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7451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热考主题大题练(001).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题练(一)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 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

2、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

3、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解析:第(1)

4、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1860年后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信息判断;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经济上分析;第三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及阶段特征分析变化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晚清统治内部、军阀势力崛起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教训,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从中央与地方关系及政治稳定等角度分析。答案:(1)变化:在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势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满洲官员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汉族官员的比例迅速上升。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策调整,重用汉族地主阶级;洋务

5、运动兴起。(任答三点即可)影响:短期来看有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长期来说,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2)原因: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权力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军人干政。教训:地方权力过大,造成中央政府政令不行,严重威胁了中央的权威与统治;新政及“预备立宪”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表为PM2.5世界各国实行时间表,从表中提取有关PM2.5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淸晰。)解析:首先观察表

6、格,根据表格中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PM2.5的平均时间、各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PM2.5时间之间的差距、中国的PM2.5的实施时间表以及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的差距等分别得出:论点一:环境污染世界关注;论点二: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论点三:中国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然后任选一个论点阐述。如论点一阐述可以从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严重、伴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二战后伴随着世界体系的不断制度化,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如论点二阐述可以从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严重、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

7、得环境问题的治理成为一个迫切、全球性的问题。论点三可以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拓展、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进行阐述等。答案:示例一:论题:环境污染世界关注。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等都发布了 PM2.5标准,表明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共识。示例二:论题: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

8、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一些国家发布的PM2.5标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目标还有差距,还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值,治理环境污染任重而道远。示例三:论题:中国积极参与环境治理。阐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由于煤炭、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问题。二战后,世界体系逐渐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自己的PM2.5标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