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73385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及讲义: 专题三 遗传 串讲二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3、4 大题练.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3 大题练确保高分冲名校(A卷)1果蝇眼色由A、a和B、b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色素形成,基因B决定红色,基因b决定粉色;当基因A不存在时,果蝇眼色表现为白色。为了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某科研小组进行了杂交实验,选取一对红眼(AaBb)雌雄个体进行交配,统计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变叉互换):(1)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粉色_,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为白眼的果蝇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_。选择子代粉色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粉白2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

2、布情况可以为_。(3)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取亲本果蝇(AaBb)进行测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解析:(1)红眼(AaBb)雌雄个体进行相互交配,如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亲本能够产生四种等比例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应该能够产生红色、白色、粉色三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43。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粉色眼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产生配子为2/3Ab、1/3ab,其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粉色白色81。(2)红眼(AaBb)雌雄个体进行相互交配,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3、粉白21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具体分布情况有两种:一种情况是一只果蝇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只果蝇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另一种情况是两只果蝇均是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3)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取亲本果蝇(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粉色121。答案:(1)943aaBB、aabb粉色白色81(2)A、a和B、b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且

4、一只果蝇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只果蝇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或A、a和B、b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且两只果蝇均是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3)红色白色粉色1212一种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该种鹦鹉,甲、乙、丙均表现为绿色,丁表现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问题:杂

5、交组合PF1表现型及比例组合一甲丙绿色黄色31组合二乙丙全为绿色组合三甲丁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组合四乙丁绿色蓝色31(1)丙、丁的基因型分别是_。(2)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杂交组合二中F1绿色鹦鹉的基因型有_种。(3)现让多对纯合蓝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_;若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绿色鹦鹉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中F1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杂交组合三中F1_色异性鹦鹉与该黄色鹦鹉交配,若_,则该黄色鹦鹉的基因型为bbYy。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为B_Y_:绿色,B_yy:蓝色

6、,bbY_:黄色,bbyy:白色。因此,甲、乙、丙的基因型为B_Y_,丁的基因型为bbY_。(1)组合三中甲(B_Y_)与丁(bbY_)杂交,子代出现白色(bbyy),说明甲、丁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组合四中乙(B_Y_)与丁(bbYy)杂交,子代中绿色蓝色31,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y;结合组合一、二可推出丙的基因型为BbYY。(2)甲、丁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它们的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1/21/4。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它们的杂交后代中绿色鹦鹉的基因型有BBYY、BbYy、BBYy、BbYY4种。(3)纯合蓝色鹦鹉(BByy)和纯合黄

7、色鹦鹉(bbYY)杂交,F1的表现型为绿色、基因型为BbYy,则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中绿色个体(B_Y_)占9/16、蓝色个体(B_yy)占3/16、黄色个体(bbY_)占3/16、白色个体(bbyy)占1/16,其中F2绿色个体中纯合子(BBYY)所占的比例为1/9。(4)甲、丙杂交后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YY或bbYy,为了判断其基因型,可与隐性纯合子(bbyy)进行测交,若后代全是黄色,说明该黄色鹦鹉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白色,说明该黄色鹦鹉为杂合子。答案:(1)BbYY、bbYy(2)1/44(3)绿色1/9(4)白后代中出现了白色(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3果蝇的灰身

8、和黑身由基因A和a控制,刚毛和截毛由基因D和d控制。一对表现型为灰身刚毛的雌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153/151/151/155/1502/150(1)在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_,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F1中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出现黑身截毛果蝇的概率是_。(3)如图若为F1某个体的体细胞,由此可推测其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减数第_次分裂染色体分离异常(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后代,将产生

9、_种基因组成的配子。解析:(1)由亲本均表现灰身刚毛,子代中出现了黑身、截毛推知,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灰身和刚毛,黑身、截毛为隐性性状,由表中信息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灰身、黑身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刚毛、截毛表现与性别相联系,故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其遗传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AaXDXd、AaXDY,由表中数据可知,F1总组合类型由16变为15,缺少的一种类型为灰身刚毛()且所占比例为1/16,推测该类型致死,由亲本类型推知F1中灰身刚毛()的基因型为A_XDXD、A_XDXd,其中只有AAXDXD或AAXDXd所占比例为1/16,

