契约理念 D维护民主与自由解析:选D本题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独立”“牵制”可得出孟德斯鸠倡导“好的国家制度”意在维护民主与自由,D项正确。A、B两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排除。社会契约的理念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C项。23下图是关于美国 19131938 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这一统计资料可能是()A失业人口 B汽车产量C破产企业 D耕地面积解析:选B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依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至1929年此行业飞速增长,1929年后受经济大危机影响陡然下降,之后尽管有所发展但也达不到大危机前的产量,

24、与此相关的应为大危机前作为美国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的产量,故选B项。1929年前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不可能出现失业人口激增、破产企业大增的现象,故A、C两项错误;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要求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价格,故D项错误。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制定了“堡垒进攻计划”,试图通过这次进攻掌握 1943 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但这次进攻却成了压垮德军的堡垒。堡垒计划中德军重点进攻的区域是()A莫斯科 B库尔斯克C斯大林格勒 D阿拉曼解析:选B本题考查库尔斯克会战,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试图掌握1943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成了压垮德军的堡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这次

25、战役应是库尔斯克会战,故选B项。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排除A、C、D三项。25世界格局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战略结构状态,多极化则是当今世界格局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B有利于“一超多强”格局的稳定C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联合国的作用D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世界格局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

26、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速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等。故其不利于“一超多强”格局的稳定,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6【加试题】1980 年以后,中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从否定一切改良行为、一味拔高农民运动转到“四个阶梯”理论,即认为“在太平天国以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前后相续,一个发展高于一个发展”。这说明()A历史假设影响着史学家对史实的评价B历史解释应该立足于解释历史进步性C历史解释多元化导致历史叙述的失真D时代主题的转换往往会影响历史解释解析:选D本题考查史学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史学素养。材料看不出历史假设,故排除A项。材料中“四个阶梯”理论认为中

27、国近代史是进步的,但不等于所有历史解释都应该立足于解释历史进步性,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历史解释多元化,故排除C项。从材料“1980年以后”可得出当时的时代主题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时代主题转换后,历史解释出现了调整,因此可以说明历史解释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会有所调整,故选D项。27【加试题】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A 项与材料主

28、旨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薛元超因为不是通过科考进士当官而抱憾,唐宗室子弟李洞因求进不得而赋诗言志,这都体现了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 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考的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区域人才选拔的现象,故 D项错误。28【加试题】习近平访法之际,作为中法语言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昆曲电影红楼梦在巴黎瓦格拉姆大厅举行发布会。昆曲优美的韵律、宛转精妙的表演、亮丽精致的画面,迷倒了欧洲观众,赢得阵阵掌声。下列关于戏曲、电影艺术表述错误的是()A隆庆末年,魏良辅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B电影艺术传入中国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以京剧艺术作为题材C清乾隆以后,

29、折子戏因为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而取代了昆曲全剧表演D昆曲表演的主要戏剧结构是“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模式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戏曲、电影,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29【加试题】1654 年,克伦威尔在议会上提出,英格兰百年以来大家熟知的阶级有贵族、绅士和自耕农,他们是和国家权威和行政阶级息息相关的一股势力,但是主张平等派思想的那些人轻视这些,平等派的主张不过是使地主和佃户一样自由的想法罢了,就算他们达成一时的目标也绝对不可能持续下去。这表明克伦威尔()A对社会

30、改造持谨慎态度B主张恢复传统的君主制C剥夺了议会的言论自由D背离了英国革命的宗旨解析:选A本题考查克伦威尔,意在考查考生客观理解历史事物、分析历史人物活动的能力。根据“英格兰百年以来大家熟知的阶级是和国家权威和行政阶级息息相关的一股势力”,可得出克伦威尔认识到贵族、绅士等传统阶级的重要性,这说明克伦威尔主张等级制,不主张社会的绝对平等,表明克伦威尔对社会改造持谨慎态度,选A项。30【加试题】建筑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文化。以下建筑中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有()帕特农神庙秦始皇陵圣母玛利亚大教堂A BC D解析:选C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帕特农神庙

