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424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强化练2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A.“由于美国紧缩海外购买与投资,1931年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B.“2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盲目生产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在潜伏发展”C.“美国农业总产值由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50亿美元”D.“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建筑合同下降了8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由于美国紧缩海外购买与投资,1931年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在经济危机爆发后采取的美元贬值

2、的结果,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盲目生产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在潜伏发展”结合所学这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农业总产值由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50亿美元”可得出这是经济危机对美国农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建筑合同下降了81.5%”可得出这是经济危机对美国工业的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这项措施的后果是()A.缓和了农民和地主的矛盾B.降低了农产品价格C.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D.促进了农业的

3、复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的农业政策主要是缓解农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不存在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故A项错误;新政减少农产品的供应,最终会提高农产品价格,故B项错误;新政的农业政策主要是缓解农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而非缓解就业压力,故C项错误;新政通过减少农产品的供应,最终会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业的复苏,故D项正确。3.右图为美国新政期间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宣传海报。公共事业振兴署是“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建立的最大的一个政府机构,耗资超过40亿美金,资助建造桥梁、公路和道路设备。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A.推进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B.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C.建

4、立社保机制,促进社会稳定D.提供直接救济,维护社会秩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公共事业振兴署,资助建造桥梁、公路和道路设备,是“以工代赈”的举措,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故A项正确;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是指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故B项错误;建立社保机制,是指给予低收入民众最低生活保障,故C项错误;提供直接救济不是提供工作机会,故D项错误。4.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5、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罗斯福新政中对老人和病人的照顾,反映的是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内容,故选D项。A、C两项不符合美国史实;罗斯福推行的是国家干预政策,故排除A、B、C三项。5.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资本家认为新政“敲诈富人”,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资本家如此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史实依据是()以工代赈监督工业生产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A.B.C.D.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缓和阶级矛盾,从而导致部分资本家认为罗斯福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故符合题意。故选A项。6.“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

6、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出自美国某一总统就职演说)文中“大胆、持久试验”是指()A.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B.实施“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C.加大国防开支医治生产停滞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刺激新需求答案:D解析:克林顿政府主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但其干预政策又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消费的主张,而是既要削减财政赤字又要增加投资,这与材料中“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相符,故D项正确。7.有经济学家阐释某经济模式时打了一个比方:“私人企业家就像足球比赛中的运动员,遵循市场规律下,

7、利用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进行资本增值;而政府只有扮演好制定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的裁判员角色,保证每个企业能在好的环境下和公平中发展。”这一模式是()A.“社会市场经济”B.混合市场经济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D.计划指导型经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内容。材料中“遵循市场规律下”“政府只有扮演好制定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的裁判员角色”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这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有关,故A项正确;混合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没有体现材料中的主次之分,故B项错误;C项的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不

8、符合材料这一模式的特点,故C项错误;计划指导型经济属于法国的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8.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下列对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确立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B.采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政府掌握经济政策的决策权D.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确立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故

9、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理,日本体现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主导作用,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9.(2018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1993年1月克林顿在就职演说中提道:“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下列不属于克林顿执政期间“实验”之处的是()A.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B.把赤字财政、刺激消费作为干预经济目标C.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促进经济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经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新经济”。A项符合克林顿的执政期间的措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与美国多年来

10、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故错误,符合题意;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鼓励消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10.有学者说“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符合该论述的是()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故C项正确。11.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

11、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困境,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和缩减福利制度的规模,降低税收以调动私人企业生产和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上述做法可视作恢复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选A项。B、C

12、两项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与英国史实不符,故排除。12.(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三上期末调研)西方某一经济理论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随着该理论的应用()A.西方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的兴起B.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C.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推动经济高度繁荣D.市场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逐渐摆脱了经济“滞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由材料“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

13、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可知为货币学派,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货币学派的理论并未推动经济高度繁荣,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逐渐摆脱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出现的经济“滞胀”,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稳脚跟。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为了工业生产的“往水泵里先行注水”的这一准

14、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美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市场经济并不必然排斥强政府,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要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而在于它在何时何地应当强化或弱化。摘编自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之为“新鲜举措”?“往水泵里先行注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哪一个方面的内容?(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参考答案:(1)原因: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改变了之前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内容:“往水泵里先行注水”指的是罗斯福政府授权联邦银行增发货币以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或“整顿银行业,

15、克服金融危机”)(2)论证: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促使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使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新鲜举措”,依据材料一“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所谓“新鲜举措”实际上是指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之前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一“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得知,“往水泵里先行注水”指的是罗斯福

16、政府授权联邦银行增发货币以解决货币短缺的问题。第(2)问材料二的观点是主张政府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做出不同程度的干预,结合战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加以分析说明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从总体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

17、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60年代占20%。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摘编自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材料二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

18、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摘编自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三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项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19、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些措施的前提条件。(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3)比较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对此有何认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 (1)措施: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条件: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或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工业基础)。(2)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3)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德国侧重市场调节。效

20、果: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认识: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4)共同之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析:第(1)问的措施可从材料中“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等信息进行概括;前提条件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大的实力方面说明。第(2)问可从“自由竞争”“国家干预”“社会保障”方面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可直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效果;认识则可根据两国制定经济政策的特点,即都依据国情这一角度回答。第(4)问共同之处可根据三国经济政策归纳总结,即都强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质可从生产关系的调整角度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