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045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2-2a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18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冶铁技术的落后 B小农经济的阻碍C精耕细作的需要 D耕牛的极度缺少答案B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改进生产工具的需求并不是很强烈,这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22018石家庄一中期末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

2、担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县官鼓铸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等信息可知,铸铁官营产品低劣,影响了农业生产,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管理”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价格”的问题,排除B项;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32018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有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秦汉时期科技发达 B大米成为了主要的商品C市场管理不够规

3、范 D政府推行抑制商业政策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可见当时关卡林立,且对商品征收重税,从本质上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42018湖北孝感四校联考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 BC D答案B解析错误,人文主义是强调人性,汉代儒学开始扼杀人性;正确,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由民本发展到君本;正确,先秦儒学重点在于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汉

4、代儒学则是强调维护君主的统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故选B项。52018广东东莞期末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加浓厚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思想是针对加强君权提出的,与民间封建迷信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不同于道家的顺其自然,故C项错误;该理论把皇权与上天意志联系起来,加强了皇权的神秘色彩,增加了权威性,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故D项正确。6201

5、8石家庄一中期末著名学者余英时在东汉生死观中写道:“战国文献中仙被描绘为漫游空中的隐居的个人,与人间毫无联系。但在东汉文献中,我们开始发现仙也享受家庭生活,他们不仅将家人带到天堂,而且把在人间的所有动产、不动产也带到天堂。”对这段话分析不正确的是()A战国典籍中仙人超脱尘世,自由自在,折射出民众对残酷社会现实的厌恶B汉代文献中仙人世俗化,反映出在两汉稳定的社会秩序下民众眷恋现实生活C东汉时道教兴起,为吸引底层民众,在仙道传说中增加了世俗化的成分D汉代商品经济发展,宗教信仰和学术文化受市民文化影响逐渐走向世俗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人民厌恶至极,寄托于“仙人”的自由自在的生

6、活,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代的时候,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B、C两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宋代以后,世俗文化才发展起来,符合题意,故选D项。7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四人都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词藻华丽,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时代,故B项正确。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项错误;宋词适应市

7、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C项错误;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D项错误。82018河南南阳期末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由此可知()A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B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C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D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可知,西汉时期蜀锦就已经闻名了,并被文学作品所记录,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可知,蜀锦起源时间不能确定,排除B项;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8、依托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但存在部分虚构成分,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事实,不可作为信史,C项错误;学术研究固然需要查找资料,埋首文籍,但这仅仅是一种方式,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正途,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后代经过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

9、材料三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儒学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臣、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的意思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小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第三小问回答要言之有理、答之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