31、按伯里克利所宣扬的“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的思想修建的,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故正确;秦始皇陵是秦朝专制统治的象征,故错误;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保留了许多学者的遗物蕴含着人文精神,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宋代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摘编自都城纪胜市井材料二火药和火药武器广泛使用,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以历

32、史学家特有的严谨、客观态度指出:一种西方民族主义正怂恿科技史专家否认欧洲对中国的借鉴或者缩小这种借鉴的重要性。不论优秀的科技史专家阿尔都米埃里如何强词夺理,中国人发明火药毕竟不是一种“神话”。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信息。(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学者布罗代尔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历史中举例佐证作者的观点。(5 分)解析:第(1)问,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坊巷市井四鼓后方静”“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学者布罗代尔强调了火药对欧洲历史产

33、生了深远影响,驳斥西方民族主义抹杀中国文明对欧洲历史影响的做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但要注意限定语“宋代历史中”。答案:(1)信息:宋代的都市中,“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严格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市井生活丰富;宋代已经存在瓦肆;宋代商业经济发达。(2)观点:西方民族主义抹杀中国文明对欧洲历史影响的做法是不对的。佐证:指南针在宋代时已应用于航海事业,12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其他言之有理亦可)32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18

34、48年至1870年),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摘编自教材必修二材料二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英国政府利用纸币贬值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为了加强贬值后的英镑国际地位由英国、英帝国各成员国和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英国彻底抛弃了自由贸易,转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还把保护关税政策推广到整个英帝国,以特惠制保护整个英帝国的市场。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材

35、料一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何种水平?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水平出现的标志、经济原则及根本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出现的背景及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法国的对外经济措施上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水平;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该时期的经济思想等内容上概括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省略号前后各信息可直接概括其措施;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方面分析原因;结合所学从关税战和贸易战对自由主义的原则、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影响。答案:(1)水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标志

36、: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原则:自由主义。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2)措施:英镑贬值,组织英镑集团;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建立英帝国特惠制度。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关税战和贸易战。影响:自由主义的原则被破坏,经济全球化遭受挫折;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33【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像一幅都邑图。那高大的陵墓封土及封土下的地下宫殿,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咸阳宫;陵墓周围的内外两重城垣,象征着都邑的宫城及外郭城。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城是驻有许多军队保卫的,而陵园内则设有石铠甲坑、兵马俑坑。兵马俑坑内有陶俑

37、、陶马约八千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来保卫其在冥间世界的安全和维护一统的江山。总之,地下王国是地上王国的再现。摘编自袁仲一秦兵马俑坑材料二(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陵的设计思想,你如何理解“地下王国是地上王国的再现”?(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塑的艺术价值。(6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一中秦始皇陵的布局、构成等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时代特征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兵马俑的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

38、(1)设计思想:事死如生的理念;模仿都城的建制;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理念。理解:反映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时代特征。(2)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塑,按真实形象塑造,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它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34【加试题】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十月革命后苏俄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十月革命的爆发使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明白,为了避免出现

39、社会分裂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以改善劳动大众地位。因此,他们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八小时工作制、按劳付酬。摘编自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等材料二关于新经济政策,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1922 年,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对农民和资本家的“让步”,它可以“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1926 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在经济发展上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新时期,即直接工业化时期。1927 年,斯大林提出:“扩大和巩固我们城乡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命脉,采取消灭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成分的方针。”摘编自陈晓红斯大林的执政党理论与实践研

40、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4分)(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若侧重解读,请结合所学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资本家让步的表现,并概括列宁对新经济政策作用的认识。若侧重解读,请指出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认识的变化,并指出这变化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八小时工作制、按劳付酬”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即可。第(2)问,如果侧重解读,表现可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这一角度展开;认识可根据材料二“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41、等进行分析。如果侧重解读,变化可根据“在经济发展上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新时期”“采取消灭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分的方针”等信息分析作答;影响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答案:(1)国际意义:为社会主义国家从事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经验;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任答两点即可)来源:Zxxk.Com(2)侧重解读。表现: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认识:新经济政策可以修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错误,可以通过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侧重解读。变化:从进一步发展新经济政策到事实上废除新经济政策。影响:形成了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管理的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