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70845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浙江二次选考历史--巧训 特训:考前仿真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前仿真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稷下学宫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有()鲁国的教育中心采用官学的办学形式吸收了私学的长处兴盛于春秋时期ABC D解析:选D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故错误,正确;在稷下学宫,诸子百家自由讨论,借鉴了私学的长处,故正确。故选D项。2原始时代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则使用“铁犁牛耕”,这一变化反映了()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生产关系的进步C古代粗放型的农业

2、生产模式D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体现的是生产工具发生变化,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所以答案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3“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推广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 D 项正确;西汉时就已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故 A 项错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与

3、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太学兴办于西汉,故 C 项错误。4唐代的市制有日中击钲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关市的惯例,而宋代却是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一变化说明宋朝()A夜市和晓市繁荣 B对市进行严格管理C市突破时间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发达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朝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涉及的是由唐代“市”到宋代“市”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宋代经济繁荣,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所以答案选C项。A项说法正确,但是并不能体现变化,所以排除;B项是唐朝“市”的特点,所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海外贸易,所以排除D项。5在对全国的有效管理方面,元朝的行

4、省制与秦朝的郡县制相比,出现的主要变化有()最高地方行政官员接受中央监督对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对藏族聚居地区进行直接管理对东南海域的联系和管理加强A BC 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秦朝郡县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秦朝和元朝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均需接受中央监督,错误;秦朝和元朝的长官都由君主任命,都是垂直管理,错误;元朝时在藏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理,正确;元朝时设琉球管理台湾,正确。故选D项。6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在此,王阳明()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B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D

5、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据材料可知,王阳明反对对人的外在束缚,而主张内心自省,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知行合一”,B 项错误;陆王心学亦强调儒家伦理道德,C 项错误;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自省,恢复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这符合材料“自然日长日化”的主旨,故 D 项正确。7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有学者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器的上佳之品。“这类瓷器”是()A青瓷 B白瓷C唐三彩 D釉下彩绘瓷解析:选A材料中“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青瓷的特点,故A项正确。白瓷是白色,唐三彩以黄、绿、白三色

6、为主的陶器,釉下彩绘瓷是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均与“夺得千峰翠色来”不符,故B、C、D三项错误。8下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量5 000年平均量5 0001847年8 50022 000来源:学#科#网Z#X#X#K1853年10 12262 0001871年1 022 159126 000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由表中数据可知,茶叶和生丝出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了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答案选A项;B、

7、C、D三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9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随后日本发动了()A日俄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九一八事变 D明治维新解析:选B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A项发生在 1904年到 1905年;C项发生在1931年;D项是19世纪 6090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B 项发生在1894年,所以答案选B项。10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

8、强的主要目的是()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材料中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列强企图继续保持在中国的特权和地位,故C项正确。列强扶植清政府抵制革命,是表面现象,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其在华利益,A项错误。从材料“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可知,列强的主要目的不是瓜分中国,B项错误。恢复形象,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是假象,D项错误。11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

9、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下列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有()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平均地权反对贫富差距倡导排满革命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由材料“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可知,孙中山先生在共和告成后主张发展产业,但又担心贫富悬殊,所以要倡导社会公平,所以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倡导排满革命,所以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B项。12.右图是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石印画,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

10、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石印画反映的是部分中国人剪掉辫子的场景,并非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是在1912年,故B项错误;民国政府建立于1912年元旦,故C项错误;部分人剪辫子,部分人没剪,体现了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的特征,故D项正确。1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 10 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

11、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反映了尽管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发表专门讨论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前后不超过 10 篇,新青年被当时的新闻媒体及保守派关注的焦点却集中于文学革命上,表明民主与科学思想主要是通过新文学的形式宣传的,即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故选B项。A、C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4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12、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一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解析:选D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由材料“卢沟桥”可知,这一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所以答案选D项。A项发生在东北地区,排除;B项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C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5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

13、会议()A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B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说明这一会议与新中国的诞生有关系,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符合题意,在这届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故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C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

