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5871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Word版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十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鸦片战争前,离福州很近的崇安武夷茶最受外商欢迎,广东的“土丝”和长江三角洲的“湖丝”是中国生丝出口大宗,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据此判断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的初衷是()A掠夺中国市场的原料 B为英国商品寻找市场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适应英国工业革命的需要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要求中国开放五口通商,既是为了向中国输出棉花,又是为了便于进口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所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A、B两项不全面,故排除;适应英国工业革命是其根本目的,故D项错

2、误。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 B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C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D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解析:选D据材料清政府的表现可知清政府仍然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而英法等国是按照国际惯例和清政府进行交流,清政府在谈判时首先考虑的是维护天朝颜面和传统交往规制,而不是维护国家主权,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多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

3、。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解析:选D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甲午战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近代化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并未成为主要思潮,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戊戌变法,故D项正确。4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

4、映出()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解析:选B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很容易推断,“主权”早已在材料中的第一阶段(1875年至1894年)就被引入中国,而且这也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D项错误。5(2018太原质检)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的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

5、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解析:选B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清政府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权力地位的变化可知,清政府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故B项正确;义和团事件属于农民起义,不属于外交事务,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故D项错误。6(2018咸阳模拟)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的结果是 ()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C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内地

6、D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解析:选B从图片中可知有八个国家“惩罚”清政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正确;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内地,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不是八国联军侵华导致的后果,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历史认识具有多元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 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

7、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剑桥晚清史 徐中约和费正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一种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解析:第一小问,据表中“

8、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可知,徐中约认为列强凭借签订条约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侵略,即民族主义的角度;据表中“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可知费正清认为签订条约有利于中国西化,融入世界市场,即全球化角度。第二小问,选择徐中约的观点,分析表中“掐住满清王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观点: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加深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据表中“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

9、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评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选择费正清的观点,分析表中“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可得观点:西方侵略加深了民族危机,也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抓住表中“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评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答案:角度:徐中约认为列强凭借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侵略,即民族主义的角度;费正清认为签订条约有利于中国西化,融入世界市场,即全球化的角度。观点一:我同意徐中约的观点。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加深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评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观点二: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西方侵略加深了民族危机,也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评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