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567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11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与发展-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高频考点解密 Word版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角度难度2018江苏卷,23题美国政体以文史材料切入,考查美国政治体制的运行中等2017新课标,41题(1)法国大革命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考查法国大革命对民族主义的作用偏难2017新课标,34题美国1787年宪法以总统免除内阁成员职务为切入点,考查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中等2016新课标,33题英国君主立宪制通过王权,考查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中等2015新课标,33题英国君主立宪制通过王权,考查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容易2014新课标,33题美国共和政体通过1787年宪法,考查天赋人权思想中等2013新课标,27题英国君主立宪制通过光荣革命,考查因果政治的特点中等2013新课标,

2、33题美国共和政体通过政体变革,考查美国共和政体的特点较难2013新课标,41题中英政治制度的比较通过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考查中英政体的差异中等分析解读本部分内容是近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侧重考查的知识点:一是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三次议会改革;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的特点及两党制的发展和完善;三是法国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四是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复习备考时,注意理解三权分立和社会契约学说的思想与实践、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对“代议制”“内阁制”“君主立宪制”“邦联制”“联邦制”“总统

3、制”等政治术语,可以通过适当的归类与比较准确把握其内涵;对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重要文献,应准确掌握其主要内容,理解这些政治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作用。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2016年新课标)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本题以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为切入

4、点,考查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剥夺了国王的征税权、军事权、立法权等诸多权力,但给国王保留了行政权。所以题干中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在国王权限范围内,但问题出在安妮女王的行为没有经过议会。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初期的细节部分,属于考点中的一个盲点和易错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对考点的掌握要全面而精确,尽量不要出现盲点和死角。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内阁权力逐步扩大。2影响(1)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争斗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

5、展创造了条件。(2)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扩大了对外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等。考点二 美国共和政体(2018年江苏卷)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

6、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

7、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

8、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第(2)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

9、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得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由肯定变为否定。“原因”,依据材料信息“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概括得出:黑人力量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等。“目的”,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得出:第一次是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是缓和种族矛盾。 考点四 中英政治制度的比较(2013年新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

10、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参考答案】信息一:从建筑的样式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信息二: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看:中英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动荡;但太和殿体现了专制体制的延续和被殖民的政局。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的是体制的创新。信息三: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看: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治国理政的场所,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解题思路】一

11、看文字: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二抓不同:从外形上看,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从布局上看,太和殿和白汉金宫都是独立的建筑。三找本质: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与政治上的关系就是象征皇权至上,体现君主专制政体;晚清由于列强的入侵,体现被殖民的政局;最后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汉金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体现民主政治风格;随着历史的变迁,英国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要点解密】1方法总结:建筑布局题解题方法建筑

12、布局有技巧,一看、二抓、找本质。一看文字。看文字:不仅要看材料文字,还要看图片文字、标注文字。二抓不同。抓不同:从外形、布局、方位等方面抓住变化。三找本质。找本质:从政体、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抓住建筑反映的本质。2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内容中国古希腊形成的必然性区域辽阔农业文明(农业经济)的存在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农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保护,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强大的皇权地处地中海沿岸,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有公平的法则及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较完善发展趋势专制

13、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律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并以法律作保障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各种形式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主要是由资产阶级和包括新贵族在内的大地产者发动的;政变后,由他们控制国家政权。19世纪中期以后,大地产者最

14、终失去了控制国家政权的权利。这一变化主要是A宪章运动的产物B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影响C启蒙运动的影响D民主政治逐渐变革的结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材料反映了英国光荣革命后,土地贵族长期掌握国家政权,但到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并要求扩大其政治权利,特别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本家扩大了选举权,导致土地贵族的政治特权被打破,可见上述变化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结果,故选B。英国宪章运动旨在扩大工人阶级的选举权,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与19世纪中期英国的政治运动关联不大,故B项错误;D项表述属于结果,不符合题意要求,故

15、排除。2光荣革命后,落实每三年一度例行化的议会是议会政治斗争的最大目标。1690年,英国托利派议员托马斯克拉格斯爵士提出建议:“如果你给予(国王) 以3年期限的关税收入的话,那么,就能确保议会的存在。”此建议的目的是A剥夺国王的行政权B运用财政规制追求民主C重新分配议会席位D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思想【答案】B3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

16、强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责任制内阁。从“很少给内阁优先权”到每周三天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反映了内阁权力的扩大,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排除B项;“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议会的办事效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6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B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C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答案】C7下表是

17、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代表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奴隶主人数1424124015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见,1787年5月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参会者是持大量公债者、高利贷者、奴隶主和工商业者等各利益集团的代表,经过数个月的激烈争论而产生了1787年宪法,表明这部宪法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故选C。制宪会议的参会者并不能代表美国社

18、会各阶层,尤其是黑奴和印第安人,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由于存在着严重的种族、财产和人权等局限性,与启蒙思想宣扬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学说相悖,故B、D两项错误。8美国1787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由此可见,这一改革A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D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不断修正的过程,涉及的是美国副总统的选举问题,体现的是对行政权的协调,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否定联邦宪法,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人民主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涉及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故选C。 综合上述可知,多元主义意味着多种利益诉求、政治主张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妥协是推动现实政治进步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