10、故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的受精卵不能发育。F1中灰身截毛雄果蝇为1/3AAXdY、2/3AaXdY,黑身刚毛雌果蝇为1/2aaXDXD、1/2aaXDXd,自由交配后代Aaaa21,XDXdXdXdXDYXdY3131,故其中黑身截毛果蝇(aaXdY和aaXdXd)的比例为1/32/81/12。(3)图示染色体中,F1体细胞中X染色体多出了一条,该体细胞基因型为XDXdY,表明母本提供了XDXd型卵细胞,或父本提供了XDY精子,两种状况均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XDXdY,其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XDY、aXd、aXdY、aXD、a

11、XDXd、aY,共6种配子。答案:(1)灰身、刚毛基因的自由组合(2)AaXDXd、AaXDY基因型为AAXDXD或AAXDXd的受精卵不能发育1/12(3)一64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当B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纯种紫色矮牵牛(甲)与另一纯种蓝色矮牵牛(

12、乙)杂交,F1表现为紫色,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F2紫色矮牵牛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占_。(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三(B、b,D、d,E、e),两株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BBddeegg),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推知F1的基因型为_(按字母顺序书写),两亲本组合的表现型为_。解析:(1)根据题意及图解分析可知,纯种紫色矮牵牛(甲)基因型为AABBGG,与另一纯种蓝色矮牵牛(乙)基因型为aabbGG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GG,其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

13、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说明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紫色矮牵牛基因型为(9/16)A_B_GG,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为(1/16)AABBGG,占F2紫色矮牵牛的1/9。(2)基因型为BBDDeeGG和BBddeegg的个体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BBDdeeGg,其自交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为9/16BBD_eeG_(紫色)3/16BBD_eegg(红色)3/16BBddeeG_(蓝色)1/16BBddeegg(白色)9331。(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说明一定存在G、B基因,同时133为9331的变形,这说明有两对等位

14、基因存在,另外三对基因是纯合的。若A、D有一个存在时,途径二、三的整体表现一定是红色,若A、D都不存在时,途径二、三表现为白色,若E一定存在,则D或d任一个在途径三中都不起作用,所以综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EeGG,则推出F1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BBDDEEGG(紫色)和aaBBDDeeGG(紫色)或AABBDDeeGG(紫色)和aaBBDDEEGG(蓝色)。答案:(1)AABBGG和aabbGG1/9(2)紫色红色蓝色白色9331(3)AaBBDDEeGG紫色紫色或紫色蓝色5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

15、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的F1,统计F1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表。回答下列问题:F1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短翅黑身短翅雄性3/121/123/121/12雌性003/121/12(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_,相关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_,F1灰身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_,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_。(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

16、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_。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体色性状没有和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身为显性性状。(2)因为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后代灰身黑身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2/3。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可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81。(3)根据表格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DXd,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

17、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2/9。(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也可能是含XD染色体的雄配子带有D基因的片段缺失。答案: (1)灰身常(2)2/3灰身黑身81(3)BbXDXd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2/9(4)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也可能是含XD染色体的雄配子带有D基因的片段缺失6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问题:(1)已知某XY性别决定的植物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

18、位基因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高茎和矮茎植物,某同学想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的部分内容,请补充完善。选取纯合高茎植物和纯合矮茎植物作为亲本,进行_。若结果是_,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结果是_,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已知控制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实验室现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某同学想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的部分内容,请补充完善。取_进行杂交实验。若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性状;若

19、_,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性状。解析:(1)现有实验材料为纯合的高茎和矮茎植物,又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故而正、反交实验可以达到目的。若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则说明该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则说明该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2)现有实验材料为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又要求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故而选择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可达到目的,如图1、2、3所示(假设这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子代雌果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如图2),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显性。若

20、子代雌果蝇表现出母本性状(如图1、3),则亲本雄果蝇性状为隐性。答案:(1)正交和反交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相同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同(2)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合理即可)子代雌果蝇不表现母本性状(合理即可)子代雌果蝇表现有母本性状(合理即可)7鹌鹑羽色受Z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表示鹌鹑羽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分析回答:注:B基因控制羽色的呈现,b基因是突变产生的白化基因,抑制羽色的呈现,产生白羽鹌鹑品种。B对b,Y对y都为完全显性。(1)现选用两亲本杂交,子一代雌鹑羽色全为黄羽,雄鹑全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2)若子一代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的雌鹑出现白羽,则可

21、推测亲本的雌鹑表现型为_,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3种羽色,则可推测子一代的_细胞中两条_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解析:(1)根据子一代雌性全为黄羽(ZByW),雄性全为栗羽(含有B和Y基因),可知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为ZByZBy,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或ZbYW。(2)亲本ZBYW与ZByZB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ZBYZBy、ZByW,子二代中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栗羽)、ZByW (黄羽);而亲本ZbYW与ZByZBy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ZByZbY、ZByW,子二代中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ZbYW(白羽),因此,

