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6896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必考集训】1.(2017浙江温州模拟)一块弃耕农田经过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终演变为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这种现象称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空间结构D.时间结构2.(2017浙江十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比率是指处于生殖期的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B.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C.增长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D.一个池塘里所有鱼的数量就是鱼的种群密度3.(2017浙江9+1联盟期中)下列关于苔原的描述,错误的是()A.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C.苔原的植被结构

2、简单D.苔原仍有自我调节能力4.如图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5.(2017浙江宁波模拟)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6.(2017浙江温州模拟)下列关于某动物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B.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稳定不变C.性比率为11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D.可依据年龄结构来预测

3、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7.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数量约为306只B.这种调查方法叫样方法C.草原上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等自然灾害,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8.(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蛾类的分布呈现随机分布B.蜉蝣和蝉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为零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4、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9.下图是某地新迁入的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点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B.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D点之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再增加D.改变种群性比率,可能延长到达K值的时间【加试提升】10.(2017浙江台州模拟)栖息在某岛的信天翁从1889年以来一直稳定在4 000只左右。这种鸟需要911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每隔2年繁殖一次,每窝只产一个蛋,亲鸟共同育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B.领域行为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C.信天翁的种群存活曲线符合类型(凹形)D.1889

5、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11.某火山于1980年爆发,爆发后形成一种恶劣的地貌:可用无机盐少、干旱、经常地表移动形成各种小地形。研究人员从1981年到1998年持续监测了该处植物种类数和植物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处植物的分布以集群分布为主B.1982年以后只有少数几种植物种类迁入C.当该处植物达到20余种时,表示此处已经达到顶极群落D.1984年到1988年间,群落的初级生产量在逐渐增加12.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

6、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13.下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二、非选择题14.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

7、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出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之间。(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比率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该比例(“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

8、。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的竞争能力不同。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1.B解析一块弃耕的农田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经过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终演变为一个稳定的森林群落,所以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2.C解析性比率是指种群中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A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项错误;增长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自然增长率,C项正确;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一个池塘里所有鱼不是一个物种,它们的数量不是鱼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3.A解析苔原植物主要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后代,A项错误

9、;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使得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B项正确;苔原植被结构简单,C项正确;苔原营养结构简单,但仍有自我调节能力,D项正确。4.A解析据图分析,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5.B解析种群的性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项正确;年龄结构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项正确。6.D解析出生率越高,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不一定越高,则种群数量

10、无法判断;保持替补出生率的种群不一定是种群数量就稳定不变,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7.B解析在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常常采用样方法。而对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在两次捕获期间必须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没有外界因素的强烈干扰等。8.A解

11、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蛾类的分布呈现集群分布,A项错误;有些种群的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等于零,如蜉蝣和蝉,B项正确;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C项正确;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D项正确。9.D解析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则种群增长过程中环境阻力一直存在,所以B点之前就已经出现环境阻力,A项错误;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错误;D点之后,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C项错误;改变种群性比率,可

12、能会降低出生率,从而延长到达K值的时间,D项正确。10.C解析信天翁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其出生率,A项正确;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信天翁的环境容纳量,B项正确;信天翁的低龄死亡率低,而凹形的低龄死亡率极高,C项错误;1889年以来该岛上信天翁种群的生物量保持稳定,D项正确。11.C解析恶劣地貌、小地形意味着资源分布不均匀,应该是集群分布,A项正确;从图可知1982年该地有约20余种植物,之后曲线小幅度上升,物种数未发生较大变化,说明1982年以后只有少数几种植物种类迁入,B项正确;植物种类基本稳定后,盖度还在增加,说明植物初级生产量还在增加,演替还在进行,还

13、没有达到顶极群落,C项错误,D项正确。12.D解析AB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B点两侧,酵母菌种群数量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A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项正确;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C项正确;本实验在时间上存在前后对照,D项错误。13.A解析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项错误;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项正确;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项正确;每年的采

14、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项正确。14.(1)大于(2)cK2K3(3)偏高有利(4)次生演替光照解析(1)根据图示0b时段内,野兔种群数量连续增长,说明野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原因是环境适合野兔的生长繁殖。(2)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K3附近波动,呈现S型增长,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3)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导致抓到被标记的数目减少,根据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调查结果将变大。雌雄比例稍大于1,雌性个体多,有利于繁殖。(4)原有的植被慢慢长出小灌木丛,以及到森林的演替方式属于次生演替,植被对光照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原有的优势种群会被替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