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8073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设计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1 .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整合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提升素能 宏观图解 -2- 纵向梳理 -3-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 (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基础。小 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社会的稳定。 (2)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 土地私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 (3)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各家 学派思想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4)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 生产发展的

2、需要。 纵向梳理 -4- 2.演变过程、趋势、本质 纵向梳理 -5- 3.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期 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度 的消极作用突显。具体表现在: 纵向梳理 -6- 纵向梳理 -7- 对点训练 1.(2018北京海淀期中,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 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 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 )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大一统帝国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3、 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门阀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物,与秦汉时期这一时间限定不符,故B项错误;集体 宰相制度是指隋唐的三省体制,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大一统帝国的初创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解析 关闭 D 纵向梳理 -8-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中央一直加强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 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2)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 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考核。 2.影响: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

4、,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 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 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 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纵向梳理 -9- 对点训练 2.(2018河南郑州期末,6)学者王国斌认为,到明清时代,中国的皇 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 战,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 相互配合。这表明( ) A.官僚政治不断成熟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家国同构一脉相承 D.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材料“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

5、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 互配合”,表明明清时期官僚政治不断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不仅强调中 央集权,同时也强调地方官僚及其治理,故B项错误;材料“皇帝和地方精 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体现的是中 央与地方的配合,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 想,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A -10- 一、比较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11- 对点训练 3.(2018山东济宁期末,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 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 上唯一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 ) A.高度发达的

6、农业经济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 D.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农业经济发达与中央政府向农民直接征税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述 的时间是从公元前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直接向农民征税的原因是秦 朝开始逐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之下才能 对地方乃至最下层的农民实行有效控制,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并非一直都有比较完备的赋税政策,故C项错误;公元前到20世纪并非一 直都是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B -12- 二、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13- 对点训练 4

7、.(2018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9)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 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 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 中约着重强调( ) 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答案解析解析 关闭 根据材料“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可 知徐中约强调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 治的危机,而非赞扬康乾盛世,故B项错误;材料从制度层面分析统治危机, 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没有涉及皇帝的勤政,故C项错误;徐中约着重强调

8、专 制统治的危机,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故D项错误。 答案解析 关闭 A 大题突破 -14- 【真题示例】(2017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 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 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 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 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 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大题突破 -15-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

9、岛应由 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 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 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 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 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 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 国家的统一。 大题突破 -16- 审题视角 第(1)问: 答题限定语

10、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列岛)的历史背景和目 的。(注意回答“背景”和“目的”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背景”要从国内、 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分析,“目的”要从荷兰的角度来分析) 答题提示语概括(语言要精练,条目要清晰,注意由具体描述到 抽象概括的转换) 第(2)问: 答题限定语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试题 的落脚点是“国家的统一”,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答题提示语简析(简明扼要,有理有据) 大题突破 -17- 信息提取 大题突破 -18- 大题突破 -19- 大题突破 -20- 组织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 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 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 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