1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故D项错误。16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A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B中苏关系全面破裂C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故D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苏关系全面破裂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排除A、B两项;C项与中美关系的改善无关,故C项错误。171992 年抵达北京履新的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15、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解析:选D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1992 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所以答案选D项,排除B项;1978年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 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项。1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陪审员每日3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个奥波尔。 五

16、百人议事会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职人员支薪,作为其生活费用。上述记载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C希波战争时期 D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解析:选D材料表明为公职人员发放津贴,这最早是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故D项正确。19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

17、新分布解析:选C材料信息“欧洲人给美洲带来”“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说明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推动洲际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20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规律”是指()A其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选B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依据材料“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及所学可知,此处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运动规律第一次综合概括和总结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中的万有引力定律,故选B项。A项

18、是关于社会规律的学说,C项是关于生物学领域的规律,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与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相关的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21英国人麦考莱指出:“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次革命的最大“收效”是()来源:学科网ZXXKA宫廷政变没有流血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解析:选B本题考查英国的“光荣革命”。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采取了和平的手段,实现了王权与议会权力的妥协,使国家权力归属议会

19、,国王权力来自于议会,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从而完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可见此次革命的最大“收效”在于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故选B项。A项属于手段而非“收效”,C项不符合“最大”的题意要求,故排除;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故D项错误。来源:学科网22技术革新往往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引起巨大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A人们可以坐火车出行 B利用电话互致问候C手机微信与亲友聊天 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即火车,故A项正确;电话、

20、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B、D两项错误;手机微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C项错误。23有人对某国际经济组织的宗旨作了如下总结: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该组织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关贸总协定。由材料“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符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所以答案选D项。A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项是世界银行,这两者都是金融体系,排除;B项是欧盟,排除。241971 年,尼克松演讲时说道:“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

21、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这一状况反映出()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国失去世界霸权地位C美苏两极格局已解体 D世界由此实现永久和平解析:选A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可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故A项正确;B项本身说法错误;美苏两极格局解体是在1991年,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51936 年,当希特勒主张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的反应感到十分忧惧。因此,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

22、队作为一种试探。这一“试探”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是()A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B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C“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形成D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归于失败解析:选A本题考查凡尔赛体系及二战的相关知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为德国法西斯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这一行为破坏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故A项正确。26【加试题】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秦长城

23、、隋朝大运河的历史评价问题。材料反映了秦朝长城、隋朝大运河在当时均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但在今天从对后世发展的功绩角度看,这些重大工程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可见对同一历史事实从不同角度及出发点看,会有不同的评价,故选B项。历史解释往往具有主观性,历史评价主观性更强,故A、D两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27【加试题】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非孝者、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A开士人入仕之先河B加速了儒学的政治

24、化进程C保证了官员的品学兼优D杜绝了不良社会风尚的出现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士人入仕在先秦就已存在,故 A 项错误;“孝”和“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把“孝”和“廉”作为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加速儒学的政治化进程,故 B 项正确;孝廉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故 C 项错误;“杜绝”一词说法太绝对,故 D 项错误。28【加试题】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最后在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制定出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贵族放弃了特权 B实质仍维护贵族的利益C平民可制定法律 D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解析:选B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由材料不能得出贵族放弃了特权,排除A

25、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虽然是平民的胜利,但是依然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是由贵族制定的,所以排除C项,答案选B项;十二铜表法颁布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了,排除D项。29【加试题】1918 年 1 月 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这些原则()A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B使美国攫取世界霸权地位C是针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D反映了美国崇尚世界和平解析:选A本题考查美国“十四点原则”。“十四点原则”是一战后,美国伴随着经济实力膨胀而提出的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所以答案选A项;B、C、D三项皆不符合史实。30【加试题】雍正皇