22、若子二代出现白羽雌性个体,说明亲本中雌性的表现型为白羽(基因型为ZbYW);子一代中基因型为ZByW与ZByZbY的个体自由交配,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子二代雌性只出现黄羽和白羽两种表现型,若雌性出现三种表现型,则是由于雄性个体(ZByZbY)的初级精母细胞的两条Z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By与bY基因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的精子有四种类型,即ZBy、ZbY、ZBY、Zby,子二代雌性的基因型有ZByW(黄羽)、ZbYW(白羽)、ZBYW(栗羽)、ZbyW(白羽),共3种表现型。答案:(1)ZBYW或ZbYW(2)白羽初级精母ZBy、bY8(2017全国卷)已知某种昆虫

23、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解析:(1)实验思路:要确定三对等位基因是否

24、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材料,可将其拆分为判定每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利用和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同理用和杂交判定基因E/e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用和杂交判定基因E/e和A/a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以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为例,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aaBBEEAAbbEEF1F2,F2个体中关于刚毛和眼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同理杂交、杂交后再进行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均出现四种

25、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实验结论:杂交F1F2,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杂交F1F2,等位基因E/e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杂交F1F2,等位基因E/e和A/a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综合上述情况,得出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实验思路: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aaBBEE、AAbbEE两种实验材料,利用正反交实验,观察F1雄性个体中刚毛和眼两对性状,如果正反交结果均不相同,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预期实验结果:正交EEXaBXaBEEXAbYF1: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无眼

26、正常刚毛正常翅。反交EEXaBYEEXAbXAbF1: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实验结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1)选择、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选择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课时作业4 大题练确

27、保高分冲名校(B卷)1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ZW为雌性,ZZ为雄性)的二倍体生物。蚕体有无斑纹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甲、乙两纯合品种(均为无斑纹)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亲本杂交情况子代蚕体斑纹情况实验1甲(父本)乙(母本)均为有斑纹实验2甲(母本)乙(父本)雌性为无斑纹、雄性为有斑纹(1)根据实验_(填“1”或“2”)可判断等位基因B、b不在常染色体上,依据是_。(2)若家蚕为有斑纹,则其基因型需满足的条件是_。实验1中甲的基因型是_,乙的基因型是_。(3)若让实验1子代中的有斑纹雄性个体与实验2子代中的无斑纹雌性个体杂

28、交,则后代有_种基因型,其中有斑纹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解析:(1)由题意可知,蚕体的有无斑纹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无斑纹,实验1后代均为有斑纹,说明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斑纹,基因A和B只有一个存在时表现为无斑纹;由实验2可知,子代有无斑纹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故基因B、b不在常染色体上。(2)分析杂交实验1和2可知,此种家蚕若为有斑纹,则其基因型需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杂交实验1中甲的基因型是aaZBZB,乙的基因型是AAZbW,若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则子代雌性为无斑纹、雄性为有斑纹,与实

29、验1结果不符。(3)杂交实验1子代中的有斑纹雄性个体(AaZBZb)与杂交实验2子代中的无斑纹雌性个体(AaZbW)杂交,则后代有3412种基因型,其中有斑纹个体中纯合子只有AAZBW一种,所占的比例为(1/3)(1/2)1/6。答案:(1)2子代蚕体有无斑纹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特点(2)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aaZBZBAAZbW(3)121/62回答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问题:(1)某种鸟类(2N7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雌鸟羽

30、毛的颜色有_种,其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_个四分体。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代基因型为_,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_。(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基因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基因存在而A基因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已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F1雄果蝇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_。解析:(1)

31、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故雌鸟基因型有ZAW、ZaW2种,根据题干信息,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可知雌鸟羽毛的颜色有2种。该鸟正常体细胞中有38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38个四分体。据题意知,亲本羽毛颜色应为灰色,雌鸟基因型为ZAW,雄鸟基因型为ZAZa,子代雄鸟基因型(表现型)为ZAZA(黑色)、ZAZa(灰色),雌鸟基因型(表现型)为ZAW(灰色)、ZaW(白色),因此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121。(2)亲本都为红眼,则雌性基因型为A_XBX,雄性基因型为A_XBY,子代中存在白眼雄性,基因型是_ _XbY,其中Xb基因来自雌性亲本,又由于子代出现粉红

