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7082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2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3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的过程。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2成就表现主要发明意义电的广泛使用(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

2、代”,电力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促进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思维点拨(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3、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4影响: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

4、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知识点拨1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3)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2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开始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联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

5、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表现: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图解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史料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史料解读由划线部分

6、中的“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划线部分中的关键信息是“取代”。问题思考依据史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提示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影响史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史料解读注意由划线部分中的“有利于”和中的“有计划”“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垄断组织的影

7、响。 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提示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史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史史料解读史料中省略号前一句说明19世纪末交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划线部分说明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问题思考根据史料

9、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史料解读史料中划线部分表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问题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世界市

10、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史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基本特点整

11、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

12、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1(2018南宁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A珍妮机 B蒸汽机C骡机 D内燃机【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D解析珍妮机、蒸汽机和骡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排除A、B、C。内燃机的发明促使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它的能源系统主要

13、以石油为主,故选D。2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钢铁工业的进步答案B解析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3(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工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社会化

14、趋势的加强答案C解析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错误;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故C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4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 2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

15、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解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私人垄断时代到来。5(2018山东济南一中检测)有学者指出,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作为世界的一个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者。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A重商主义盛行 B世界市场形成C殖民体系建立 D自由贸易盛行【考点】世界市场的发展【题点】世界各地

16、联系的加强答案B解析由“欧洲的商业城镇”“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者”分析可知,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与亚非拉落后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故本题选B项。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

17、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1)材料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材料一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3)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材料二中的“联系”是怎样体现的?【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的发展【题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综合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2)先决发明:发电机、内燃机。(3)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解析第(1)问通过“汽车、有轨电车、飞机”等即可判断。第

18、(2)问应考虑其动力来源。第(3)问应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基础达标1(2018武汉高一检测)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D解析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应选择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选D。A、B、C错误。2(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

19、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时间和现象可知B项正确。3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C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C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美国的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在1900年发展最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经济迅速发展,故选C。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

20、因是()年份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5(2018淮南一模)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

21、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工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它的生产效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这很显然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6(2017天津红桥二模)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

22、”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中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C殖民扩张过程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工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可知“联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垄断组织,故D项正确。7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电力的广泛使用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特点答

23、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8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考点】世界市场的发展【题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综合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9(2017河南高考适应

24、性测试)“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考点】世界市场的发展【题点】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可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故B项正确。10(2018北京丰台一模)有学者指出,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

25、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这主要是由于()A世界各地区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B各地被拖入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中C英语国家取得了对整个世界的统治D世界各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被消除【考点】世界市场的发展【题点】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答案B解析1900年世界只有部分地区的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1900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完全形成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故B项正确;英语国家取得了对整个世界的统治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但语言和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11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

26、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A解析由“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可见在美国电力已经广泛运用,故A项正确。12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

27、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特点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13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

28、模不断扩大【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组成吞并”可知,生产更加趋向于集中,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垄断组织的形成并不断扩大。14(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反映出()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工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答案B解析不能从世界贸易比重的变化判断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美德、其他地区等

29、相对上升,体现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B项正确;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不具备垄断地位,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国家经济交流准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立,故D项错误。15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综合【题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综合答案D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00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结合所学

30、可以得出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飞跃的结果,D正确。1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

31、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综合【题点】第

32、二次工业革命课时综合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概括进步。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