26、帝为了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的激烈争夺,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待皇帝死后取出宣布。这块牌匾位于()A坤宁宫 B太和殿C乾清宫 D养心殿解析:选C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本题较为简单,根据题干信息“雍正皇帝”“正大光明”等可知,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采取抑商损商的举措,但在清末的十余年时间里,人们对“商”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就对商人,特别是官商给予了颁爵的奖赏。1907年,政府颁布的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中,对资本在二千万元以上就要“特赏

27、一等子爵”,资本五十万元以上“奖三品衔”。在政策的激励下,商人投资办厂的热情高涨。如1907年状元张謇于崇明创建大生纱厂,其资本为一百二十一万元。上海的李平书,浙江的沈云沛,直隶的周学熙,江苏的王同愈、尤先甲等都由官而商,由坤、士而商。材料二1978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管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人阶层地位上

28、升的积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人地位的上升冲击了传统的“商末”“商贱”等职业等级观念;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第(2)问,从当时时代特征来思考,如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私有经济的发展等。答案:(1)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商末”“商贱”等职业等级观念;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任答两点即可)(2)原因:农村改革,家庭联产

29、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私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他所谓 “天下之法”,也就

30、是使天下之人都能“自私”“自利”,或都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之法。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极端平等”,形成许多“小暴君”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盛赞英国的政治制度用法律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摘编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二者思想主张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解析:本

31、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逐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限制君权、法治、建立民意机关、维护君主制四个角度分析其“不同点”,从实质分析其“不同点”;第二小问,从明清时期和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阶级力量对比两方面分析。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发挥学校的议政作用;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以法律保障私有权利。背景: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来源:Z&xx&k.Com(2)相同点:都主张通过分权来限制君权;都主张法治

32、;都主张建立代表民意的机关;都维护君主制。不同:黄宗羲的思想本质上仍然是传统儒家思想;孟德斯鸠的思想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原因: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8 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3【加试题】列宁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据俄罗斯国际传文电讯社报道,1999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罗斯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之前不久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罗斯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

33、领袖”。摘自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摘自岳麓版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不同时期,阐释列宁被推举为俄罗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缘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苏联僵化的模式”。请对这一模式进行简要评价。(4分)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解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后来“苏联僵化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

34、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及存在诸多弊端等角度回答。答案:(1)缘由:领导十月革命: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策划和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做出贡献。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从提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实行新经济政策;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提出共产党领导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晚年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的著名论述。(2

35、)模式:斯大林模式。评价: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苏联经济实力快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它存在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34【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细数华盛顿一生的成就,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他恢复了美国信用,承担了国债;创建了银行,发行了货币,组建了海岸巡防队、海关和外交使团;引进了一套财务、税收和预算体系;维护了国内外和平;建立了一支海军,与他国缔交绑定条约。两届之后退休并欣然交接总统宝座的华盛顿向世人证明了:总统,就是人民

36、的公仆。25 年来,他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在通往独立共和国、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大道上。他从未自诩完美,相反他的缺点绝不比一般人少。他爱钱,爱地位,爱名声。在他事业起步的时候,他也野心勃勃,自我鼓吹。他一直是个吝啬小气的生意人,是个喜欢呵斥奴隶的奴隶主。他最为人所不齿的失败也是这个国家的失败无法正面解决奴隶制的不公平,也不能找出公正的方法解决与美国土著的冲突。摘编自罗恩切尔诺国家的选择:华盛顿与他的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华盛顿的历史功绩。(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作者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说明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4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华盛顿。第(1)问,

37、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的历史功绩突出体现在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开创了美国总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等方面。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作者既赞扬了华盛顿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华盛顿的缺点,很显然是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第二小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背景,要结合人物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来源:学。科。网答案:(1)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实现了民族独立;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1787 年宪法,构建了全新的联邦共和政体,防止了专制独裁,使美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在外交、经济等方面起到了开创作用,促进了美国对外交往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不贪恋权位,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政治先例,为后世树立了民主的榜样。(2)基本方法:辩证看待历史人物。说明: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切勿对人物标签式的解读,结合人物一生具体活动,从人物一生来综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