32、眼(aaXBX、aaXBY),故亲本雌性基因型为AaXBXb,雄性基因型为AaXBY。AaAa,子代纯合概率是1/2(AA、aa),XBXbXBY,子代雌果蝇基因型为1/2XBXB、1/2XBXb,故F1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概率是1/21/21/4,则杂合子的概率是11/43/4。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 _XBY、_ _XbY,能产生AXB、AXb、AY、aXB、aXb、aY共6种配子。子代粉红眼基因型是aaXB_。按照先分离后组合的方法计算,亲代AaAa,F1红眼雌雄果蝇基因型为1/3AA、2/3Aa,其中2/3Aa2/3Aaaa,则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2/32/31/41/9。F1红眼雌果蝇基

33、因型为1/2XBXB、1/2XBXb,红眼雄果蝇基因型是XBY,则子代中除XbY外,其余的基因型都为XB_,概率是11/87/8,因此子代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1/97/87/72。答案:(1)238ZAW和ZAZa121(2)AaXBXbAaXBY3/467/723(2016四川高考)油菜物种(2n20)与(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 的染色体和 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填“会”或“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区的细

34、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性。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

35、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解析:(1)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因为的染色体和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所以与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两者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新品系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2)油菜新品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8条,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76条。(3)由实验二结果F2中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可推知,控制种子颜色的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代中的单显性

36、状A_rr或aaR_为产黑色种子植株,其余的基因型为产黄色种子植株。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结合实验一F2的结果可推知黑色为显性性状,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知,基因R对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即产黑色种子植株对应基因型为A_rr,产黄色种子植株对应基因型为A_R_、aaR_、aarr。由实验一中F1、F2的性状表现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rr,由实验二中F2的分离比为313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Rr。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为隐性,黑色为显性。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

37、因型为AARR,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有AARR、aaRR、aarr,占黄色种子的3/13,因此杂合子的比例为10/13。同源染色体有三条,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能是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r (三体),单独考虑RRr,产生r配子的概率是1/6,所以其自交后代产黑色种子植株(A_rr)的比例为3/4(A_)1/36(rr)1/48。答案:(1)纺锤体不会(2)分生76(3)隐RAARR10/13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

38、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1/484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为两个肉鸭品种,羽色均为白色,已知鸭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控制。研究人员用如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外貌特征亲本羽色肤色喙色连城白鸭白色白色黑色白改鸭白色白色橙黄色 (1)从以上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可以推断鸭的羽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2)已知基因A、a控制鸭的体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基因A可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基因B促进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基因b抑制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但基因B和b均不影响鸭的喙色。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连城白鸭的基因

39、型为_,F2白羽鸭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3)研究人员发现F2中黑羽灰羽约为12,他们假设B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即基因A存在时,有一个B基因羽色表现为灰色,有两个B基因羽色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可以选用F2中的多只灰羽鸭与亲本中的_进行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说明该假设成立。解析:(1)由题意可知,杂交实验的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97(为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性状分离比,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题意可知,基因A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基因b抑制基因A在羽毛中的表达,故关于羽色性状的基因型中,基因型为aaB_、A_bb、aabb的个体

40、表现为白色,又因连城白鸭的喙色为黑色,且F1全为灰羽,所以亲本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AAbb。F1表现为灰羽,基因型为AaBb,所以杂交实验中亲本白改鸭的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F2中白羽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此F2白羽鸭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7。(3)欲验证题中所述假设,可选用F2中的多只灰羽鸭(2/3AaBb、1/3AABb)与亲本中的白改鸭(aaBB)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羽灰羽白羽111,说明该假设成立。遗传图解如下:经计算,后代的表

41、现型及比例为黑羽灰羽白羽111。答案:(1)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97(为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羽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AAbb3/7(3)白改鸭黑羽灰羽白羽1115(2018届高三长春质检)如图所示为某果蝇体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图中“|”代表基因。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星状眼基因(B)也是纯合致死基因(AA、BB、XAXA、XBXB认为是纯合,XAY、XBY不认为是纯合)。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是_。(2)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

42、裂过程中,翻翅基因和正常翅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_基因发生重组。(3)已知Y染色体上无这两对等位基因,为了探究这对同源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研究人员选取翻翅雌雄果蝇杂交,若F1雌雄比例为_,则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上述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用如图所示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的表现型有_种。解析:(1)从图中信息可得出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基因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只能是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若干)基因。(2)根据图和题干信息可知,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即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